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充電

讀經: 馬可福音9章2-10節


[我們]親眼見過祂的威榮。—彼得後書1章16節


霍莉.奧德威(Holly Ordway)教授讀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的偉大著作《聖十四行詩》之後,她說:「我覺得好像充了電一樣。」她認為這首詩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發生了,她不知那是什麼。奧德威回想說,從前她是無神論者,但在那瞬間,她覺得有超自然能力存在的可能性。到了最後,她終於相信復活的基督有改變的大能。

這種「充電」的感覺相信也是彼得、雅各和約翰看到耶穌變像時的感受。那天,耶穌帶他們到山頂上,在那裡他們目睹了戲劇性的轉變,基督的「衣服放光,極其潔白」(馬可福音9章3節),接著以利亞和摩西出現了,這就是現今我們所知道的耶穌登山變像。

下山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別人,因為祂還沒有復活(9節)。但他們甚至不知道「從死裡復活」是什麼意思(10節)。

門徒對耶穌的使命並不瞭解,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耶穌必須經歷死亡和復活。但最終他們親眼看見復活的主,徹底改變他們的生命。彼得在晚年時,描述了他目睹基督變像,那時門徒是第一次「親眼見過祂的威榮」(彼得後書1章16節)。

像奧德威和門徒那樣,我們經歷耶穌的大能時猶如充電一般,奇妙的事正在發生,永活的基督在呼召我們。

— 葛庭墨

天父,當我們以禱告來到祢面前時,

我們發現有許多無法理解的事。

求祢原諒我們將祢榮美的同在當作理所當然。


曾幾何時,你與上帝的互動有充電的感覺?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


靈命日糧 : 無所不知

讀經: 耶利米書1章1-8節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耶利米書1章5節


拖車司機從陡峭的山溝邊緣將我母親的車子拖上來,在看到毀壞不堪的車子和車輪痕跡之後,他告訴我的母親:「按理說,妳現在不可能在這裡,是上天拯救了妳。」那時母親的腹中正懷著我。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母親常常告訴我,上帝如何在那一天拯救我們母子倆的性命。母親讓我確信,即使在我出生之前,上帝就已經很重視我了。

我們的造物主是全知(無所不知)的,沒有人能躲避祂的關注。在2,500多年前,上帝告訴先知耶利米:「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耶利米書1章5節)。上帝比任何人都更深切地認識我們,祂能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獨特的目的和意義。上帝不僅以祂的智慧和大能創造了我們,我們的存在也倚靠祂的保守和維繫,生活中許多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小細節,從我們的心跳到大腦錯綜複雜的運作,都在祂的看顧之中。這顯明了我們的存在都是上帝掌權,就像大衛驚歎說:「上帝啊,祢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詩篇139篇17節)

上帝與我們十分親近,就像是一呼一吸之間。祂創造了我們,瞭解我們,深愛著我們,祂永遠配得我們的敬拜和讚美。

— 龐雅各

上帝,祢真奇妙!謝謝祢環抱我,
陪我度過生命中的每時每刻。


此刻,你會讚美上帝對你哪方面的看顧?你如何讓別人瞭解上帝也關心他們?



全年讀經:
民數記28-30;馬可福音8章22-38節


靈命日糧 : 回應呼召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8-22節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馬太福音4章20節


我年輕的時候,本以為會嫁給高中的男友,然而我們分手了。當時對於未來,我好像漫無目的,不知道自己一生該做些什麼。最後,我覺得上帝要我藉著服事他人來服事祂,於是便報讀了神學院。然而,為了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卻不得不離開我的家鄉、朋友和家人。這帶給我很大的衝擊,因為我必須離開我的根,遠離我熟悉的環境。

當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時,看到彼得和安得烈這兩兄弟在海上撒網,以捕魚為生。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4章19節)。然後耶穌又看見另一對兄弟雅各和約翰,並向他們發出同樣的邀請(21節)。

當這些門徒來到耶穌面前時,他們也捨下了一些東西。彼得和安得烈「捨了網」(20節)。雅各和約翰「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22節)。路加這樣說:「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路加福音5章11節)

每一個跟從耶穌的呼召都包含必須捨下某些事物,像是漁網、船、父親、朋友和家鄉。耶穌呼召我們所有人都與祂建立關係,然後也會呼召我們每一個人來服事祂。

— 莫麗莎

慈愛的上帝,幫助我瞭解,
為了要回應祢的呼召,我可能要捨下些什麼。


上帝呼召你跟隨祂時,需要你捨棄哪些事物呢?你要如何靠主放下這些事物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靈命日糧 : 目標與目的

讀經: 使徒行傳20章17-24節


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使徒行傳20章24節


在2018年,耐力運動員科林·奧布拉迪(Colin O’Brady)嘗試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徒步之旅。他拉著一個雪橇,上面裝滿所有的行李和必需品,在54天內獨自徒步跋涉1,500公里穿越南極洲。這實在是個挑戰耐力極限和勇氣的壯舉。

奧布拉迪回憶起在那段日子裡,他獨自在冰雪酷寒中長時間步行,前路似乎漫無盡頭,他說:「我像是處於完全投入的狀態,只一心一意專注著最後的目標,同時也思想這趟旅程帶給我的寶貴功課。」

對於我們這些相信耶穌的人來說,這種說法似乎能讓我們產生共鳴。這聽起來就像對我們這些信徒的呼召,我們的目標就是專注於尊榮上帝,並讓人認識上帝。保羅對危險的旅程並不陌生,他說:「但我並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只求跑完我的路程,完成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分,為上帝恩惠的福音作見證。」(使徒行傳20章24節,新譯本)

當我們與耶穌建立了關係,繼續行走天路時,願我們能真正明白這趟信仰之旅的目的,並且努力前行,直到我們與救主面對面的那一天。

— 白德夫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走在這人生的道路上,
幫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榮耀祢。
願我們可以鼓勵其他人和祢同行。


你與耶穌的關係如何影響你的人生?今天你能做些什麼來向別人表明你對祂的愛?



全年讀經:
民數記23-25章;馬可福音7章14-3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