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真正的醫治者

讀經: 民數記21章4-9節;列王紀下18章4-7節


[希西家]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列王紀下18章4節


我有一位家人因嚴重食物過敏而需要治療,醫藥治療奏效後使我驚喜萬分,以至我一直與人談論這件事。我向人描述這套有效的密集療程,並高度讚揚開發這套療程的醫師。某次,我的朋友聽了之後回應說:「我們認為醫治的功勞是永遠屬於上帝的。」朋友的話不禁使我停下來思考,我是否過度崇拜醫治過程的人事物而忘了那位真正的醫治者?

以色列民也曾陷入同樣的陷阱中,因他們對著上帝用來醫治他們的銅蛇燒香祭拜。以色列人持續祭拜銅蛇,直到希西家王宣告這是拜偶像的行為,並下令「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列王紀下18章4節)。

這事要追溯到幾個世紀前,一群火蛇侵入以色列人的營地,咬了他們並造成許多人死亡(民數記21章6節)。雖然這災禍是因以色列人背叛上帝所致,他們仍呼求上帝的醫治。上帝憐憫他們並指示摩西打造一條銅蛇,高掛在杆子上讓眾人看見。凡是被咬的人,只要仰望這銅蛇就能得醫治(4-9節)。

想想上帝曾賜給你的祝福,其中有哪些賞賜和祝福已成為你讚美的對象,而不是上帝憐憫與恩惠的證據?唯有我們聖潔的上帝──那各樣美善的恩賜和賞賜的源頭(雅各書1章17節),才配得所有的敬拜與讚美。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我敬拜祢,因祢全知全能並聆聽我的禱告。
謝謝祢供應我所需,並看顧我。


上帝如何透過其他人向你彰顯祂的美善?為何我們很容易將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美事,歸功與人呢?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


靈命日糧 : 留心警告

讀經: 馬太福音10章1-7、32-33節


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10章33節


某次我在國外旅遊時,有個扒手試圖偷取我的財物,對此我並不感到意外。我曾看過提防地鐵扒手的警告,知道要保管好我的皮夾,但我沒想到真的會發生在我身上。

幸好那個年輕的扒手一時沒抓穩,我才能撿回掉在地上的皮夾。然而,這事提醒了我應該要將這些警告放在心上。

我們並不喜歡整天想著這些警告,總覺得它們會妨礙我們享受生活,但這些警告卻是需要留意的。例如:耶穌在差派門徒宣告上帝的國度即將來臨時(馬太福音10章7節),給了我們明確的警告。祂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32-33節)

我們都有選擇權。上帝因著愛我們,預備了一位救主和一個計劃,讓我們能永遠與祂同在。但若我們拒絕上帝,選擇不接受祂的福音和祂所賜今生與永生的生命,我們便失去了與上帝同在的機會。

願我們信靠耶穌,這位救贖主選擇拯救我們,使你我能與那創造且深愛我們的上帝和好,永不分離。

— 白德夫

天父,謝謝祢藉著耶穌賜下救贖,也謝謝祢所給的警告,
提醒我們信靠耶穌的重要性。


為何拒絕相信耶穌是一件嚴重的事?你會選擇如何回應祂的呼召?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


靈命日糧 : 美好的理由

讀經: 提摩太前書5章1-8節


叫[你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提摩太前書5章4節


兩位婦人分別坐在機艙內走道兩旁的座位。飛行時間是兩個小時,所以我坐在後面難免會看到她們的一些互動。她們很明顯是互相認識的,甚至可能是親屬關係。其中較年輕的婦人(約六十多歲)不停從手提袋中拿出新鮮的蘋果片遞給較年長的婦人(約九十歲),還有自製的小塊三文治,清潔用的小毛巾,最後是一份新的《紐約時報》。每個遞交動作都是如此溫柔,並帶著尊敬。當我們站著準備離開機艙時,我告訴那位較年輕的婦人﹕「我注意到妳很關心她,真的很感人。」她回答說﹕「她是我媽媽,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如果我們都能說出這樣的話豈不是很好嗎?有些父母就像是子女最好的朋友,有些父母卻不然。事實上,關係始終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並沒有忽略這種複雜性,他仍然教導我們要藉著照顧父母和祖父母,意即我們的「親屬」和「自己家裡的人」來實踐信仰(提摩太前書5章4、8節)。

我們通常只會在家人對我們好的時候才關心照顧他們,換句話說,我們會考量他們是否值得我們這麼做。但保羅為關顧家人提出了一個更美好的理由:「因為這在上帝面前是可悅納的。」(4節)

— 博約翰

天父,求祢賜給我恩典和憐憫來關顧那些愛護我的人,
並幫助我謹記這麼做的理由:這是祢所喜悅的事。


若你的父母仍健在,你會如何形容自己與他們的關係?無論他們是否履行職責,你現在能以什麼方式關心他們?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的供應

讀經: 創世記1章11-13、29-30節


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上帝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馬太福音6章28、30節


我們越走越遠,走進了森林,遠離了中國雲南省的村莊。大約一小時後,我們聽到震耳欲聾的水聲,於是我們加快步伐,很快就到達一片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白色的水簾瀑布從灰色的岩石上傾瀉而下,雄偉壯觀!

有幾位徒步旅伴就住在我們一小時前離開的村莊裡,他們認為我們應該一起野餐。這是個好主意,但哪裡有食物呢?由於我們沒有帶任何食物,因此這幾位旅伴走進了附近的森林,不久後便帶著各種蔬果,甚至一些魚回來。其中長滿紫色小花的水香菜看起來很奇怪,但品嚐起來卻是人間美味!

這提醒了我,受造物印證了上帝豐盛的供應。我們能從各種「結種子的菜蔬」和「結果子的樹木」(創世記1章12節),看到上帝慷慨的憑證。上帝創造了「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29節),並賜給我們作食物。

你有時也會覺得難以相信上帝能滿足你的需要嗎?不妨走進大自然,讓所看到的景物提醒你耶穌的應許﹕「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馬太福音6章31-32節)

— 謝葆芳

慈愛的天父,祢是那慷慨的供應者,
幫助我相信祢可以滿足我的需要。


上帝過去曾如何供應你的需要?你現在如何繼續倚靠祂的供應?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