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是耶穌!

讀經: 歌羅西書1章27-29節,2章6-


上帝願意叫他們知道,這奧秘……有何等豐盛的榮耀,就是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


在美國當紅的才藝競賽電視節目《美國達人秀》中,有個五歲小女孩的演唱一鳴驚人。一位評審說她足以媲美1930年代紅遍半邊天、能歌善舞的童星雪莉‧譚寶,甚至說就像譚寶住在她裡面一樣。小女孩卻出人意料地回答說:「不是譚寶,是耶穌住在我裡面!」

這名小女孩真令我驚嘆不已,因她深深體會到耶穌內住的喜樂。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奇妙的事實:所有信耶穌的人不僅擁有永遠與上帝同住的應許,而且耶穌也會藉著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我們的心便成了耶穌的居所(歌羅西書1章27節;以弗所書3章17節)。

有耶穌住在心裡,使我們有無盡的感恩(歌羅西書2章6-7節):祂讓我們能活得有目標和能力(1章28-29節);祂使我們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能心存喜樂(腓立比書4章12-13節);聖靈使我們心生盼望,知道上帝即使在我們看不見的情況下也會動工,使萬事互相效力(羅馬書8章28節);聖靈賜給我們平安,即使風雲變色也不動搖(歌羅西書3章15節)。

靠著耶穌住在我們裡面而產生的信心,我們可以散發出祂同在的光芒,照亮周遭的人。

— 夏莉珊

耶穌,感謝祢以我心為居所,
求祢使我的生命能反映出祢的同在。


耶穌同在的事實今天如何使你得激勵?你要如何與人分享耶穌是你盼望和喜樂的緣由?



全年讀經:
申命記30-31章;馬可福音15章1-25節


靈命日糧 : 強大的心

讀經: 詩篇73篇21-28節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詩篇73篇26節


保羅‧班德醫生與楊腓力合著的《神的傑作》一書中寫道:「蜂鳥的心臟只有幾公克,每分鐘跳動800次;藍鯨的心臟重達半公噸,每分鐘只跳動10下,但在3公里外都能聽到。與兩者相比,人類的心臟有實用功能卻似乎沒那麼神奇,但它仍盡忠職守,每天跳動約10萬次(每分鐘65到70次),從不停下休息,讓大多數的人能活到70歲,甚至更長壽。」

神奇的心臟充分地為我們的生命提供動力,它已成為我們整體心理健康的象徵。但不論是我們的心臟或是心境都很脆弱,都會逐漸地衰敗,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詩人亞薩是以色列的詩班班長,他在詩篇73篇中明確指出,真正的力量並非源於自己,而是來自上帝。亞薩寫道:「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上帝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26節)。亞薩說得對,永活的上帝是我們至大且永恆的力量。祂是天地的創造主,祂知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限制祂的全能。

在充滿困難和挑戰的時刻,願我們也像亞薩一樣從困境中領悟到:上帝是我們內心真正的力量,每一天我們都可以倚靠祂的能力而心得平安。

— 柯貝爾

天父,我感謝祢。因我雖軟弱,祢卻剛強;
我雖力不能勝,祢卻足能得勝;我雖困惑,祢卻完全明瞭。


你的心理狀態和屬靈生命如何相稱?當你感覺失去信心時,要如何從愛你、看顧你的天父得著力量?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 : 關懷書信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


數十年前,美國精神科醫生傑利‧莫多(Jerry Motto)發現表達關懷的信具有莫大的影響力。研究顯示,寄信給曾企圖自殺的出院患者表達關心,可讓病患的再自殺率降低一半。近來,醫務人員也發現在跟進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時,發送關懷的簡訊、明信片、影片或圖像,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聖經書卷裡有21卷是屬於書信,實際上這些是表達關懷的信,是寫給第一世紀因各種原因而遭遇患難的信徒。保羅、雅各和約翰在信裡解釋了信心和敬拜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解決衝突與建立合一。

使徒彼得還特別寫信給被羅馬皇帝尼祿迫害的信徒,提醒這些信徒他們在上帝眼中寶貴的價值,並清楚指出:「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這讓活在逼迫中的信徒能專心仰望上帝,明白上帝對他們的旨意:「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9節)

這位偉大的上帝親自寫了一本書,裡面包含了給我們的關懷之信。這本書就是上帝所默示的聖經,叫我們總是有所憑據,明白作為祂的兒女被賦予的價值。願我們每天都能閱讀祂寫給我們的信,並分享給那些需要耶穌所賜盼望的人。

— 莫麗莎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聖經裡的關懷書信!


將使徒的書信視為關懷書信,如何幫助你更得激勵?你如何與人分享聖經裡關懷書信所帶來的盼望?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 恐懼的暴風

讀經: 馬可福音4章35-41節


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馬可福音4章40節


我最近看到一個電視廣告,有一群人正在看電視,一個女人隨口問了其中一人:「小克,你在尋找什麼?」小克認真地回答說:「我在尋找一個方法,不讓恐懼影響我的決定!」他並沒意識到對方只是問他想看什麼節目。

哇!真沒想到一則廣告會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能同理可憐的小克,因為有時恐懼也似乎掌控了我的生活,讓我感到羞愧。

耶穌的門徒也經歷過恐懼的強大力量。某天他們渡過加利利海時,「忽然起了暴風」(馬可福音4章35-37節)。門徒陷入恐懼,甚至以為耶穌在睡覺,應該是不在乎他們,因而他們喊叫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38節)

恐懼扭曲了門徒的眼光,使他們看不見耶穌基督的美意。耶穌斥責風和海之後(39節),向門徒提出了兩個一針見血的問題:「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40節)

暴風也在我們的生活中肆虐,不是嗎?但耶穌的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內心的恐懼。祂的第一個問題要我們思考自己有哪些恐懼,第二個問題則要我們將那些負面的感受交託給祂。求主賜我們屬靈的眼光,即便在人生最猛烈的風暴中,也能看見祂如何引導我們繼續前行。

— 何安德

慈愛的救主,謝謝祢在風暴中仍與我同在。當我面對狂風怒濤時,幫助我能天天向祢傾訴,將恐懼交給祢。


你現在正面臨什麼樣的風暴?在驚濤駭浪中,你如何將恐懼和情緒交給耶穌?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