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傳遞恩惠

讀經: 使徒行傳4章32-35節


眾人也都蒙大恩。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使徒行傳4章33-34節


在被我們領養之前,兒子是住在兒童之家。當我們準備帶兒子回家時,也要求帶走他的個人物品。但叫人感到難過的是,他竟然一無所有。我們讓他換上特別為他購買的新衣服,同時也把一些衣服留給其他的孩子們。當我為他所擁有的竟如此之少而悲傷時,也為我們今後能滿足他身心的需求而欣慰。

幾年後,我們看見有人為需要幫助的家庭募集各種物資時,我兒子很熱心地捐贈自己的絨毛玩偶跟一些硬幣來幫助他們。按一般人的理解,以我兒子的背景來說,應該更傾向於抓緊自己擁有的一切。

我想,他會這樣慷慨付出,或許跟初代教會的信徒有相同的原因:「眾人也都蒙大恩」,以至當中沒有一個缺乏的(使徒行傳4章33-34節)。那時,人們願意變賣自己的田產房屋來供應彼此的需要。

當我們察覺別人需要幫助時(無論是在物質或心理層面),願上帝的恩惠大大運行在我們心中,讓我們能像初代信徒那樣甘心樂意地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這樣我們就能像他們那般「一心一意」(32節),成為上帝向人施恩的器皿。

— 洪可婷

上帝,感謝祢所賜恩典,以及祢賜給我的一切。
求祢使我能將祢的恩惠傳給別人。


上帝以慈愛的憐恤恩待我們,願我們也把這份恩典分享出去。現在就點擊閱讀:
閱讀8月主題文章


你曾如何經歷上帝的恩惠?你要跟人分享什麼以顯明從上帝得著的恩惠呢?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羅馬書15章1-13節


靈命日糧 : 不明白時

讀經: 約伯記2章7-10節


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約伯記2章10節


一個男孩渴望成為職業運動員,當他的夢想受挫時,他對母親說:「我不明白上帝的計劃。我已經將生命交託給祂了,怎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們當中誰沒有經歷過出乎意外或令人失望的事?就如一聲不響就斷絕往來的家人;健康亮起紅燈;公司突然搬遷;遭逢意外事故以致生活劇變等等,有誰不會因這些事感慨萬千、滿腹疑問呢?

約伯記1-2章記載了約伯遭遇到接踵而來的不幸與災禍。從人的角度來看,若說誰有資格過平靜安穩的日子,那肯定是約伯,因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約伯記1章1節)。然而,生活並不總是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進行,約伯沒有事事稱心如意,我們也一樣。當約伯的妻子勸他:「棄掉上帝,死了吧!」(2章9節)約伯回答說:「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聖經告訴我們,「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10節)。顯然地,約伯對他妻子所說的話充滿智慧和啟發,就是如今我們遭逢各種大小變故時,也十分適用。

即使我們在艱困的年日中,不明白上帝所行的一切事,願我們仍能倚靠上帝的能力,繼續相信祂並敬畏祂!

— 簡恩德

天父,當我無法看見祢的手正在動工,也不明白祢的計劃,
求祢幫助我仍能信靠祢、榮耀祢。


你對上帝的信心何時曾遇到考驗?當你陷入困境,上帝藉由些什麼使你依然敬畏祂?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 : 愛的本質

讀經: 哥林多後書8章1-9節


他們是按著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哥林多後書8章3節


在新冠疫情封城期間,傑瑞經營的健身中心被迫暫時歇業,好幾個月沒有收入。有一天,他收到朋友的訊息,要他下午六點在健身中心碰面。傑瑞不知道朋友要做什麼,但仍開車前往。不久後,他發現許多車湧入停車場。開著第一輛車的人在健身中心旁的人行道上,放了一個籃子,後面跟著的汽車一輛接著一輛(大約多達50部車)。每輛汽車裡的人都向傑瑞揮手、大聲地給他加油、打氣,並停在那個籃子前面,把事先寫好的卡片或金錢投進籃子裡。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獻出金錢,但每個人都願意付出時間來鼓勵傑瑞。

使徒保羅說,愛的本質就是犧牲和付出。他對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馬其頓眾教會所付出的甚至「過了力量」,好補足使徒和其他人的需要(哥林多後書8章3節)。他們甚至「求」保羅給他們這個機會,能為使徒和上帝的百姓獻上金錢。他們願意如此的付出是因耶穌犧牲的愛。耶穌捨棄天國的富足,甘願降世成為奴僕,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正如第9節說:「祂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

讓我們也懇求上帝,叫我們能在這慈善的事上,樂意慷慨付出(7節),以愛去幫補別人的需要。

— 施安妮

慈愛的上帝,祢無比美善。求祢賜給我機會,
讓我能倚靠祢的大能與智慧,為祢去祝福別人。


在這週,你要如何無私地服事和給予?有誰需要你的支持與鼓勵?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 : 要聆聽

讀經: 詩篇85篇


我要聽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詩篇85篇8節


在1912年4月15日凌晨12點25分,卡帕菲亞號的電報員哈羅德·科塔姆(Harold Cottam)收到正在下沉的鐵達尼號發送的訊息:「快來救援,我們撞上冰山了!」卡帕菲亞號成為第一艘趕往事故現場的郵輪,拯救了706人的性命。

幾天後,在美國參議院公聽會上,卡帕菲亞號的船長亞瑟·羅斯特龍(Arthur Rostron)作證說:「整件事完全是巧合。電報員科塔姆當時是在自己的船艙裡,並非在執勤。他只是一邊換衣服,一邊聽無線電,可能再過十分鐘就會上床睡覺,而我們也就不會聽到這個求救的訊息了。」

聆聽確實很重要,尤其是聆聽上帝的話。詩篇85篇的作者(可拉的後裔)勸勉我們要專心聽從,正如他說:「我要聽上帝耶和華所說的話,因為祂必應許將平安賜給祂的百姓、祂的聖民;他們卻不可再轉去妄行。祂的救恩誠然與敬畏祂的人相近」(8-9節)。這番忠告格外令人警惕,因作者的祖先可拉背叛上帝而在曠野滅亡(民數記16章1-35節)。

鐵達尼號沉沒的那個夜晚,雖有另一艘船離他們更近,但因電報員已經就寢,以致未能聽見那迫切的求救訊息,否則或許還有更多人能夠獲救。當我們聆聽並遵從上帝的教導時,即使行經人生最危險的水域,祂仍能指引我們繼續前行。

— 龐雅各

天父,求祢讓我的思想、話語和行為都能合乎祢的教導。
我是祢的僕人,求祢使用我,將祢所賜的盼望傳給別人。


今天,你要用什麼方式留心聆聽上帝對你說的話?這如何裝備你去幫助別人呢?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