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精心製作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1-14節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以弗所書4章11-12節


在一段網路視頻中,一位奶酪農場主講述了奶酪的成熟過程,這一過程能增加奶酪的風味和質感。每塊奶酪在送到市場販售之前,都必須在地下洞穴的架子上存放6至12個月。在這個潮濕的環境中,工人每天都必須細心照料奶酪。這位農場主解釋說﹕「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為奶酪提供適當的發酵環境……讓它能成熟並讓奶酪隱含的獨特風味能完全發揮出來。」

奶酪的成熟過程能顯出其獨特的風味,這讓我聯想到上帝也希望祂的兒女能成長,顯露他們隱含的特質,好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盛、成熟。在以弗所書第4章,使徒保羅提到了參與這種「成熟過程」的人有: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11節)。擁有這些恩賜的人能激發信徒的成長,並鼓勵他們參與服事。正如12節說:「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目的是要使眾人都「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13節)。

在我們的生命中,上帝會安排許多人來教導我們。當我們靠著聖靈的力量來順服這些教導,就猶如讓生命進入成熟的過程,靈命也能逐漸成長。這樣,當上帝差遣我們去服事祂時,我們的服事就會變得更有果效。

— 華琳妲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曾面對哪些挑戰?
你要如何鼓勵別人成長呢?


慈愛的上帝溫柔地幫助你我成長。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7-39章;彼得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危險物品

讀經: 以賽亞書6章1-10節


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以賽亞書6章7節


一部卡車發出刺耳的警報聲,從我的汽車旁邊呼嘯而過,閃爍的警示燈反射到我的擋風玻璃上,照亮卡車側面「危險物品」的字樣。後來我才從新聞報導中得知,那輛卡車必須緊急趕往科學實驗室,因為那裡的1,500公升硫酸已經開始滲漏出來,卡車必須載著緊急救難人員立即前往處理,否則洩漏的硫酸會腐蝕所有接觸到的物品。

當我閱讀這則新聞報導時,不禁聯想到,若是每當我的口有嚴厲或批評的話「滲漏出來」時就會發出警報聲,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必須慚愧地承認,我的家會變得非常嘈雜。

先知以賽亞也自覺有罪。當他在異象中看到上帝的榮耀時,就深感不配,承認自己「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以賽亞書6章5節)。但後續發生的事給了我盼望。天使拿熾熱的炭沾以賽亞的口,說:「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7節)

我們每時每刻都應謹慎自己的言語(不拘是口語或書面語的形式),並仔細思想:這是「危險物品」嗎?我願讓上帝的榮耀提醒我知罪、祂的恩典醫治我,讓我所講述的都能榮耀祂嗎?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看到,
我的話語會如何影響別人,讓我知道如何鼓勵他們。


我們的話語為何會對別人造成極大的影響?上帝會如何改變你的話語呢?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5-36章;彼得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衷心感謝

讀經: 詩篇9篇1-2、7-10節


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祢一切奇妙的作為!-詩篇9篇1節


在為兒子沙維爾預備第一次的工作面試時,丈夫艾倫為他準備了一些感謝卡,好讓他在面試後送給未來的僱主。艾倫還扮演面試官的角色,以他當經理幾十年的經驗問了沙維爾一些問題。演練過後,兒子將幾份履歷放進文件夾中。艾倫仍不忘叮嚀兒子記得要帶感謝卡,兒子笑著說﹕「我會的,一張誠摯的感謝卡能使我在眾求職者中顯得與眾不同。」

沙維爾果然被錄取了。當這位經理打電話通知沙維爾獲得錄用時,特別向沙維爾道謝,因為這是他多年來第一次收到別人親手寫的感謝卡。

表達謝意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詩篇也記載了許多詩人發自內心的祈禱和感恩的敬拜。雖然詩篇共有150篇,但這兩節經文貼切地反映出感恩的情懷﹕「我要一心稱謝耶和華,我要傳揚祢一切奇妙的作為!我要因祢歡喜快樂;至高者啊,我要歌頌祢的名!」(9篇1-2節)

我們永遠無法對上帝所有奇妙的作為訴盡心中的感恩,但我們可以從在禱告中向上帝表達衷心的感謝開始,養成感恩敬拜的生活方式,時時讚美上帝,述說祂所做的一切,以及所有祂應許要成就的事!

— 鄧書琪

慷慨又慈愛的上帝啊,
求祢幫助我們,學習感謝祢無數奇妙的作為。


今天你要為哪些事感謝上帝?寫下感恩的禱詞如何幫助我們學會凡事謝恩?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滿了一把

讀經: 傳道書4章4-8節


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傳道書4章6節


在古老的伊索寓言《男孩與榛子》的故事裡,有個小男孩把手伸進堅果罐裡,抓了滿滿一大把,結果手卻卡住了,拔不出來。他不願意放棄任何一顆堅果,急得放聲大哭。最後,他聽從別人的勸告,放掉一些堅果,結果手就輕易地從罐子拔出來。貪婪之心可說是人人皆有,一不小心就會深受其害。

在傳道書中,這位滿有智慧的傳道者也以雙手為例,讓我們明白貪婪會帶來什麼結果。他比較了懶惰和貪婪的人兩者之間的差異,說:「愚昧人閒抱著手,自取滅亡。然而,只抓一把,得享清靜,勝過兩手抓滿卻勞碌捕風」(4章5-6節,新普及譯本)。懶惰的人閒散安逸以致一事無成,但那些一心追求財富的人也會發現,他們的勞碌「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8節)。

傳道者說,人生最理想的狀況是不再貪婪地抓住一切,而是要從真正屬於我們的事物中得到滿足,這些真正屬於我們的事物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失去的。耶穌更清楚表明:「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

— 葉芮敏

上帝啊,感謝祢在我生命中
充足地供應我,信實地與我同在。
求祢幫助我活得滿足,真誠地向祢獻上感恩。


你正在努力追求和緊緊抓住什麼呢?如何應用傳道書中智慧的言語使你得安寧?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彼得前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