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現在好餓!

讀經: 雅各書2章14-18節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雅各書2章14節


湯瑪士出生於印度的貧窮家庭,後來被一個美國家庭領養。在一次回印度期間,他目睹了家鄉許多孩童的急迫需要,知道自己應該給予協助。於是,他打算回到美國完成學業,積存一大筆錢,然後再回去印度幫助他們。

當他仍在印度時,他讀到雅各書2章14節說:「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接著,他聽到附近有個小女孩哭著對母親說:「但是媽媽,我現在好餓!」這令他想起小時候常飢餓難耐,甚至在垃圾桶翻找食物的景況。湯瑪士知道自己不能等到幾年後才提供幫助,他決定:「我現在就要開始!」

如今,他創建的孤兒院住了50名孩童,他們衣食無缺,並且可以受教育,學習認識耶穌。這些人得幫助,都是因為湯瑪士清楚知道上帝要他做的事之後,立即採取行動。

雅各的話也同樣是對我們說的。相信耶穌基督確實讓我們得著極大的益處,就是能與上帝建立關係、有豐盛的生命,以及擁有未來的盼望。但如果我們沒有向人伸出援手,沒有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這些益處對其他人有什麼幫助呢?你是否聽見有人正哭著說:「我現在好餓!」

— 白德夫

喔,主啊,求祢指引我的腳步,
順從祢的帶領,採取實際的行動,
幫助有需要的人。謝謝祢讓我能參與祢的工作。


周遭有什麼事令你有所感觸?即使看似微不足道,你可以如何幫助人呢?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使徒行傳10章24-48節


靈命日糧 : 戴上新眼鏡

讀經: 出埃及記25章31-40節


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馬書1章20節


我18歲時視力便開始模糊,但我根本不想配戴眼鏡。記得那時父親說:「看到樹上的每片葉子,總比只看到一片矇矓的綠色更好!」父親說得對極了。戴上了眼鏡後,讓我清楚看見一切事物,使朦朧化為美麗!

在讀聖經時,有些書卷讀起來就像我沒有戴眼鏡看樹木一樣,模模糊糊,沒什麼好看。然而若關注其中的細節,必能從這些看似沉悶的經文中,發現美麗之處。

當我讀出埃及記時,就有如此的經歷。經文記載上帝指示以色列民建造會幕,搭建祂在百姓中暫時的居所,那些沉悶的細節就像模糊的影像。但25章的結尾讓我特別留意,這裡上帝指示摩西如何製造燈臺,上帝說這燈臺「要用精金」錘成,包括燈座和燈柱,以及形狀像花的油杯、花苞和花瓣(31節)。燈臺上的四個杯「形狀像杏花」(34節)。

杏花何等美麗,上帝竟將這自然之美融入祂的會幕中!

保羅說,「上帝的永能和神性」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馬書1章20節)。有時我們需要透過新的眼鏡,才能從上帝的創造和看似無趣的經文中,看見上帝的榮美。

— 施竹俐

你如何以新的眼光讀聖經,好看見上帝的榮美?
上帝創造美好的一切,如何吸引你更親近祂?


清楚看見聖經的細節,發現其中之美。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吃飽了!

讀經: 箴言27章1-10節


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箴言27章7節


記得在某一年的假期,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一間水族館。館方特別預備了一個水池,讓參觀者可以親手摸摸小鯊魚。我的孩子們非常興奮,但我卻有點緊張不安。我問工作人員說,這些鯊魚會不會突然咬傷人的手指?她說,這些鯊魚都剛剛才被餵飽,而且給了特別多的食物。只要鯊魚不飢餓,牠們就不會咬人。

這些鯊魚的習性使我領悟箴言27章7節所說:「人吃飽了,厭惡蜂房的蜜;人飢餓了,一切苦物都覺甘甜。」飢餓這種內在的空虛感會削弱我們的判斷能力,使我們相信只要能獲得飽足,什麼東西都能吃進口裡,甚至令我們不惜咬別人一口。

然而上帝要我們擁有的生命,並不只是限於獲得飽足。祂要我們的生命充滿基督的愛,行事為人流露出從祂而來的平靜安穩。每當想到上帝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會讓我們的信心更堅定,使我們在面對生命中各種吸引人的「甜點」,如成就、財富和人際關係的時候,能做出正確的取捨。

只有與耶穌建立關係,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讓我們不僅為了自己,也能為了別人的緣故,緊緊抓住上帝對我們無盡的愛,使我們能被充滿,得著上帝的一切豐盛(以弗所書3章19節)。

— 史珍妮

在生活中,你最渴求的是什麼?
為何沒有任何事物能像耶穌那樣使你得滿足呢?


以耶穌為你生命的糧,你就永不飢餓。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繞道

讀經: 使徒行傳16章6-10節


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使徒行傳16章7節


當我們覺得上帝已經開路給我們機會去服事他人時,結果得到的答案卻是「不」或「不是現在」,相信我們都會感到挫敗和難過。記得多年前,在我事奉的初期,曾經遇到兩個新的事奉機會。當時,我認為自己的恩賜和能力符合教會的需要,但最後這兩道門都關了。經歷兩次的失望之後,另一個服事的職分出現了,我終於獲選任職,走上13年牧養事奉之路,讓我有機會影響許多人的生命。

在使徒行傳16章,上帝兩次讓保羅和他的同工們繞道而行。起初,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6節),後來「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7節)。那時,他們並不明白上帝另有計畫,不知道上帝對祂的工作和僕人有最恰當的安排。上帝只是對他們所定的計畫說「不」,要他們完全聽憑上帝的帶領(9-10節)。

如果失去了機會,有誰不會感到難過呢?我們都曾因沒有得到某份工作、某個事奉機會,或調遷的計畫告吹而感到傷心失望。開始時我們會覺得那是莫大的損失,但時間卻往往證明,這樣的「繞道」其實是上帝的奇妙安排,讓我們能前往祂要我們去的地方,我們都當心懷感恩。

— 簡恩德

天父,我讚美祢,因祢滿有智慧,
知道如何為我的生命制定最好的計畫。
感謝祢讓我在繞道時蒙祢保守。


你曾因失去而難過,但後來卻為此感恩嗎?這些處境如何幫助你更信靠上帝?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