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禁食

讀經: 撒迦利亞書7章1-10節


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所以你們要喜愛誠實與和平。-撒迦利亞書8章19節


飢餓的痛苦啃蝕我的神經,我聽從屬靈導師的建議,以禁食的方式全心仰望上帝。但隨著時間緩慢地流逝,我不禁思想:耶穌怎麼能禁食四十天?我苦苦地努力倚靠聖靈,好獲得平靜、力量和耐心,特別是耐心。

如果身體狀況許可,禁食可以讓我們明白靈糧的重要性。就像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然而,我卻親身瞭解一件事:禁食本身並不一定能讓我們更接近上帝!

上帝曾透過先知撒迦利亞告訴以色列民,他們的禁食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對窮人和孤兒寡婦毫無憐憫之心。上帝質問說:「你們⋯⋯豈是真的向我禁食嗎?」(撒迦利亞書7章5節,和合本修訂版)

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質問,表明問題關鍵不在肚腹,而在於他們冷漠的心。他們因為繼續貪圖私利,以致無法貼近上帝的心。所以上帝勸勉他們:「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9-10節)

所有的屬靈操練都是要讓我們能更親近耶穌。我們愈像祂,就愈能愛祂所愛的人。

— 葛庭墨

上帝啊,我總是想追求自己的快樂,看重別人的認可。
求祢讓我能服事人,使我的生命能討祢喜悅。


上帝如何用屬靈操練擊碎我們心中的硬土?最近有什麼幫助了你與耶穌更親近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6-18章;約翰福音7章28-52節


靈命日糧 : 奇妙獨特

讀經: 詩篇139篇1-14節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


人類一點都不特別,至少倫敦動物園是這麼認為的。這座動物園在2005年舉辦一場為期四天的展覽,主題為「人在日常生活中」,並透過網路甄選出被「囚禁」的人。園方為讓遊客更認識人類,特別設置解說牌,詳加說明他們的飲食、習慣及可能面對的危害。據該動物園的發言人表示,這場展覽的用意是要凸顯人類並非獨一無二。一名參加者似乎也認同說:「在這裡,他們將人類看成動物,似乎是提醒他們,人類並沒有什麼特別。」

聖經對人類的描述,卻截然不同。正如詩人說:「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人類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

在詩篇139篇,大衛一開始就頌讚上帝對他深切的認識(1-6節),以及上帝每時刻的同在(7-12節)。上帝像編織的巧匠,細膩地塑造大衛身體內外的構造(13-14節),並使他成為有生命的人,賜他屬靈的生命能與上帝契合。大衛思想上帝手中的工作,不禁以敬畏、驚歎與頌讚來回應上帝(14節)。

人類是獨特的。上帝創造我們為奇妙獨特,並使我們能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是上帝慈愛雙手的創造物,願我們也能像大衛一樣,向上帝獻上讚美。

— 魏馬文

當你知道人類受造奇妙可畏,
你對生命的看法會有何不同?


上帝創造人類,讓我們能像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 出路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45-53節


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約翰福音11章53節


偵探小說家克莉絲蒂所寫的《怪鐘》一書中,描述一群反派角色犯下連環殺人案。其實他們原本只是想對付一個受害者,後來卻為了掩蓋案情而殺了更多人。其中一個共謀者在面對質問時坦承:「我們本來只想殺一個人。」

正如這故事中的密謀殺人者,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也組織了陰謀集團。在耶穌使拉撒路復活之後(約翰福音11章38-44節),宗教領袖便召開緊急會議,共謀策劃殺害耶穌(45-53節)。耶穌死後,他們並沒有收手。在耶穌復活後,他們捏造門徒偷走屍體的謊言(馬太福音28章12-15節),接著還大肆逼迫耶穌的跟隨者(使徒行傳7章57節-8章3節)。這場宗教密謀原是針對一個人,目的是為了所謂的「社會安定」,最後卻需要以謊言來掩蓋事實,欺騙大眾,還讓許多人犧牲性命。

罪惡會使我們泥足深陷,跌入無底深淵,但上帝卻早已為我們預備一條出路。大祭司該亞法說:「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約翰福音11章50節),其實他說這話時,並不明白其中重要的真理。這群宗教領袖的密謀,促成了上帝的救贖計畫。

耶穌能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掌控,你是否已經接受了祂所預備的出路及祂所賜的自由呢?

— 葉芮敏

你所走的哪一條路會使你遠離上帝?
上帝賜下真自由,今天你要向祂承認什麼罪呢?


給罪惡留地步,生命就會逐漸被吞噬。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


靈命日糧 : 彎曲的尖塔

讀經: 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原來教堂彎曲的尖塔會令人緊張。最近我們去拜訪一些朋友時,他們提到一場猛烈的暴風,導致他們教堂高聳的尖塔彎曲了,也引發了一陣恐慌。

後來教會儘速修復了教堂彎曲的尖塔,但這幅畫面卻讓我聯想到,教會在別人眼中理當是盡善盡美的,哪能讓人看到自己彎曲的一面呢?

然而,在這墮落破碎的世界,我們都是「彎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我們很想遮掩自己軟弱的一面,但聖經卻鼓勵我們反其道而行。例如在哥林多後書12章,保羅提到,他自己也面對軟弱,他將之形容為身上的「一根刺」(7節)。然而,正因我們軟弱,基督才得以展現祂的大能。耶穌告訴保羅:「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9節)。保羅總結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10節)

或許,我們並不喜歡自己的缺點,但若將其掩蓋,等於是拒絕讓耶穌的大能在這些不完美的部分動工。當我們邀請耶穌進入生命中彎曲的部分,祂就會以人力所不能及的方式,溫柔地修復、拯救我們。

— 何安德

你生命中有哪些「彎曲」的部分?
上帝如何在你不完美的部分動工呢?


讓耶穌來修復你的不完美。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