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凡是⋯⋯

讀經: 腓立比書4章1-9節


弟兄們,……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章8節


每週五晚上,我們全家收看的國內新聞台會以一則激勵人心的報導作為結束。相較於其他的新聞報導,這樣的溫馨結尾總能讓人耳目一新。最近有一則感人的報導,是講述一位記者在感染新冠病毒痊癒後,毅然決定以捐出血漿來幫助其他患者對抗病毒。雖然抗體的療效在當時尚未獲得證實,但想到那麼多人仍束手無策,即使扎針捐血漿會造成不適,這位記者認為若能讓更多人受益,這一點付出是微不足道的。

看完那週五的報導後,我和家人倍受鼓舞,甚至可說是滿懷希望。這正是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所描述「凡是⋯⋯」的力量:「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8節)。難道保羅當時想到的也是捐出血漿嗎?當然不是。或者,他當時所顧念的是為需要幫助的人作出犧牲,也就是以基督的樣式來愛人?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如此激勵人心的故事若沒透過媒體報導,就無法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何等有幸能見證上帝的美善,觀察和聆聽周遭的一切,並與他人分享這些美好的故事,使他們也得著激勵。

— 博約翰

天父,謝謝祢,
我知道每一個德行和稱讚的背後都是因著祢。


最近有什麼故事帶給你激勵?有誰可能需要聽聽你的故事?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歡欣得自由

讀經: 瑪拉基書4章1-3節


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瑪拉基書4章2節


金傑是第三代的農夫,當他讀到這節經文時備受感動:「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出來跳躍如圈裡的肥犢」(瑪拉基書4章2節)。於是他祈求耶穌賜給他永生。回想起自己的牛群迅速奔出柵欄後歡欣跳躍的畫面,他終於領會上帝所應許的真自由。

我與金傑的女兒在討論瑪拉基書4章所含的意象時,她有感而發地提到父親信主的故事。在第4章,先知瑪拉基將那些敬畏上帝之名或忠於祂的人,與狂傲自負的人區分開來(4章1-2節)。他激勵以色列人要堅定跟隨上帝,因當時有許多人(包括宗教領袖)蔑視上帝且不遵守敬虔的生活(1章12-14節,3章5-9節)。瑪拉基勸勉眾人要忠心為主而活,因為那日臨近時,上帝將對這兩種人作最終的區分。在這一章裡,瑪拉基以「肥犢跳躍」這出人意料的意象來形容,當「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4章2節)時,忠於上帝的人將會體驗到這份難以言喻的喜悅。

耶穌成就了這個應許,帶來人人都能得著真自由的大好消息(路加福音4章16-21節)。總有一日,上帝更新及恢復天地萬物時,我們將完全得著這種自由。屆時將會是無法形容的歡欣雀躍!

— 夏莉珊

耶穌,我謹記唯有祢能使我得自由,
幫助我活出喜樂的生命。


你曾如何在耶穌裡得著自由?哪些畫面能幫助你具體地描述這種喜樂?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絕不誤會

讀經: 羅馬書8章26-30節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家居智能設備中的語音助手(如Alexa、Siri等)有時會誤解我們的意思。一位6歲的女童和她家的新設備談及餅乾與玩具屋之後,她的母親就收到了一封電郵,表示所訂購的近3公斤餅乾和一間170美金的玩具屋正送往他們的家。此外,倫敦有一隻會說話的鸚鵡,牠的主人從未在網路上購買東西,牠卻在主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訂購了一份金色禮盒。還有,有人要求他們的智能設備「打開客廳的燈」,但得到的回應卻是「此處沒有歌廳」。

當我們與上帝交談時,絕不會有這樣的誤會。上帝從不會搞錯,因為祂比我們更瞭解我們的內心。聖靈既鑒察我們的內心,也瞭解上帝的旨意。使徒保羅告訴羅馬教會,上帝應許必成就祂美好的旨意,使我們漸漸成熟,更像祂的兒子(羅馬書8章28-29節)。即使因著「我們的軟弱」,我們不曉得自己成長所需要的是什麼,聖靈也會按著上帝的旨意為我們祈求(26-27節)。

你是否為著不知如何向上帝傾心吐意而感到困擾?不曉得應該禱告些什麼或如何禱告?儘管說出你內心所想。聖靈必曉得且完成上帝的旨意。

— 施安妮

全知的上帝,謝謝祢瞭解我的內心。
幫助我向祢傾心吐意,並深信祢能明白。


你現在心裡有什麼話想跟上帝說呢?上帝知道並瞭解你所面對的一切,這個事實如何激勵你?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真相、謠言與自恃為義

讀經: 出埃及記23章1-9節


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出埃及記23章1節


在2018年的棒球賽季中,芝加哥小熊隊的教練想將一顆棒球拋給坐在觀眾席的小男孩。當這位教練把球丟向這個小男孩時,卻被另一名男子撿走。很快地,這段影片在網路上迅速傳開。新聞與社交媒體紛紛譴責這名男子的「惡劣」行為。但觀眾並不瞭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其實早些時候,那名男子曾經幫小男孩攔到一顆界外球,而兩人也同意分享接下來任何往他們方向而來的球。不幸的是,真相在24小時後才浮現。但網路暴民已經造成了傷害,妖魔化了一位無辜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一些零碎的片段,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事實。在當今社會中,人們習慣透過戲劇化的短片與煽動性的文字,在不瞭解完整故事的情況下譴責他人。然而,聖經警告我們不可「隨夥佈散謠言」(出埃及記23章1節)。在提出指控之前,我們必須儘可能確認事實和真相,確保自己不散播謠言。無論是自恃為義的心態滋生蔓延,強烈的情緒被點燃,或批評的聲浪洶湧來襲時,我們都應當保持謹慎,並且要確保自己免於「隨眾行惡」(2節)。

身為耶穌的跟隨者,願上帝幫助我們不散佈謠言。願祂賜給我們所需的智慧,並讓我們的話語真實無誤。

— 郭惟恩

上帝,現今世事的發展如此快速,往往叫人難以分辨真偽。
求祢幫助我學習聆聽,提高警惕,只說事實。


花些時間回想有誰曾遭受錯誤的指控。這造成什麼樣的傷害?錯誤又是如何得到糾正的?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哥林多後書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