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自我省察

讀經: 耶利米哀歌3章37-42節


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耶利米哀歌3章40節


最近,我看了父親在二次大戰期間寄給母親的一疊信件。當時他身在北非,而母親則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父親是名美軍少尉,他的職責包括檢查士兵的信件,以防洩漏軍事機密。因此,看到父親在寫給母親的信封上,蓋個「經白約翰少尉檢視」的戳章,表示父親審查了自己的信件,這令我感到相當滑稽。事實上,他真的把自己寫的信件刪了好幾行!

對我們所有人而言,常常自我檢討是一個很好的習慣。聖經也數次提及,花點時間認真自我省察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有哪些不正確、不能榮耀上帝的心思或行為。正如詩人禱告說:「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詩篇139篇23-24節)。先知耶利米說:「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耶利米哀歌3章40節)。保羅在談及信徒領受聖餐的心態時,也說:「人應當自己省察。」(哥林多前書11章28節)

聖靈能幫助我們改變任何不討上帝喜悅的態度或行為,因此在我們展開一天的生活之前,讓我們停下腳步,尋求聖靈的幫助「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與祂有更親密的關係。

— 白德夫

上帝啊,求祢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察看我今日是否當作出改變,
使我更認識祢,全心服事祢。


你今天會如何自我省察屬靈的生命?你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好使你與上帝更親密?



全年讀經:
詩篇129-131篇;哥林多前書11章1-16節


靈命日糧 : 終極人浪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8節


這福音⋯⋯結果、增長。—歌羅西書1章6節


在世界各地的體育賽事及演唱會中,人們都喜歡製造「人浪」。這個動作首先由觀眾席上的幾個人開始,他們站起來高舉雙手再坐下,旁邊的人隨即仿效,好讓這連續的動作如波浪般在整個體育場中進行。當這個動作傳了一遍回到起點時,那些最先起立發動人浪的觀眾都會露出笑容,並且發出歡呼聲,然後再做一次!

在1981年,美國奧克蘭運動家隊與紐約洋基隊的職業棒球賽中,首次記錄了觀眾當中的「人浪」。我喜歡參與製造人浪,因為很有趣,而且在當中所體驗到的快樂和團結,讓我聯想到福音,就是耶穌賜下救恩的好消息,使各地的信徒能在讚美及盼望中團結一致。其實,這股「終極人浪」在兩千多年前已經在耶路撒冷展開。保羅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裡如此形容:「這福音傳到你們那裡,也傳到普天之下,並且結果、增長,如同在你們中間」(歌羅西書1章6節),而福音的果子就是我們那「存在天上的盼望」(5節)所產生的信心和愛心。

身為基督徒,我們是有史以來最大型人浪中的一分子。讓我們持續這股「終極人浪」吧!福音一旦傳遍各地,我們便會看到賜福音的主展露笑容。

— 龐雅各

天父,感謝祢賜給我這份美好的救恩,
求祢差遣我將救恩傳遞給需要聽見的人!


你最先從誰那裡聽到耶穌的福音?本週你要如何向身邊的人分享福音?



全年讀經:
詩篇126-128篇;哥林多前書10章19-33節


靈命日糧 : 我們的拯救者

讀經: 以西結書34章5-12節


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以西結書34章12節


一名拯救人員將她的獨木舟停在大海中,協助在鐵人三項比賽中驚慌失措的游泳選手。她大聲地提醒他們:「別抓住船的中央!」因這會使獨木舟翻覆。她指示這些疲憊的參賽者游向獨木舟的船頭或船尾,抓住那裡的一個圓環,讓她可以執行救援任務。

當來自生活或人們的壓力幾乎讓我們滅頂時,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自己有一位拯救者。聖經告訴我們:「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他們來。」(以西結書34章11-12節)

這是先知以西結對被擄的上帝子民所做的保證。由於掌權者漠視並剝削百姓,草菅人命,而且「只知牧養自己,並不牧養[上帝的]羊」(8節)。結果造成人民「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6節)。

然而,主耶和華卻說:「我必救我的羊」(10節),祂至今仍然持守祂的應許。

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只要緊緊抓住全能的上帝與祂的應許,因祂曾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11節)。這拯救的應許值得我們緊緊抓住!

— 雷翠霞

我的拯救者上帝啊,當生活讓我感到恐慌時,
求祢激勵我,能從驚濤駭浪中轉而尋求祢。


當你驚慌時,通常會有什麼反應?你現在可以將哪些問題交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23-125篇;哥林多前書10章1-18節


靈命日糧 : 拯救窮乏人

讀經: 詩篇82篇3-4節


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詩篇82篇4節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去瑞士滑雪度假,還是到捷克拯救危難中的孩童?一個普通的德國猶太裔男士尼古拉斯·溫頓(Nicholas Winton),卻放棄滑雪度假而選擇了後者。在1938年捷克和德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之際,尼古拉斯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難民營,看到許多猶太人惡劣的生活環境,強烈想要幫助他們的念頭油然而生,於是他便制定了一個救援計畫。他籌集了資金,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讓六百多個孩童安全地離開布拉格,前往英國接受當地家庭的照顧。

他的舉動與詩篇82篇所記相呼應:「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3節)。這首詩的作者亞薩鼓勵以色列百姓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4節)。就像尼古拉斯堅持不懈地奔走拯救這些孩子,詩人也為那些無力自保的窮人與寡婦發聲,因他們需要保護與公平對待。

現今無論在何處,我們都會看到許多因為戰爭、天災,或其他困難而需要幫助的人。雖然我們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仍能為他們禱告,並且思索在上帝讓我們遇見的這些景況中,我們該如何伸出援手。

— 華琳妲

慈愛的上帝,求祢開啟我的雙眼,
讓我能看見周遭人的需要。


你可以幫助哪些有迫切需要的人呢?上帝如何特別預備你去拯救並照顧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