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為主綻放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1-35節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我並不是真的喜歡鬱金香,但小女兒從阿姆斯特丹返家時,特別買了一份包裝好的球莖送給我。因此當我收到她的禮物時,我表現得很興奮,就像是開心地與她團聚一般。其實我最不喜歡鬱金香,因它們大都提早開花且花期甚短,再加上七月的天氣過於炎熱,而不適宜栽種。

儘管如此,我最終在九月下旬種植女兒送給我的球莖。我一邊想著她、一邊帶著愛來栽種。每次翻動土石就越發期待球莖能夠生長。最後在輕撫栽種的植床時,我為球莖送上祝福,讓它們「好好休眠」,並期待明年春天能看到綻放的鬱金香。

這個小型的種植工程提醒了我,即使我們並非彼此「喜愛」的類型,但上帝仍要我們彼此相愛。我們若能不專注對方的缺點,上帝便能幫助我們以愛待人,即使在心情煩躁時也能如此。日久天長,我們自然就會綻放出彼此相愛那美麗的花朵。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35節)。經過上帝的修剪及賜福,我們就能茁壯成長,就像我栽種的鬱金香也在隔年春天綻放一樣。就在那個週末,女兒來探望我,我對她說:「你看那綻放的鬱金香!」最終,我也綻放出愛的生命!

— 雷翠霞

親愛的耶穌,求祢調整我的心態,
讓我學習以基督的愛來愛人。


上帝要你去愛哪個你不喜歡的人呢?你要如何向對方傳遞更多基督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坦誠傾訴

讀經: 創世記15章1-6節


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創世記15章5節


雅蘭和達豐非常渴望擁有自己的孩子,但醫生說他們無法生育。雅蘭向一位朋友透露﹕「我近來都很坦誠地向上帝傾訴。」在一次「傾訴」之後,雅蘭和達豐把他們的情況告訴牧師,而牧師跟他們說,教會正在做領養兒童的事工。一年後,他們順利領養了一個男嬰。

創世記15章講述了另一段坦誠的對話,那是亞伯蘭與上帝之間的對話。上帝說﹕「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必大大地賞賜你」(1節)。但亞伯蘭不確定上帝的應許要如何實現,便坦誠地說﹕「主耶和華啊,我既無子,祢還賜我什麼呢?」(2節)

在此以前,上帝已應許亞伯蘭﹕「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13章16節)。亞伯蘭依舊有人的軟弱,所以這時他提醒上帝,自己尚無子嗣。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帝對亞伯蘭說:「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藉此向亞伯蘭保證,他的後裔將多不勝數(15章5節)。

上帝多麼美好,不僅容許亞伯蘭坦誠傾訴,還溫柔地再度向他保證!後來,甚至將他改名為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像亞伯拉罕一樣,你我都能向上帝坦誠傾訴,因知我們能相信,祂會成就對我們和他人最有益處的事。

— 龐雅各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關心我生命中最隱密的細節。
今天求祢幫助我,能在禱告中親近祢。


亞伯拉罕在患難中蒙上帝激勵,你認為他會有何感想?你今天要對上帝坦誠傾訴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上帝背著我們

讀經: 申命記1章26-31節


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2019年,颶風多利安以強風豪雨侵襲巴哈馬,導致洪水泛濫,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當時貝特與患有腦性麻痺的成年兒子在家中避難,但貝特知道他們必須撤離。雖然貝特是個盲人,但仍盡力救自己的兒子。他溫柔地把兒子背在身上,走進深及下巴的水中,把兒子帶到安全之處。

試想,這世上的父親即使面對極大的困境,仍竭力幫助自己的兒子,我們的天父豈不更關心祂的兒女嗎?在舊約,摩西回顧往日,即使以色列民陷於信心動搖的危機,上帝仍保抱他們。摩西提醒眾人,上帝如何拯救他們,在曠野供應他們食物和水,與他們的仇敵爭戰,並用雲柱和火柱引導他們。摩西仔細思想上帝為他們所行的一切事,對百姓說﹕「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以色列民行經曠野的旅程並不容易,雖然他們有時會信心軟弱,但在旅程中卻滿得上帝的保護和供應。貝特身為父親,溫柔、勇敢、滿有信心地背著兒子的形象,正貼切地描繪了上帝如何看顧以色列民。即使當我們面對挑戰,信心受到考驗時,我們也要記住,上帝會背著我們走過重重困境。

— 平凱靈

慈愛的上帝,即便我感覺不到,但仍求祢讓我能謹記,
祢正背著我。感謝祢的大能和憐憫。


你曾在哪方面看到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供應和保護?知道上帝溫柔又堅定地背著你,如何幫助你面對困難?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最偉大的交響曲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12-20節


我們⋯⋯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


英國廣播公司音樂雜誌曾邀請151位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列出20首他們認為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當中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Eroica)名列榜首。這首標題為「英雄」的交響曲,是貝多芬在法國大革命動盪期間寫的,那時他本身也深陷困境,因當時他正逐漸失去寶貴的聽力。音樂喚起他強烈的情感,表達人們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時的情緒變化。透過快樂、悲傷和獲得最終勝利的跌宕起伏,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被視為歌頌人類精神的不朽之作。

保羅寫給哥林多信徒的第一封書信,也有類似的轉折值得我們關注。保羅用的不是樂譜,而是上帝所默示的話語。他一開始就為信徒而滿心喜樂地頌讚上帝(1章4-9節),隨後因教會出現紛爭而憂傷(11章17-22節),接著又喜樂地鼓勵有恩賜的人,能為了榮神益人而同心服事(12章6-7節)。

貝多芬的樂曲讚揚人類的精神,但這裡我們看到保羅將人們能高奏凱歌的原因都歸功於聖靈。保羅敦促我們一同經歷基督那無法言喻的慈愛時,也幫助我們看見自己與眾人同蒙天父呼召,由聖子帶領並受聖靈感動,這並不是要我們突顯自己,而是為了讓我們都有份於祂所譜寫的這首最偉大的交響曲!

— 狄馬汀

天父,幫助我看到與別人相處時該怎樣做,讓我仰望聖子、倚靠聖靈,並越發明白祢要如何使用像我這樣的人。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出現不和諧的聲音、紛爭或衝突?在哪裡能看到和諧的樂章,充滿愛與接納?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