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著手重建

讀經: 尼希米記2章11-18節


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尼希米記2章18節


夜間,尼希米騎馬巡視耶路撒冷遭到毀壞的情況,看見城牆傾倒毀壞,城門付之一炬,有些地區已成破瓦殘礫,坐騎根本無法前行。尼希米不禁悲從中來,掉頭返回住處。

在向官員報告城內毀壞情況時,他說:「我們所遭的難,……你們都看見了」(尼希米記2章17節)。他也提到,耶路撒冷只剩斷壁殘垣,原先用以護城的城牆都已淪為無用。

但隨後尼希米的話,卻叫原本愁容滿面的百姓精神一振。尼希米告訴他們上帝施恩的手怎樣幫助他,眾人立刻回應:「我們起來建造吧!」(18節)於是,他們著手重建聖城。

耶路撒冷的人民帶著對上帝的信心全力以赴,無視敵方的反對,在尼希米的領導下,僅52天就重建城牆,達成似乎不可能的任務(6章15節)。

想想你自己的情況,你是否也有一些看似困難,但卻是上帝要你去做的事呢?你有看似無法離棄的罪?一段不能榮耀上帝的關係?一件想為上帝而做卻看似過於艱巨的事?

現在就向上帝祈求指引(2章4-5節),分析問題(11-15節),並承認上帝施恩的手會介入(18節),然後著手重建吧!

— 白德夫

親愛的上帝,我需要祢的幫助。
我沒辦法獨力解決這些問題。求祢幫助我瞭解情況,
然後向祢尋求幫助及指引,解決我所面臨的困難。


什麼情況有如「坍塌的牆」困擾著你?禱告尋求上帝的協助與指引,如何幫助你著手重建呢?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3章;使徒行傳2章1-21節


靈命日糧 : 天造地設

讀經: 創世記2章18-24節


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章18節


史黛拉說:「我照顧他。他開心,我就開心!」莫洛回答說:「只要她在我身邊,我就開心了。」莫洛與史黛拉結婚79年。最近莫洛被送進護理養老中心,心情落寞不已,於是史黛拉欣然接他回家,親自照顧他。莫洛今年101歲,而史黛拉也有95歲了。雖然史黛拉需要靠助行器才能走動,但她還是樂於照顧她的丈夫,準備莫洛愛吃的食物,但史黛拉卻無法獨自做到,所以她的孫兒及鄰居都會幫助她。

他們互相扶持的生活,正是創世記2章的寫照。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18節)。上帝帶到亞當面前的受造物都不適合做亞當的配偶,唯有從亞當的肋骨做成的夏娃,才是他合適的幫手與伴侶(19-24節)。

夏娃是亞當最完美的伴侶,經由他們的結合,上帝制定了婚姻。婚姻並非僅為了讓兩個人能互相幫助,同時也為了組織家庭、繁衍後代、管理萬物及照顧他人(1章28節)。此後,從這第一個家庭衍生出一個社群,好叫不論是已婚的或單身的、年老的或年少的,都不致孤單一人。我們既成為一個社群,上帝已經賜予我們特權,讓我們能互相擔當「各人的重擔」(加拉太書6章2節)。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為男人與女人創造了彼此,
謝謝祢設立群體,好讓我們不致淪為孤單一人。


無論是已婚或未婚,失婚或喪偶,基督徒永不孤單。知道自己不孤單,對你有何幫助?你曾看過主內肢體如何彼此分擔重擔呢?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9-10章;使徒行傳1章


靈命日糧 : 祂改變了我

讀經: 以西結書18章25-32節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以西結書18章27節


當經營倫敦最大一間妓院的約翰鋃鐺入獄時,他仍執迷不悟地認為:我是個好人。在獄中,他為了蛋糕跟咖啡的緣故,決定參加監獄開辦的查經班,但沒想到卻被其他獄友臉上的喜樂神情所觸動。當大家唱第一首詩歌時,他就忍不住開始哭泣。接著,他得到一本聖經。聖經中先知以西結的話對他有如當頭棒喝,使他有所改變。他讀到18章27-28節:「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必定存活,不至死亡。」這節經文就像是對他說的一樣,令他猛然醒悟:「我並不是一個好人,我是個罪人,而且我需要悔改。」當他跟牧師一起禱告時,他說:「我找到了耶穌基督,祂改變了我。」

以西結的這段話是上帝的子民被擄至外邦時,先知向他們傳講的話語。雖然他們遠離上帝,上帝還是渴望他們能離棄從前所犯的罪惡,為自己換上「一個新心和新靈」(31節)。這些話使約翰能悔改而得以存活(32節),讓他下定決心追隨那位呼召罪人悔改的耶穌(路加福音5章32節)。

當聖靈使我們看到自己所犯的罪時,願我們以認罪悔改作為回應,領受上帝所賜的寬恕與自由!

— 潘艾梅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祢透過祢的聖靈
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罪行。求祢軟化我的心,
讓我願意認罪悔改,並領受祢的赦免。


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嗎?為何你會這麼認為呢?在你生命中哪些部分是需要悔改的呢?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靈命日糧 : 團結就是力量

讀經: 出埃及記17章8-13節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傳道書4章9-10節


一天深夜,塞繆爾·貝卡加牧師(Samuel Baggaga)接到電話,請他立刻趕往一位教會會友的家。當他抵達時,整間房子已陷入火海。孩子們的父親雖然自己被火燒傷,卻仍返回屋裡救他的一個孩子,最後終於從火場救出已經失去意識的女兒。那裡位於烏干達鄉間,醫院遠在十公里之外。當下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貝卡加牧師和這位父親就抱著孩子往醫院直奔。兩人輪流抱著受傷的孩子,當其中一人跑累了,另一人就接手抱過孩子繼續跑。他們同心協力、互相扶持,終於抵達了醫院,父女倆都得到救治,最後也完全康復。

出埃及記17章8-13節裡,上帝也策劃了一場勝仗,其中包括了多人的合作努力。約書亞領軍上戰場作戰,而摩西拿著上帝的杖舉手禱告;摩西雙手發酸時,亞倫和戶珥就在摩西身旁扶著他的左右手,直到太陽西沉,以色列人打敗敵人為止。

互相依賴、彼此幫助的力量不容小覷。慈愛的上帝會藉著人來幫助我們,也會藉由我們讓別人得著益處。祂讓我們有傾聽的耳朵和助人的雙手,也讓我們能說智慧、安慰和糾正人的話語,也賜下其他恩賜,藉著我們幫助他人。同心協力、互相扶持,我們就能得勝,並能使上帝得著榮耀!

— 簡恩德

天父,感謝祢讓許多人成為我的幫助,
還讓我去幫助別人,
使我們彼此都能得著益處,並使祢得著榮耀。


你何時曾因他人的扶持,而得到益處?有誰正需要你的陪伴和幫助呢?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3-5章;約翰福音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