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長存的道

讀經: 耶利米書36章27-32節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耶利米書36章1節


十九世紀初期,英國文學家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將手稿交給哲學家約翰·斯圖亞特·彌爾(John Stuart Mill)進行審查。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份手稿竟然掉進火裡。這雖是卡萊爾唯一的稿件,但他仍不屈不撓地重寫遺失的章節。區區火焰絕不會使這個故事受到任何毀損,因為所有的細節都在卡萊爾的腦海中完好無缺。縱然失去唯一的手稿,但他最後仍完成了《法國大革命》這本巨著。

在猶大國腐敗衰落的時期,上帝對先知耶利米說:「你取一書卷,將我對你說……的一切話,……都寫在其上」(耶利米書36章2節)。這個信息顯明了上帝慈愛地呼籲祂的子民悔改,好讓他們可以避免敵軍即將大舉入侵的災禍(3節)。

耶利米按照上帝的吩咐去行,而他所寫的書卷很快就落入猶大王約雅敬之手。後來,約雅敬用刀將書卷割破,並扔進火中(23-25節),而燒毀書卷的行為只是讓情況變得更糟。上帝指示耶利米,把先前的信息重新寫在另一本書卷上,並論及約雅敬說:「他後裔中必沒有人坐在大衛的寶座上;他的屍首必被拋棄,白日受炎熱,黑夜受寒霜。」(30節)

人可能會將記載著上帝話語的書卷扔進火裡燒毀,但這是徒然的,因為上帝的道必永遠長存!

— 葛庭墨

天父,有時我很難靜心聆聽祢的話語,但求祢幫助我明白
祢的心意,除去我的冥頑不靈,賜我一顆悔改的心。


什麼會使你或你認識的人忽略上帝的話?為什麼對你來說,順服並遵從上帝的指示至關重要?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1-4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無所不知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12-14節


誰⋯⋯將知識教訓祂?—以賽亞書40章14節


女兒喊著:「我看不懂!」然後就把鉛筆丟在桌上。女兒接受在家教育,正在做數學作業,我也開始全時間當她的老師,但我們很快就遇到難題。35年前我曾學過如何將小數轉換為分數,但現在全忘光了。連我自己都不會,就更別說要教女兒了。於是,我倆只好一起看線上老師講解要怎麼算。

人有時會陷入無法明白或理解的困境,但上帝絕不會如此,因祂是無所不知的全知者。先知以賽亞說:「誰曾……作祂的謀士指教祂呢?祂與誰商議,誰教導祂,誰將公平的路指示祂,又將知識教訓祂,將通達的道指教祂呢?」(以賽亞書40章13-14節)答案是沒有任何人!

人之所以有聰明才智,是因為上帝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創造了我們。而人類的聰明才智,不過是上帝一丁點的智慧。我們所知的極其有限,但上帝卻知道從亙古到未來的每一件事(詩篇147篇5節)。如今藉由科技,我們的知識正不斷增加,但仍難免會出錯。然而,誠如一位神學家所言,耶穌是立即、同時、徹底和真正地瞭解萬事萬物。

無論人類在知識上有何等的進步,我們依舊不可能超越基督的無所不知。我們時刻需要祂使我們有更強的理解力,並教導我們什麼是美善與真實的。

— 史珍妮

耶穌,我讚美祢,因祢無所不知。求祢使我明白,
祢要我學習些什麼,並幫助我全心全意地愛祢。


在哪種情況下,你會感謝上帝的全知?當你想到耶穌深知萬事,如何使你得激勵?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9-40章;歌羅西書4章


靈命日糧 : 與王坐席

讀經: 撒母耳記下9章6-13節


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撒母耳記下9章11節


獸醫宣布:「牠不會死,但必須截肢。」這隻非純種的流浪狗被車輾過,所以我朋友帶牠去看獸醫。獸醫還問我朋友說:「妳是牠的主人嗎?」因為手術費用高昂,而且小狗在復原期間需要有人照料。我朋友回答說:「現在我是牠的主人了。」她的愛心讓狗兒在這溫暖的家擁有美好的未來。

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看自己「如死狗一般」,而不配蒙恩(撒母耳記下9章8節)。他因一場意外成了瘸子,需終身仰賴別人的保護與照顧(參閱4章4節)。而且掃羅死後,他可能也很害怕剛登基的國王大衛會依照當時的慣例,將所有對他的王位構成威脅的人全都趕盡殺絕。

然而,大衛因看重與約拿單之間的情誼,就保證會將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視如己出,讓他得享平安並得到妥善的照顧(9章7節)。同樣地,我們從前雖與上帝為敵,本應滅亡,但耶穌拯救了我們,而且還讓我們在天國裡永遠與祂一同坐席。這正是路加福音所描述的,在天國盛宴中一同坐席的真諦(路加福音14章15節)。你我竟能擁有君王兒女的身分!我們所領受的,原是不配得的宏恩大愛,讓我們存感恩與喜樂的心來到上帝面前吧!

— Karen Kwek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拯救我,使我能永遠與祢同坐席。求祢常提醒我,我是祢親愛的孩子,幫助我時時信靠和讚美祢。


你在怎樣的情況下,最容易忘記上帝對你的保守與看顧?這時候,撒母耳記下9章6-13節如何激勵你呢?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7-38章;歌羅西書3章


靈命日糧 : 顧念別人

讀經: 羅馬書14章13-21節


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羅馬書14章20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新加坡人都居家防疫,但我仍開心地保持游泳的習慣,因我認為這沒什麼危險。

但我的妻子很擔心,我若在公眾泳池受感染,可能會進而傳染給我年邁的岳母,因她像別的年長者一樣較缺乏抵抗力。她央求我:「你可以為了我,這段時間先不要去游泳嗎?」

我原先打算和她理論,說明感染的機率不高,但後來我發覺重點是在於她的感受。我何必堅持一定要去游泳呢?畢竟,也不是非去不可,況且這還帶給她不必要的困擾。

在羅馬書14章,保羅論及某些議題,諸如基督徒是否可以吃某些食物,或慶祝某些節日。他在意的是,有些人想把自己的看法強加在別人身上。

保羅提醒羅馬教會及我們,眾信徒對許多事的看法可能不一致,而且因著我們的背景迥異,做人做事的態度和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保羅寫道:「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13節)

上帝的恩典給我們極大的自由,而這樣的自由能讓我們向別的信徒彰顯上帝的愛,能讓我們看重別人的屬靈需要,更甚於自己對某些規條與傳統的堅持──只要不違背福音的基要真理就好了(20節)。

— 許文榮

親愛的耶穌,求祢賜我寬容的心,在不違背福音真理的事上願意讓步;求祢賜我愛心,能優先考量別人的感受。


身為基督徒,你遵守著哪些規條與傳統?這對那些抱持不同觀點的信徒會造成什麼影響?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36章;歌羅西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