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靈裡困倦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1-9節


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列王紀上19章5節


扎克·艾斯懷(Zack Eswine)牧師在他所寫的一本書中(The Imperfect Pastor)提到:「有時我們只做了一小時,但感覺就好像做了一整天的苦工。」雖然他在這裡是指牧師常背負重擔,但其實人人都承受著沉重的情緒和責任,使我們身心靈俱疲,只想倒頭大睡。

在列王紀上19章,先知以利亞陷入心力交瘁的景況。那時,王后耶洗別威嚇要處死以利亞(1-2節),因他殺害了巴力的眾先知(18章16-40節)。以利亞驚慌害怕地逃跑,且求上帝取走他的性命(19章3-4節)。

在哀傷痛苦中,以利亞躺下睡著了。有位天使兩次對他說:「起來吃吧!」(5、7節)以利亞第二次吃了上帝所預備的食物之後,就恢復體力,走了四十晝夜,進入一個山洞過夜(8-9節)。在那裡,上帝向他顯現,且再次差派他(9-18節)。以利亞重新得力後,又繼續去完成上帝要他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在主裡得激勵。或許是跟主內弟兄姐妹談一談、唱首詩歌,或是花點時間禱告,默想上帝的話語。

你感到疲憊困乏嗎?不妨今日就將重擔卸給上帝,祂願意擔負你的重擔,使你重新得力!

— 施竹俐

慈愛的上帝啊,當我疲累困倦時,
求祢幫助我,使我能仰望祢。
感謝祢,因在祢裡面,我能得安歇。


你在哪方面需要得著激勵?如何尋求並得著鼓勵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0-102篇;哥林多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家人

讀經: 創世記2章15-25節


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章18節


許多國家正興起「租賃家人」的行業,以滿足孤獨者的需求。有些人會僱用他人來充當自己的家人,為要在某些社交場合維持幸福家庭的假象。另外,也有人因與家中某些成員關係冷淡,會聘請演員扮演這位親人的角色,暫時享受渴盼的家庭之樂。

這個趨勢反映出一個真理:上帝創造人就是要我們與祂、與人建立關係。創世記描述上帝創造萬物的時候,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1章31節)。惟獨論到亞當時,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2章18節),表明人與人之間都彼此需要。

聖經教導我們要與人連結,還教導我們要與其他的基督徒建立關係。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把自己的母親託付給約翰。在耶穌受難之後,約翰就接耶穌的母親到家中,成為一家人(約翰福音19章26-27節)。保羅也教導信徒,要以對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態度,彼此相待(提摩太前書5章1-2節)。詩人說,上帝在這世上的救贖之工,也包括了「叫孤獨的有家」(詩篇68篇6節),而上帝所設立的教會,更是符合這個目的!

感謝上帝,因祂使你我能與人建立關係,並讓我們能與祂的子民成為一家人!

— 畢愛敏

主啊,求祢幫助我將主內肢體視為家人,
也能成為別人親愛的弟兄姐妹。


是否有孤單的人需要你成為他的家人?孤寂時,有主內肢體如家人般陪伴著你嗎?



全年讀經:
詩篇97-99篇;羅馬書16章


靈命日糧 : 令人痛心的事

讀經: 撒母耳記下11章2-15節


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撒母耳記下11章27節


一件令人痛心的犯罪事件終於曝光了。有好些女性被有權勢的男人性侵,報紙一再刊登這則新聞。連我向來所景仰的兩位男士也證實涉及性侵醜聞,這令我萬分沮喪,不禁感嘆連教會也無法避免。

大衛王的罪行最後也曝光了。撒母耳記下11章記載,日近黃昏,大衛「看見一個婦人沐浴」(2節),就想擁有她。即使拔示巴是大衛的臣僕烏利亞的妻子,大衛仍與她同房。拔示巴有了身孕,大衛就以卑鄙的手段,命約押把烏利亞調到戰事最猛烈的前線,讓烏利亞戰死沙場。

撒母耳詳實記載大衛對拔示巴和烏利亞的濫權,好讓我們清楚知道所有的罪行都無法隱藏,都要面對審判。

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都一再提醒我們,現今世代也有許多濫權的事。大衛雖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傳13章22節),但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願我們也能為掌權者祈求,讓他們也能為行使權力或濫權負責。

上帝的憐憫,使人得到救贖。接下來,我們在撒母耳記下看到大衛的憂傷和悔改(12章13節)。感謝上帝,即使我們犯罪跌倒,只要願意悔改,仍能靠上帝的恩典脫離死亡,得享美好的生命。

— 郭惟恩

親愛的上帝,世上有許多令人痛心的事,
我自己也有許多軟弱,求祢親自光照並醫治我們!


為掌權者禱告,為何極其重要?耶穌如何成為行使權柄的典範?



全年讀經:
詩篇94-96篇;羅馬書15章14-33節


靈命日糧 : 口袋裡裝的

讀經: 羅馬書15章1-6節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馬書15章2節


在1865年,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福特劇院遭人暗殺。那晚,他的口袋裡裝的是兩副眼鏡、拭鏡布、小刀、掛錶、手帕、一個內有一張南方邦聯5元紙鈔的皮夾,以及8張剪報,其中幾張是讚揚他個人或政策的報導。

我不知道林肯口袋裡的那張邦聯紙鈔是作何之用,但卻不懷疑剪報的必要性。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鼓勵,即使像林肯這樣偉大的領導者也不例外!我們可以想像,或許在遭到暗殺之前,他正將剪報的內容讀給他的夫人聽呢!

你認為誰需要鼓勵呢?答案是,每一個人!若你細心觀察周遭的人,沒有任何人是像外表所呈現地那樣有信心。只需一次失敗、一個惡意的批評,或不如意的一天,就足以令人失去信心。

你想,如果你我都遵照上帝的命令,「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馬書15章2節);如果我們決意只說「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的「良言」(箴言16章24節);如果我們把鼓勵的話寫給朋友,讓他細細品味。如果這樣會如何呢?若是如此,我們的口袋裡(或手機裡)裝的就是鼓勵人的字條或短句,我們也會更像耶穌,像祂一樣「不求自己的喜悅」,而是使眾人得益處(羅馬書15章2-3節)。

— 韋陌格

誰的話語最能激勵你?
你一直疏於對誰予以鼓勵呢?


當時時藉著話語、行動及陪伴來鼓勵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羅馬書15章1-1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