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合一

讀經: 以弗所書4章1-6節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4章3節


在1722年,一小群住在現今捷克共和國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基督徒,因為受到迫害,而逃到一位仁慈的德國伯爵的領地。他們在那裡住了四年,人數增加至300多人。然而,他們雖然都是受迫害的難民,卻沒有成為互相扶持的群體,反倒充滿衝突,因對基督信仰有不同的看法而導致分裂。後來,他們在禱告之後做了一個看似微小的決定,但卻帶來驚人的改變。他們放下歧見,轉而重視他們的共同點,結果便帶來了合一。

使徒保羅熱切地勸勉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要彼此合一。罪會帶來問題、私慾和人際關係的衝突。但是對於「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的以弗所信徒而言,蒙召是為了要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新的身分(以弗所書5章2節),他們首要的任務是「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4章3節)。

這種合一不是靠人的能力就能達到的同儕情誼。我們必須「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2節),從人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達到合一,但是藉由上帝「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3章20節),我們就能彼此合一。

— 彭絲嵐

親愛的天父,祢是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
也住在眾人之內,求祢藉此使我們合而為一。


你的教會正經歷分歧或合一嗎?你要如何藉著上帝的能力,以行動保守聖靈所賜的合一?



全年讀經:
箴言22-24章;哥林多後書8章


靈命日糧 : 不計代價

讀經: 約翰福音12章37-43節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約翰福音12章42節


電影《使徒保羅》赤裸裸地揭露了初代教會所遭受的迫害。就連這部電影中的小配角都顯示出當時跟隨耶穌有多危險。看看以下這些列在演員名單中的角色:被打的女人;被打的男人;受迫害的基督徒甲、乙、丙。

跟隨基督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現今在許多地方,跟隨耶穌仍是一件危險的事,許多基督徒也能感受到初代教會那樣的迫害。然而,我們有些人會主觀地以為自己「受迫害」,我們會因自己的信仰受到嘲笑,或懷疑自己因信仰而沒有獲得升職,感到十分憤慨。

犧牲社會地位和犧牲生命,兩者顯然有極大的差異。然而從現實的角度而言,個人利益、經濟穩定和社會接納,往往是人們強烈的驅動力。我們從早期改信耶穌的人身上,也能看見這點。使徒約翰提到在耶穌即將被釘十字架的前幾天,雖然多數的以色列人依舊不信耶穌(約翰福音12章37節),但「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42節),可是他們「不承認,⋯⋯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上帝的榮耀」(42-43節)。

直到今日,我們仍面對社會的壓力(或更糟的狀況),以致不敢承認自己相信耶穌基督。但不論代價為何,讓我們一起堅定站立,看重上帝的稱許過於人的讚美。

— 葛庭墨

我們可能會批評初代信徒隱藏自己的信仰,
但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也隱藏了基督徒的身分呢?


讓我們切慕成為主親密的朋友。



全年讀經:
箴言19-21章;哥林多後書7章


靈命日糧 : 你所做的

讀經: 箴言16章1-9節


你所做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箴言16章3節


魯益師在《驚喜之旅》(Surprised by Joy)一書中,坦承自己33歲時才信主,他說當時自己並不情願,「又踢又踹,拼命掙扎,滿腹怨憤,兩眼四處搜索,尋找機會逃脫」。雖然魯益師心中有所抗拒,有軟弱又面對各種障礙,上帝仍將他轉變為一個勇敢且富創造力的護教家。他寫下具說服力的散文和小說,傳揚上帝的真理與慈愛。至今他逝世超過55年,但仍有許多人閱讀、研究和分享他的著作。他的生命反映出他的人生哲學,就是「追求目標或夢想,永遠都不嫌晚」。

當我們訂立計畫追逐夢想時,上帝會使我們的動機純淨,並且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可以將所做的一切都交託給祂(箴言16章1-3節)。從最尋常的工作到最艱鉅的挑戰,我們都能為榮耀那位全能的創造主而活,因為祂「所造的,各適其用」(4節)。每個行動、每一句話和每個念頭都能成為我們由衷的敬拜,都能夠獻給主來榮耀祂,因祂看顧保護我們(7節)。

我們的能力有限、有所保留、傾向安逸或不敢有遠大理想,但上帝卻從不因此而受限。當我們選擇為祂而活,奉獻一切並信靠祂,祂將會為我們成就祂的計畫。無論我們做些什麼,都可以與祂同工,為祂而做,也只因祂而做。

— 鄧書琪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提醒我們,在祢偉大的國度裡,
沒有哪個事工太過渺小,也沒有哪個理想太大而不會實現。


你追求上帝放在你心中的夢想時,當如何榮耀上帝?



全年讀經:
箴言16-18章;哥林多後書6章


靈命日糧 : 馴服舌頭

讀經: 雅各書3章1-6節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章29節


白芮兒.瑪克罕(Beryl Markham)在《夜航西飛》(West with the Night)一書中,詳細描述她負責馴化一匹煩躁易怒的種馬過程。無論她使用何種方法,都無法完全馴服這匹驕傲的馬,牠頑強的意志使瑪克罕只贏得唯一的一次勝利。

在馴服舌頭的戰役中,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呢?雅各把我們的舌頭比喻為馬嘴裡的嚼環(雅各書3章3-5節),並且哀嘆說:「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10節)

我們如何贏得馴服舌頭的戰役呢?使徒保羅提供了馴服舌頭的建言,首先是說實話(以弗所書4章25節),但不是直言不諱地以話語傷人。接著保羅又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最後,保羅要我們除掉心中的惡念:「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31節)。這些容易做到嗎?如果我們靠自己,當然不容易!令人欣慰的是,當我們倚靠上帝的時候,就能夠得到聖靈的幫助。

如同瑪克罕所學到的功課,馴服馬匹需要一致性和持續性。我們馴服舌頭,也是一樣。

— 華琳妲

在馴服舌頭方面,你覺得什麼最困難?
未來一週,你可以用哪些實用的方法馴服舌頭?


靠主謹慎口中言語。



全年讀經:
箴言13-15章;哥林多後書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