ODB

靈命日糧 : 合而為一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6節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章3節


杜伯里(Dewberry)浸信會在十九世紀曾因一根雞腿而分裂。故事的版本五花八門,但根據一位現任會友的說法,分裂的原因是由於兩個人在教會愛宴中爭奪最後一根雞腿。一個說上帝要他吃這根雞腿,另一個人則說上帝才不在乎,他非得要吃這根雞腿不可。兩個人都極其憤怒,以致其中一人搬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成立第二間杜伯里浸信會。值得慶幸的是,這兩間教會現在已經解決他們的分歧,每個人都承認分裂的原因實在太荒謬了。

耶穌也同意。祂在受難的前一晚為門徒禱告,願他們「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願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約翰福音17章21-23節)。

保羅也同意。他敦促我們「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以弗所書4章3-4節),而這些都不能被分裂。

基督的身體因我們的罪孽而破碎,我們既為此哀哭,就斷不可因自己的憤怒、流言蜚語和分門結黨來拆散祂的身體──教會。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要成為教會分裂醜聞的罪魁禍首。把雞腿讓給對方,最好還加上一些餡餅!

— 韋陌格

你曾做了什麼來促進你教會的合一?
你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天父,幫助我盡己所能地與人和睦相處,願我永不在祢已聯合的基督身體內製造分裂。

耶穌祈求天父讓合一成為教會的特徵。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1章



靈命日糧 : 完美的名字

讀經: 以賽亞書7章10-17節


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以賽亞書7章14節


在八月一個炎熱潮濕的日子,妻子生下了我們的第二個兒子。但他遲遲沒有名字,因為我們正努力尋找一個合適的名字。我們在冰淇淋店冷靜了幾個小時,又坐了很久的車沉思默想,仍然無法做出決定。出生三天以來,他都只是被稱為「魏寶寶」,直到最後我們為他取名為彌迦。

要挑選一個合適的名字可能會令人挫敗,但上帝卻能為永遠改變一切的那一位,挑選一個完美的名字。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指示亞哈斯王向上帝求「一個兆頭」,以加強亞哈斯的信心(以賽亞書7章10-11節)。雖然亞哈斯拒絕求問,但上帝還是給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以馬內利」(14節)。上帝給這孩子起了名字,祂將成為經歷絕望者的盼望兆頭。這個名字深植人心,馬太在描述耶穌誕生時,為這個名字注入新的意義(馬太福音1章23節)。耶穌是「以馬內利」,祂不僅代表上帝,祂自己就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來拯救祂的百姓脫離罪惡的絕境。

上帝給我們一個兆頭,那就是聖子,祂的名字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這個名字反映祂的同在和慈愛。今天,祂邀請我們接受以馬內利,並知道祂與我們同在。

— 魏馬文

上帝能為你黑暗的時刻和絕望的環境注入新的生命,
是什麼攔阻你相信呢?本週你要如何確信
耶穌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們同在?

天父,感謝祢賜下以馬內利──耶穌,祢的愛子。願祢使我今天就在祂的同在與慈愛中歡欣喜樂!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5-7章;約翰二書1章


靈命日糧 : 捐得樂意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章7節


生於第三世紀的聖尼古拉斯從來沒有想到,在他離世的幾個世紀後,自己竟然會被人們稱為「聖誕老人」。他只是一個愛上帝又真誠關心別人的人,並時常捐出自己的財物,樂意行善。據說,聖尼古拉斯知道有個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於是他便在晚上的時候去到他們的家外頭,從敞開的窗戶擲入一袋黃金,而這袋黃金剛好就落在壁爐旁的鞋子或長筒襪中。

早在聖尼古拉斯之前,使徒保羅就敦促哥林多的信徒要樂意捐助別人。保羅寫信告訴他們,耶路撒冷的弟兄姐妹極其需要經濟援助,並鼓勵他們慷慨給予。保羅也向他們解釋捐獻自己財物的益處和祝福,並提醒他們「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哥林多後書9章6節)。他們樂意慷慨付出的結果便是「凡事富足」(11節),並且榮耀上帝。

天父啊,願祢幫助我們不僅是在聖誕節期間,而是一整年都作個捐得樂意的人。謝謝祢那令人無法想像的慷慨,將那「說不盡的恩賜」(15節)──祢的愛子耶穌,賜給我們。

— 彭絲嵐

在這一週,有哪些需要是你可以提供幫助的?
你要如何慷慨地付出你的時間或資源?

厚賜一切的上帝啊,感謝祢鼓勵我慷慨解囊,因為在祢的法則中,慷慨地付出會讓給予者和接受者都得到豐盛的祝福。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 : 傳述聖經

讀經: 詩篇78篇1-8節


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詩篇78篇4節


在荷蘭人家裡常見的藍白色裝飾性瓷磚,最初是在荷蘭南部的台夫特市製造的。磁磚上通常描繪了荷蘭人熟悉的的圖案:美麗的自然風光、隨處可見的風車,以及人們工作和玩耍的場景。

19世紀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他的《聖誕頌歌》一書中,寫到這些磁磚如何被用來傳述聖經故事。他描述了一個由荷蘭人建造的舊壁爐上,鋪著這些古樸的台夫特瓷磚:「上面有該隱和亞伯、法老的女兒、示巴女王……以及使徒航行海上。」許多家庭將這些磁磚作為教學工具,全家人聚集在溫暖的壁爐邊,一起分享聖經的故事,並且學習認識上帝的特質──祂的公義、憐憫和恩慈。

聖經的真理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詩篇78篇鼓勵我們「把古時隱祕的事說出來,就是我們所聽過所知道的,也是我們的列祖告訴我們的」(2-3節,新譯本),而且指示我們「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祂的能力並祂奇妙的作為,述說給後代聽」,好讓「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4、6節)。

當我們致力於將上帝應得的榮耀和讚美完全歸給祂時,便可以在上帝的幫助下,找到創新又有效的方式,向每個世代傳述聖經真理。

— 凱辛蒂

你如何有效地讓不熟悉聖經的人明白聖經真理?
在你認識的人當中,有誰需要知道「耶和華的美德」?

慈愛的上帝,求祢指教我如何傳述我從聖經中所學到的一切,好讓其他人知道祢的奇妙!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