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珍貴的信仰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3-7節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


有位朋友說:「我喜歡縫紉!」她自小就在祖母的身邊長大,疼愛她的祖母經常為她縫製衣裳。她回憶說,每當聽到縫紉機發出嘎吱的響聲時,她就會興奮地猜想祖母正為她製作什麼新衣。

現在,這位朋友已經長大結婚了,她不但自己會縫紉,而且打算要將這門手藝傳給她的女兒。儘管孩子只有五歲,她還是帶著孩子去逛布料行,希望能激發女兒的興趣。

傳承手藝、生意或信仰給下一代,是在一些文化中很普遍的事。人們會把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東西,再傳給自己的孩子。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就特別提到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以及他母親友妮基真實無偽的信仰。她們很可能在提摩太年幼時,就教導他聖經的真理,使他後來決志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生命的救主(提摩太後書3章15節)。

那麼,我們該如何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呢?藉著上帝愛的激勵,加上聖靈所賜的能力(1章7節),我們能以基督徒應有的言行舉止,與人分享耶穌的福音(2章2節)。除了傳授精湛的技藝之外,我們更應該將寶貴的信仰傳承下去。

— 黎梅靈(特約作者)

上帝啊!求祢幫助我,知道如何透過言語、行為,
以及每日生活的點點滴滴,將基督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你最近學習到哪些聖經真理,可以與下一代分享?你的哪些生活方式能反映出你的基督信仰?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9-20章;馬太福音18章21-35節


靈命日糧 : 終獲自由

讀經: 約翰福音8章31-36節


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英國記者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曾在殘酷的黎巴嫩內戰中被擄為人質達5年之久。他在獲得自由的20年後,才有機會與那位使他獲救的談判專家會面。當他終於見到聯合國特使皮科(Giandomenico Picco)時,他只是說:「謝謝你讓我重獲自由!」一句簡單的話,卻道盡千言萬語。因皮科曾冒著生命危險,在危機四伏的談判中,為麥卡錫和其他人質爭取重獲自由的機會。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理解這種難能可貴的自由。耶穌在十字架上犧牲生命,好讓你我及所有人都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如今,身為上帝的兒女,我們能明白使徒保羅大膽的宣告:「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拉太書5章1節)。

約翰福音也提到在基督裡的自由:「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但這是怎樣的自由呢?在耶穌裡,我們能經歷自由且脫離了罪和罪的轄制,並能脫離罪咎、羞恥、憂慮、撒但的謊言、各種迷信、錯誤的教導和永遠的死亡。我們不再是罪惡的俘虜,能自由地以恩慈待人、活出盼望、愛鄰舍也能愛仇敵。當我們順從聖靈的引導時,就能饒恕人,因我們已被饒恕。

今天,讓我們為這一切感謝上帝,並因著愛,讓眾人看見上帝那使人得自由的大能!

— 雷翠霞

上帝啊,感謝祢賜我自由和生命,又讓我能以恩慈待人!


你可以將哪些束縛心靈的枷鎖交給上帝?當上帝使你得自由,你要對祂說些什麼來表達感謝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6-18章;馬太福音18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內在的問題

讀經: 馬太福音21章1-9節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馬太福音21章9節


幾年前,有隻啄木鳥開始啄我家屋外的牆板。我們原以為這不過是房子外面的一樁小事。直到某天,我和兒子爬上閣樓,卻驚見一隻鳥兒朝我們迎面飛來,這才發現問題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牠已經從外面進到裡面了。

當耶穌抵達耶路撒冷時,眾人希望祂能為大家解決外在的問題,救他們脫離羅馬人的欺壓。他們瘋狂地喊道:「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馬太福音21章9節)這是他們引頸期盼的時刻,上帝預備的君王來了。如果上帝選召的救世主預備革新,那祂不是應該從人們正面對的外在問題著手嗎?但福音書大多記載耶穌光榮進城後,就將那些剝削窮人的貨幣兌換商,以及所有做買賣的人趕出聖殿(12-13節)。祂是在做潔淨的工作,順序是從祂的家裡面開始,由內而外。

當我們歡迎耶穌為君王時,也是如此。祂來是要做更新歸正的工作,而且是先從我們開始。祂要我們先對付內心的罪惡。騎在驢背上的耶穌以君王的姿態出現,讓我們完全降服於祂。

— 裴格倫

親愛的耶穌,祢是真正的君王。求祢赦免我,因我只要祢解決外在的難處,
卻不願對付自己內心的罪。求祢向我顯明,
我在哪方面容易游移不定並任意而行。


讓耶穌成為你的君王,對你有何意義?全然降服於祂為何對你至關重要?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4-15章;馬太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漣漪效應

讀經: 以斯拉記8章15-21節


因耶和華我上帝的手幫助我,我就得以堅強,從以色列中招聚首領,與我一同上來。—以斯拉記7章28節


迦納北部有間又小又不起眼的聖經學院,學生寥寥無幾,但美國宣教士鮑伯·海斯(Bob Hayes)卻用一生的時間,在這由鐵皮屋頂和空心磚搭建的建築物裡,致力栽培學生。儘管學生偶爾會退縮不願,但鮑伯仍賦予他們領袖的角色,鼓勵他們講道及教導聖經。鮑伯幾年前去世了,但迦納各地卻湧現了幾十間蓬勃發展的教會、學校,以及另外兩所聖經學院,而這些都是由那間不起眼的學院畢業生所建立的。

在亞達薛西王統治期間(公元前465-424年),文士以斯拉招聚一群被擄的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但他發現其中並無利未人(以斯拉記8章15節)。因他需要利未人擔任祭司,所以囑咐首領們為「上帝的殿帶使用的人來」(17節),他們就照著去做(18-20節),而以斯拉則帶領眾人禁食禱告(21節)。

以斯拉這名字的意思是「幫助者」,是優秀的領導者需具備的特性。在以斯拉虔誠禱告的指引下,他和他的跟隨者帶領耶路撒冷的眾人經歷了屬靈的覺醒(9-10章),這些跟隨者所需的只是一些鼓勵及明智的引導。

上帝的教會也是如此。好的導師可以鼓勵和造就我們,而我們也可學習用這樣的方式帶領別人,這影響將超出我們一生的年日。忠心為上帝所行的事具有永恆的意義。

— 葛庭墨

天父,請讓我知道,有誰需要我的指導和幫助。


你的屬靈導師是誰?(若沒有,你會找誰來指導你?)你在基督裡接受教導進而教導別人,為何重要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2-13章;馬太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