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沒有榮光

讀經: 撒母耳記上4章12-22節


榮耀離開以色列,因為上帝的約櫃被擄去了。—撒母耳記上4章22節


華盛頓‧歐文筆下富懸疑色彩的小說《睡谷的傳說》,講述鄉村教師以迦博想娶年輕貌美的卡崔娜為妻。故事的關鍵是有一名無頭騎士出沒在殖民地的鄉野間。有天夜晚,以迦博從卡崔娜的家離開後,就撞見了一個騎在馬背上的鬼魂,驚慌之餘沒命地逃離了那個地方。但讀者其實都知道,這名「馬背上的鬼魂」是情敵的惡作劇,後來是這人娶了卡崔娜。

以迦博這個名字首見於聖經,背後也有段悲哀的故事。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對戰時,將神聖的約櫃抬到戰場上,但這是錯誤的決定。結果以色列軍隊遭擊潰,約櫃被擄去,大祭司以利的兒子何弗尼、非尼哈都被殺,以利也難逃一死(撒母耳記上4章17-18節)。非尼哈正要臨盆的妻子聽到這惡訊,「就猛然疼痛,曲身生產」,並在臨死前將孩子取名為以迦博(意即「沒有榮光」),因為「榮耀離開以色列了」(19-22節)。

但感恩的是,上帝揭示更偉大的故事,那就是祂的榮光至終彰顯在耶穌身上,正如耶穌對門徒說:「[天父]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約翰福音17章22節)

時至今日,已沒有人知道約櫃在哪裡,但這不是重點,就如以迦博早已銷聲匿跡。但藉著耶穌,上帝已將祂自己的榮光賜給我們!

— 葛庭墨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透過耶穌彰顯榮光,
求祢幫助我一整天都能留心體會祢的同在。


你認為上帝將祂榮光賜給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對此你曾有什麼體驗?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 無限大能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1-28節


永在的上帝耶和華,創造地極的主,並不疲乏,也不困倦。—以賽亞書40章28節


我就坐在那兒,在購物商場的美食廣場上,為著迫在眉梢的工作期限而全身緊繃,壓力更使我的胃揪成一團。當我拿出漢堡咬了一口,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從我身邊走過,發現他們也為著自己的苦差事而煩惱。人類是何等的有限啊!我不禁想到,我們的時間有限,體力和能力也都受限。

我決定寫一張新的工作清單,安排出目前需完成的首要任務,但當我拿出筆來時,卻萌生了另一個念頭:我想到了那位無窮無限的上帝,祂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祂想要的一切。

以賽亞說,這位上帝能用手心測量海水,用升斗盛裝大地的塵土(以賽亞書40章12節);祂為諸天星辰命名,引領它們的路徑(26節);祂認得世上眾君王,察看他們是否盡責(23節);在祂眼中眾海島就像微塵,列國就如大海中的水滴(15節)。祂問道:「你們將誰比我呢?」(25節)以賽亞回應:「永在的上帝耶和華,⋯⋯並不疲乏,也不困倦。」(28節)

壓力與緊繃對我們並沒有益處,但這一天,我卻從中學到了一個極受用的功課,那就是無限的上帝與我不同,祂能成就祂心所願的一切事。我把漢堡吃完後,再次停下手邊的事務,默默地敬拜讚美祂。

— 霍薛頓

慈愛的上帝,讚美祢,因祢是那位擁有無窮大能
並成就一切應許的主。


今天你會如何汲取上帝無限的能力?(參閱29-31節)在眾多任務和工作期限之中,你要如何停下腳步,敬拜那位無限的上帝?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 好好休息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25-30節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閃爍的時鐘螢幕報時凌晨1點55分。我因深夜發信息跟朋友討論一些事,心煩地難以入眠。我攤開糾結成一團的被窩,悄悄地輕步走向沙發,開始上網查詢有沒有什麼助眠的良方,結果查到的卻是一些造成失眠的原因:午睡、喝咖啡、太晚做運動等。這些我都沒有做啊。我又繼續滑著平板電腦,發現還有一條忠告是「睡前不要使用屏幕產品」。哎呀,我真不該在睡前使用通訊軟體。如果想要讓自己好好休息,真有一長串不該做的事。

在舊約時代,上帝頒布在安息日當遵守的規條,就是為了讓人們能休息。而到了新約,耶穌有一個新的做法。祂不強調規範,而是要門徒與祂相連結。「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在先前的經節中,耶穌提到祂與天父之間持久合一的關係──這位天父就是耶穌向我們啟示的那位至高者。耶穌從天父所領受不間斷的幫助,我們也同樣可以得到。

或許我們懂得明智地避開某些消遣,以免干擾睡眠;但在基督裡好好休息的意義不僅是謹守休息的規範,更是與主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最後我將平板電腦關機,並將自己煩亂的心交託給耶穌,因祂說:「到我這裡來⋯⋯。」

— 莫麗莎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邀請我與祢建立持久關係,並得安歇。


將休息看作是一種關係而非規範,如何改變你對休息的看法?在你生活中有哪個層面,耶穌要你卸下重擔交託給祂?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 : 上帝深知我們的感受

讀經: 詩篇42篇


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上帝。—詩篇42篇8節


夏蘭因兒子無法戒癮而感到非常傷心,不知所措。她說:「我很難過,上帝會不會因我在禱告中哭個不停而認為我信心不足?」

我回答她:「我不知道上帝如何看待這事,但我知道祂能接受及平復我們的情緒,因祂知道我們是有情緒和感受的。」我陪夏蘭一起禱告、流淚,祈求她的兒子能得著拯救和釋放。

聖經記載了許多人在困境中質疑上帝的例子。詩篇42篇的作者表達了他深切渴望能得著上帝的平安,並且經歷祂大能的同在。他晝夜以淚洗面,對自己所承受的悲傷感到萬分沮喪。當他回想上帝的信實,心中的紛亂逐漸平息並流溢出讚美。詩人鼓勵自己的心後,他寫道:「要仰望上帝,因為我還要讚美祂──我的救主,我的上帝」(11節,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他心中的兩股力量不斷在拉扯,既明白上帝是真實可信的,卻又無法否認在現實中難以壓抑的情緒。

上帝按祂的形象創造我們,給我們各種情緒感受。我們為別人流淚,表達深切的關愛與同情,並非是缺乏信心的表現。我們能將新痕舊傷帶到上帝面前,因祂能感同身受。不論是無聲、啜泣,或充滿信心大聲的禱告,每一個禱告都表明我們相信上帝的應許,祂必垂聽我們的呼求並且看顧我們。

— 鄧書琪

永不改變的天父,謝謝祢讓我確信祢深知我的感受,
並且處理我多變的情緒。


你曾試著向上帝隱瞞什麼樣的情緒?為何總是很難向上帝坦誠自己的困難和強烈的情緒?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