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敬拜的焦點

讀經: 馬可福音11章15-18節


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馬可福音11章17節


荷西所牧養的教會以節目精彩和製作戲劇聞名。這些節目和戲劇吸引了廣大民眾,但荷西卻擔心教會這些忙碌的活動變成了教會的焦點。到底教會的成長是基於正確的理由,還是因為這些活動呢?荷西想要找到答案,於是他取消了教會一整年的額外活動,使會友專注讓自己成為上帝的殿,專心敬拜上帝。

荷西的決定可能看來有點極端,但若你注意耶穌進入聖殿外院的舉動,就不足為奇。那個神聖之地本該是人們敬虔禱告的地方,卻成為販賣供物的場所,人們大聲吆喝:「買鴿子啊!白的像百合花,符合上帝要求的喔!」耶穌推倒這些商人的桌子,阻止其他人繼續購買這些商品。耶穌對他們的所做所為大發雷霆,並引用了以賽亞書56章和耶利米書7章,高聲地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馬可福音11章17節)。外院本來是讓外邦人敬拜上帝的地方,卻成了一個商人賺錢的交易市場。

辦活動或忙碌本身沒有什麼錯,但這些卻不是教會的目的。我們是永生上帝的殿,首當看重的就是敬拜上帝。我們或許不需要像耶穌一樣推倒桌子,但祂也可能呼召我們做比較嚴厲的舉動。

— 韋陌格

天父,求祢顯明我們的敬拜有哪些不討祢喜悅之處,
幫助我們看見祢才是我們敬拜的焦點。


你為何去教會並且和其他信徒相聚呢?你對敬拜有哪些期待,需要聖靈來改變?



全年讀經:
申命記5-7章;馬可福音11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別只看表面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20-27節


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


觀看任何一個有騎乘和套牛項目的牛仔競技比賽時,若稍加注意,你會看到牛仔選手的大拇指處有塊息肉,此乃這項運動中常見的傷害。因為牛仔選手會用大拇指套住繩索,另一端則套住一頭體積相當可觀的小公牛,當然大拇指絕不可能與小公牛的力量相抗衡。這個傷害雖不致讓牛仔無法繼續從事這份職業,但若缺少大拇指,生活會有許多改變。想像一下,若少了大姆指,在刷牙、扣鈕扣、梳頭髮、綁鞋帶甚至吃東西時,情況會如何?這個常被忽略的身體部位,其實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使徒保羅也指出在教會裡一個類似的情境。那些經常不被注意或比較安靜的會友,有時會面對其他會友那種「我用不著你」的態度(哥林多前書12章21節)。通常大家都不會公開說出來,但有時候有些人還是會忍不住說出口。

上帝要我們不厚此薄彼,彼此相顧和尊重(25節)。我們當中的每個人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27節),不管我們擁有什麼恩賜,我們都需要彼此。好比我們當中有些人是眼睛和耳朵,而有些人就是大拇指。但每個人都在基督的身體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有時其重要性甚至超越我們眼睛所看見的。

— 博約翰

天父,赦免我們,
因我們常忘記每個人都是基督的肢體。
我們都是肢體,唯有祢是元首。


若你是「眼睛」,能用什麼方式鼓勵「大拇指」?若你覺得自己不重要,當謹記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的真理。



全年讀經:
申命記3-4章;馬可福音10章32-52節


靈命日糧 : 兩人比一人好

讀經: 傳道書4章9-11節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道書4章9節


在1997年的夏威夷鐵人三項錦標賽中,兩位女選手奮力站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向終點。她們已筋疲力盡,仍堅持前進,途中希恩(Sian Welch)撞上溫蒂(Wendy Ingraham),兩人雙雙跌到。她們掙扎著再站起來,但在離終點線只有20公尺時又跌倒了。於是溫蒂開始爬行前進,群眾都為她喝采,接著希恩也跟著爬行,群眾更是大聲地加油打氣。溫蒂首先爬到終點,倒入支持者向她伸出的手臂中,成為第四名,但她隨即轉過頭,向同樣跌倒的選手希恩伸出援手。希恩爬行向前,朝溫蒂伸出她疲憊的手臂,藉著溫蒂的一臂之力,越過終點線,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成為第五名!

這對選手堅持完成長達225公里的游泳、騎單車和跑步的比賽,激勵了許多人。但疲憊的選手一起堅持的畫面,更是深植我心,這印證了傳道書4章9-11節這個加添力量的真理。

承認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幫助並不可恥(9節),特別是在全知的上帝面前,我們無法違背心意否認自己的需要,也無法有所隱藏。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是在生理或情緒方面,我們都可能會「跌倒」。然而當我們堅持向前時,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會讓我們得安慰。慈愛的天父會幫助我們,祂也會加添我們力量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讓他們也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 鄧書琪

全能的上帝,謝謝祢幫助我們,
並給我們幫助他人的機會,
再次印證祢一直與我們同在。


別人曾如何幫助你?本週你要如何激勵其他人呢?



全年讀經:
申命記1-2章;馬可福音10章1-31節


靈命日糧 : 打亂計畫

讀經: 使徒行傳16章6-10節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19章21節


珍芳本來計畫當語言治療師,但因一份實習工作而改變主意,她發現治療師的工作會嚴重影響她的情緒。不久,她得到機會為某本雜誌撰稿。她從未想到能當個作家,但幾年後,她藉著寫作為有需要的家庭發聲。她說:「回顧過往,我看到上帝為何改變我的計畫。因祂對我有更大的計畫。」

聖經也記載了許多計畫被打亂的事情。保羅在第二次宣教之旅中,本想去庇推尼傳福音,但耶穌的靈卻加以阻止(使徒行傳16章6-7節)。這可能令人不解,為何耶穌要打亂符合上帝心意的宣教計畫呢?答案出現在某天晚上保羅的夢中,馬其頓人更需要他。在馬其頓,保羅將會建立歐洲的第一個教會。所羅門也早已觀察到:「人心裡的謀算很多,唯有耶和華的計畫能實現。」(箴言19章21節,新譯本)

制訂計畫是合情合理的。有句英文古語說:「沒有計畫,就準備失敗!」但上帝可能會用祂的計畫打亂我們的計畫,而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聆聽與順服,知道我們可以信靠上帝。若我們順服上帝的旨意,我們將會在祂為我們生命所訂的計畫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當我們繼續制訂計畫時,不妨加入一個新的想法:「好好聆聽上帝的計畫。」

— 許文榮

全知的上帝,請賜我信心,
讓我在自己的計畫被打亂時,
仍能全心倚靠祢,知道祢對我的生命有更大的計畫。


今天你要如何將心中的籌劃交給上帝?你如何聽從祂的計畫?



全年讀經: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