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來到我這裡

讀經: 以賽亞書55章1-6節


當側耳而聽,來到我這裡;要聽,就必存活。-以賽亞書55章3節,和合本修訂版


我從我家後院的葡萄木樁籬笆探頭往外看,看見許多人在慢跑、健走、散步,或沿著我家後面的公園步道繞行。不禁心想:我以前身強體壯的時候也是這樣。接著,一股不滿足的情緒淹沒了我。

不久之後,我偶然讀到以賽亞書55章1節:「來!你們所有乾渴的,都當來到水邊」(和合本修訂版)。我再度領悟到,不滿足(乾渴)是人生常態,毫無例外。生活中沒有任何事,甚至是美好的事,可以令我們完全得著滿足。就算我像雪巴人(登山嚮導)一樣有強健的雙腿,定然還會有其他事情讓我不滿。

在我們所處的社會中,常會聽到人們說,要獲得快樂和滿足,只要做某件事、買某些物品、穿某件衣服、噴灑某些東西、塗抹某種面霜,或開某款車子,但其實這些都是謊言。不管我們怎麼做,都不可能從今生今世所得之物,獲得完全的滿足。

以賽亞邀請我們一次又一次來親近上帝,傾聽上帝對我們所說的話。上帝說了什麼呢?祂會將應許給大衛那永遠信實的愛(3節),同樣賜給我們。我們都能來到上帝那裡。

— 羅大衛

主啊,除祢以外,沒有別的源頭能解我心乾渴,
唯有祢是無窮的寶泉,活水湧流!其他河流全都乾涸。


你對哪方面感到不滿足?知道上帝是信實的,對你有什麼幫助?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21-22章;路加福音23章26-56節


靈命日糧 : 禱告極重要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


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你們也要一同用祈禱來幫助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和合本修訂版


那是很尋常的一天,跟平常沒兩樣,但結果卻成了一場夢魘。艾絲特和其他數百名女性被一個聖戰組織從寄宿學校擄去。一個月後,所有人都被釋放,除了艾絲特以外,因為她拒絕背棄基督信仰。我和朋友讀到她和許多人因信仰遭受迫害,我們的心都深受感動,很想為她們做點什麼,但是能做些什麼呢?

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提到自己在亞洲地區遭遇的患難。當時他和同工們遭受嚴酷的逼迫,「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哥林多後書1章8節),但保羅卻因信徒的代禱得到幫助(11節)。雖然哥林多教會離保羅甚遠,但他們仍能為他禱告,上帝也垂聽他們的祈求。其中蘊藏的驚人奧秘就是:這位至高者能用我們的禱告,完成祂的旨意。這正是祂賜給我們的殊榮!

今天,我們可以關心那些因信仰而遭逼迫的主內弟兄姐妹。他們因信基督而被排擠、欺壓、毆打、凌虐,有時甚至遭到殺害,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禱告。讓我們繼續為他們祈求,好叫他們能持守對耶穌的信心,經歷上帝的安慰和鼓勵,並因盼望而勇敢剛強。

— 謝葆芳

本週你要為誰提名代禱?
你為信仰遭逼迫的時候,
何時經歷上帝的信實呢?


在禱告中,我們降服於上帝的大能。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9-20章;路加福音23章1-25節


靈命日糧 : 不只是等候

讀經: 使徒行傳1章4-11節


[耶穌]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使徒行傳1章4節


一名女司機被控魯莽駕駛。她的車子行駛在一輛校車後面,當校車靠站讓學生下車的時候,她因為不想等候,竟然將車子開上人行道以越過校車。

的確,等候會使我們覺得焦躁難耐,但在等待的過程中,還是有許多值得去做、去學習的事。耶穌深知這個道理,所以祂告訴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使徒行傳1章4節),要等候「受聖靈的洗」(5節)。

耶穌升天後,當門徒聚在一間樓房裡時,或許帶著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而且看來他們也明白耶穌所說的等候,並不是坐著乾等。所以他們花時間禱告(14節),還選出新的門徒取代猶大(26節)。當他們同心敬拜禱告時,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2章1-4節)。

門徒不只是等候,他們也預備自己。當我們等候上帝時,也不是無所事事,或不耐煩地輕率行動。在等候上帝動工時,我們可以禱告敬拜上帝,並且享受弟兄姐妹的團契。等待就是讓我們的身心靈,為即將來臨的一切做好準備。

當上帝要我們等候時,我們應當興奮雀躍,因為知道我們能夠信靠祂,並且相信祂為你我所定的計畫!

— 陳鍾華

上帝,當我失去耐心時,求祢提醒我,等候不是浪費時間,
而是讓我明白祢在我生命中慈愛的作為。


耐心等候,預備自己。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6-18章;路加福音22章47-71節


靈命日糧 : 我的鄰舍

讀經: 路加福音10章25-37節


要愛人如己。-馬可福音12章31節


在2017年夏天,哈維颶風重創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造成多人傷亡和財物損失。許多人都為流離失所的災民,提供食物、飲水、衣物和居所。

馬里蘭州一間鋼琴店的老闆迪恩.卡萊默(Dean Kramer)也想盡一己之力。他認為對於這些失去一切的人,音樂有助於治療創傷和恢復生活常態。因此他和員工翻新一些二手鋼琴,並詢問哪裡最需要幫助。隔年春天,卡萊默和妻子路易絲長途跋涉,開著一輛載滿鋼琴的卡車前往德州休士頓。他們將鋼琴免費送給災區的家庭、教會和學校,收到的人都滿心感激。

有時我們以為,鄰舍是指住在附近的人,或者至少是我們認識的人。但在路加福音10章,耶穌透過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教導我們對鄰舍的愛不該設限。就如好撒馬利亞人慷慨幫助受傷的陌生人,即使這受傷的陌生人是與撒馬利亞人不和的猶太人(25-37節)。

當有人問卡萊默為何要免費贈送鋼琴時,他解釋說:「我們領受了要愛鄰舍的教導。」的確,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上帝和我們的鄰舍,「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章31節)。

— 凱辛蒂

天父,求祢讓我的眼目超越疆界和藩籬,
將每個人都視為我的鄰舍,
遵從祢的教導,慷慨地愛人。


有什麼限制了你對「鄰舍」的理解?上帝如何感動你擴張「鄰舍」的範圍?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4-15章;路加福音22章21-4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