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代價

讀經: 約翰福音19章25-30節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呈現了耶穌生平的許多層面,但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作品,卻是一幅最樸實簡單的畫作。在1540年代,米開朗基羅為朋友畫了一幅聖殤素描,描繪耶穌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基督。素描勾勒了馬利亞輕托著耶穌毫無生氣的軀體,向天仰望。在她身後豎立的十架上,引用出自但丁在《天堂》一書中的話說:「他們沒想到這需要付上多少血的代價。」米開朗基羅表達出深刻的觀點:當我們紀念耶穌的受死,也需要想到耶穌付上的代價。

基督所付上的代價體現在祂斷氣前的宣告:「成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成了」一詞(希臘文tetelestai)可用在不同的語境,表示支付了賬單、完成了任務、做出了犧牲,或完成了傑作。這些用法和意義都適用於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也許正因如此,使徒保羅寫道:「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6章14節)

耶穌甘願替我們受死,是上帝深愛我們的永恆明證!當我們思想祂為我們付的代價時,願我們也稱頌祂的愛,並為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犧牲獻上感恩。

— 柯貝爾

天父,當我思想耶穌為我做的犧牲,我滿心感恩,
也深感不配。謝謝祢賜下耶穌,謝謝祢十架的救恩。


希臘文「成了」的含義可如何應用在耶穌被釘十架及祂所成就的事上?為何每種含義都對你深具意義?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很大幫助!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羅馬書12章13節


有個聽眾打電話到一個福音廣播電台,提到他妻子剛從醫院動完手術後回家。接著,他分享的事情令我深受感動,他說:「在這段時間,教會大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對我們極其照顧,成了我們很大的幫助。」

這句簡單的敘述提醒了我,基督徒之間互相款待、關懷的價值和必要性。這也讓我想到,信徒間的彼此相愛和支持,正是展現出福音能改變生命的一個美好方式。

這封使徒彼得所寫的彼得前書,是寫給第一世紀在小亞細亞的五個省份(現今土耳其)的教會傳閱。在書信中,他呼籲讀者要遵行保羅曾提過的教導:「客要一味地款待」(羅馬書12章13節)。彼得說:「彼此切實相愛,⋯⋯互相款待。」同時,彼得也告訴讀者要善用上帝給他們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得前書4章8-10節)。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的清楚教導,告訴我們應如何對待其他主內肢體。

我們都會有一些朋友像那位聽眾的妻子一樣,他們需要有人陪伴和關心,向他們表明基督之愛。願我們靠著上帝的能力,成為他人口中給予「很大幫助」的人。

— 白德夫

慈愛的上帝,幫助我能留意周遭有需要的人,
讓他們能從我的話語或行動得到鼓勵,
求祢幫助我能殷勤地款待他們。


上帝給了你哪些恩賜,好讓你能為有需要的人效力?上帝如何顯明祂自己慷慨待人的特質?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


靈命日糧 : 除草有學問

讀經: 詩篇139篇1-6、23-24節


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詩篇139篇23節


孫兒們在我家後院跑來跑去。玩遊戲?不是,他們是在拔雜草!最小的孫女說:「雜草得從根部拔起!」還驕傲地把她的戰利品拿給我看。那天我們在拔除雜草時,都會連根拔起,清除每一株惱人的威脅,大家都開心不已。但在享受斬草除根的樂趣之前,我們卻得先找出雜草的蹤跡。

同樣地,尋找生命中的雜草,也是除去個人罪愆的第一步。因此,大衛禱告說:「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詩篇139篇23-24節)

祈求上帝顯明我們所犯的罪,實在是明智之舉!畢竟祂深知我們的一切。正如大衛寫道:「耶和華啊,祢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祢都曉得,祢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1-2節)

大衛還說:「這樣的知識奇妙,是我不能測的;至高,是我不能及的」(6節)。因此,在罪惡生根以前,上帝就能提醒我們這將造成什麼危害。祂知道我們內心的光景,所以當隱藏的惡念試圖在心中扎根時,祂會首先知道,並將它指出來。

大衛說:「我往哪裡去躲避祢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祢的面?」(7節)願我們緊緊跟隨救主,靈命愈發成長!

— 雷翠霞

慈愛的上帝,當祢讓我看到自己的罪時,
請向我顯明祢的計劃,好讓我能拔出那些雜草。


在求上帝鑒察你的心思時,你發現自己有哪些過失?「拔除心中的雜草」如何幫助你除去根深蒂固的罪?



全年讀經:
士師記11-12章;路加福音6章1-26節


靈命日糧 : 真實的倚靠

讀經: 出埃及記12章12-19節


我⋯⋯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出埃及記12章12節


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負責埃及藝廊的館長布萊貝格(Edward Bleiberg)對埃及文化頗有研究,他常被參觀者追問:「為什麼那些雕像的鼻子都斷掉了?」

布萊貝格不認為這是自然磨損,因為連浮雕裡的神像也缺了鼻子,他推測這是刻意造成的毀損。古埃及人認為這些埃及神像都具有生命力,破壞者或敵人為了「殺死」埃及眾神,便會打斷雕像的鼻子,以為這些雕像無法呼吸就會失去能力。

這豈不是太容易了嗎?倚靠這些不堪一擊的神明,法老王早該料到自己有麻煩了。不錯,法老王擁有一支強盛的軍隊,而且全國人民都向他效忠。反觀這些希伯來人,不過是一群疲憊的奴隸,而且是由一個膽小的逃犯摩西帶領他們。然而,以色列民有永活的真神做後盾,而法老的眾神卻是虛假的偶像。經過十個災難以後,這些虛構的神明全都被消滅了。

以色列人藉由遵守無酵節而歡慶得勝,一連七天他們都要吃無酵餅(出埃及記12章17節,13章7-9節)。在此,酵象徵罪,上帝要祂的子民記住,他們被救贖的生命全然屬乎上帝。

如今我們身為上帝的兒女,生命都屬於祂。讓我們不再倚靠有形或無形的偶像,單單事奉那位賜我們生命氣息的上帝,祂慈愛的臂膀是我們真實的倚靠!

— 韋陌格

賜生命的天父,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祢。求祢幫助我明白,
祢的大能遠勝過我生命中的任何「敵人」。


哪些有形或無形的偶像正扼制你的生命?你如何表明你單單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士師記9-10章;路加福音5章17-3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