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大能的勇士

讀經: 士師記6章11-16節


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師記6章12節


狄恩·伊曼(Diet Eman)是一位平凡而害羞的年輕女士。當德軍在1940年入侵荷蘭時,她正在談戀愛,有一份工作,享受與親友相處的快樂時光。後來,她寫道:「當大難臨頭時,你會想要像駝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土裡。」然而,狄恩卻感到上帝的心意是要她抵抗德國人的暴虐統治,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為猶太人及其他被追捕的人尋覓藏身之處。這位原本不起眼的年輕女士成了上帝的勇士。

聖經也記載上帝使用一些不起眼的人來事奉祂。就如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並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士師記6章12節)可是當時的基甸看來卻絕不像大能的勇士。在以色列人遭米甸人欺壓時期,他為了不讓米甸人發現,便偷偷在醡酒池打麥子(1-6、11節)。他來自最弱小的瑪拿西支派,而他也是家裡最微小的(15節)。面對上帝的呼召,他深感力有不逮,甚至多次求上帝的印證。但最後,上帝卻使用他擊敗殘暴的米甸人(參閱第7章)。

上帝將基甸視為「大能的勇士」。正如上帝與基甸同在並裝備他,同樣地,上帝也與我們這些「蒙慈愛的兒女」(以弗所書5章1節)同在,並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使我們能為祂而活,並在各樣大小事上服事祂。

— 柯愛莉

上帝還使用哪些看似軟弱的聖經人物為祂成就大事?
上帝如何讓你離開舒適區來事奉祂?

上帝啊,感謝祢看我不像我看自己。幫助我看自己如同祢親愛的兒女,有能力在各樣大小事上服事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感謝的心

讀經: 歌羅西書4章2-6節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4章2節


古羅馬偉大的哲學家辛尼加(Seneca,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曾被王后指控犯了通姦罪。當元老院裁定他死罪之後,或許是因革老丟王認為此乃錯誤的指控,而只將辛尼加放逐到科西嘉島。這樣的減刑讓辛尼加對「感恩」有深刻的感受,他寫道:「世上一直有殺人犯、暴君、小偷、通姦者、盜賊、褻瀆者和叛徒,但其實最可惡的是不懂感恩的人。」

與辛尼加同時代的使徒保羅,對此也頗有共鳴。在羅馬書1章21節,保羅說人們不願意感謝上帝,是促使人類墮落的原因之一。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保羅三次敦促信眾要常存感謝的心,並且提到,我們應「滿有感謝的心」(歌羅西書2章7節,新譯本)。當我們讓基督的平安在「心裡做主」,就會「存感謝的心」(3章15節)。事實上,我們在禱告中也應常向上帝表達感恩(4章2節)。

上帝對我們的諸般慈愛,提醒我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事實,祂不但配得我們的愛慕和敬拜,也當深受我們的感謝。正如雅各書1章17節說,各樣美善的恩賜都是從衪而來。

因著我們在基督裡所領受的一切,理應自然地心生感恩。讓我們因祂美好的恩典,向祂表達我們的感謝吧!

— 柯貝爾

在你所領受的恩福中,哪些是最大、最久遠的?
你很容易遺忘哪些天天都能得著的福分呢?

天父,我常將祢和祢所賜的恩惠視為理所當然,求祢寬恕我,為我造一顆感恩的心,使我能尊崇讚美祢的一切作為。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彼得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旨意

讀經: 詩篇62篇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62篇5節


有時候,上帝的旨意的確很難遵循。祂會要求我們做正確的事;要我們忍受苦難而不抱怨;愛那些不可愛的人;要留意內心提醒我們不可以的聲音;要我們去做那些當做卻不願意去做的事。所以,我們必須整天對自己的心說:「我的心啊,聽著!要默默無聲,去做耶穌要你做的事。」

大衛說:「我的心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詩篇62篇1節),又說:「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5節)。這兩節經文看似雷同,但其實不然。大衛先描述內心的狀態,然後再對心說話。默默無聲表明下定決心,立定心志;當默默無聲表明大衛是在激勵自己,要記得這個決定。

大衛決心保持靜默,為要安靜順服上帝的旨意,這也是上帝對我們的呼召,是我們受造的目的。我們能擁有平和的心,只要我們順服地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章42節)。我們尊祂為主、以祂為樂,這就是上帝對我們首要且最崇高的呼召。正如詩人說:「我樂意照祢的旨意行。」(詩篇40篇8節)

當然,我們必須常常尋求上帝的幫助,因我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62篇5節)。當我們尋求上帝的幫助,祂會幫助我們遵行祂的旨意。

— David Roper

你何時會覺得很難遵行上帝的旨意?
你如何安靜地順服呢?

天父,我或許並不總是明白祢的旨意,但求祢讓我能順服。教導我相信祢的良善和信實,並賜我一顆順服的心。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2-23章;彼得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分享盼望

讀經: 提摩太後書3章10-17節


我將祢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祢。—詩篇119篇11節


愛敏是上帝所愛的兒女,當她與我分享上帝如何幫助她接受自己的身分時,她將聖經經文融入我們的對話中。她對聖經熟悉的程度,使我幾乎無法分辨這位高中生何時是說自己的話,何時是引用上帝的話。當我稱讚她是「一本會行走的聖經」,她的眉頭皺了起來。她並沒有刻意背誦經文,但透過每天閱讀聖經,其智慧的言語已成為她日常用語的一部分。她享受上帝每時刻的同在,並把握每一次上帝讓她與別人分享聖經真理的機會。愛敏像其他被上帝使用的年輕人一樣,激勵人虔心閱讀、背誦及運用聖經經文。

當使徒保羅鼓勵提摩太擔任教會的領袖時,他對這個年輕人很有信心(提摩太前書4章11-16節)。保羅知道提摩太從小就明白聖經(提摩太後書3章15節)。雖然提摩太像保羅一樣,也曾受到別人質疑,但他們倆都堅信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並且相信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6-17節)。

當我們將上帝的智慧深藏在心裡,祂的愛和真理就會自然融入我們與別人的談話中。你我也可以像是會行走的聖經,隨時隨地與人分享上帝永恆的盼望。

— 鄧書琪

你如何將上帝的話深藏於心?
上帝的智慧如何幫助你更有信心與人分享聖經真理?

慈愛的天父,求祢將祢的智慧充滿我心,使我能自然且勇敢地與人分享祢的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0-21章;雅各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