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恆切禱告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1-8節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4章2節


朋友凱文含著眼淚,遞給我妻子卡莉一張紙條。他知道卡莉和我一直為我們的女兒禱告,希望她能回轉歸向耶穌。凱文說:「這張紙條是在我母親過世後,我從她的聖經中找到的。我希望你們能藉此得到鼓勵。」紙條上的第一行寫著:「為我兒凱文禱告」,然後下面是他母親祈求他能得救的禱文。

凱文說:「現在我把這張紙條夾在聖經裡面,時常帶在身邊。我母親為我能蒙恩得救禱告了超過三十五年,過去我離上帝很遠,但現在我是個基督徒了。」他看著我們,淚中帶笑地說:「不管要花多長的時間,絕對不要放棄為你們的女兒禱告。」

他鼓勵的話語,讓我想到在路加福音中,耶穌提到禱告時說了一個比喻,路加如此記載:「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音18章1節)

在耶穌所講的這個比喻中,祂做了對比,一個是因為不願意被打擾而不得不回應請求的「不義之官」(6節),另一位則是深切關心我們,要我們到祂面前的完美天父。當我們知道上帝歡迎我們向祂禱告,而且祂也隨時樂意垂聽,怎能叫我們不深受激勵呢?

— 龐雅各

阿爸天父,感謝祢,因為無論大事、小事,
在祢沒有難成的事。求祢幫助我,
能恆切地為那些還不認識祢的人禱告!


你常為誰能蒙恩得救禱告呢?別人的禱告蒙應允,對你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13章;路加福音22章1-20節


靈命日糧 : 聖經的處方

讀經: 箴言17章19-22節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章22節


志偉和秀婷特意每個星期都安排一個晚上,與他們四個學齡的孩子一起來個「笑話之夜」。每個孩子都會將那一週讀到、聽到(或自己編)的笑話,在晚餐時與家人分享,這樣的傳統讓用餐時光充滿了快樂的回憶。志偉和秀婷甚至注意到,孩子們因歡笑而更加健康,面對困難時也能很快就振作起來。

關於餐桌上歡樂對話的益處,魯益師也曾寫道:「在日光之下,沒有什麼比家人在吃飯時一同歡笑更好的事了。」

培養喜樂的心是有智慧的,如箴言17章22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提供了一個促進健康的治療「處方」,就是讓喜樂充滿我們的心。這確實是花費極少,卻有極大效果的良藥。

我們都需要這份聖經提到的處方。當我們帶著喜樂的心與人談話,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看待各種分歧;也讓我們在面對學校考試或工作的壓力時,仍經歷平安。家庭或朋友間的歡笑,能創建彼此瞭解、感受到被愛的安全氛圍。

你是否需要在生活中注入更多歡笑,作為心靈的良藥呢?別忘了,你能從聖經得著激勵,培養一顆喜樂的心。

— 夏莉珊

全能的上帝,謝謝祢賜下喜樂充滿我們的心。
感謝祢,即便在困難的時刻,
祢仍應許要使我們的心與口充滿歡笑。


保持開朗如何幫助你面對挑戰?對你而言,何謂充滿主的喜樂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0-11章;路加福音21章20-38節


靈命日糧 : 聖徒與罪人

讀經: 路加福音22章54-62節


[耶穌]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對耶穌說﹕「主啊,祢是無所不知的,祢知道我愛祢。」-約翰福音21章17節


在像施洗約翰那樣到曠野生活之前,埃及的馬利亞(公元344-421年)年輕時荒淫糜爛,誘惑異性,追求不當的快樂。在放蕩罪惡的生涯達到巔峰時,她前往耶路撒冷試圖引誘那些朝聖者。結果卻出人意表,她開始深切反省自己的罪,而後在曠野過著悔改和與世隔絕的生活。馬利亞徹底的改變,說明上帝恩典的浩大,以及十字架使人改變的大能。

門徒彼得在三次不認主的幾個小時之前,曾宣稱自己願意為耶穌而死(路加福音22章33節)。結果耶穌預言彼得三次不認祂的事應驗了,這對彼得是一個沉重的打擊(61-62節)。耶穌受難復活後向門徒顯現時,彼得正和其他門徒一起捕魚(約翰福音21章1-3節)。耶穌讓彼得三次宣告對祂的愛,以挽回他的三次不認主。在彼得每一次的宣告中,耶穌都吩咐他要餵養祂的百姓(15-17節)。這份出人意外的恩典,讓彼得在建造教會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最終更為基督獻上自己的生命。

即使我們的生命故事是從一連串的失敗和挫折開始,但因著上帝的恩典,總能譜寫出不同的結局。上帝滿有恩典,祂拯救並改變了我們。

— 葉芮敏

上帝的恩典讓你在哪方面有所改變?
你如何以所領受的恩典待人呢?


上帝的恩典讓我們從罪人變為聖徒。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8-9章;路加福音21章1-19節


靈命日糧 : 生命的試煉

讀經: 約伯記12章13-25節


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知識。-約伯記12章13節


我朋友的父親被確診罹患癌症,但他在化療期間成為基督徒,而他的癌細胞也消失了。可惜18個月後他的癌症復發,情況比之前更嚴重。面對癌症復發的事實,他和妻子雖然有擔憂也有疑問,但因為他們在首次病發時,經歷到上帝大能的看顧,所以他們仍忠心地信靠上帝。

有時我們無法理解為何要經歷試煉,正如約伯也曾面臨可怕且無法解釋的痛苦與損失。儘管他也有許多疑問,但在約伯記12章,他仍宣告上帝是全能的:「祂拆毀的」,人就不能再建造(14節);「在祂有能力和智慧」(16節);「祂使邦國興旺而又毀滅」(23節)。約伯列出許多上帝的作為,但並沒有提到上帝為何使人受到試煉,也未提及上帝為何允許苦難發生。縱然約伯無法得到答案,但他依然滿有信心地說:「在上帝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知識。」(13節)

我們或許不能明白,上帝為何要讓我們面對某些艱難,但仍可以學習我朋友的父母那樣信靠祂。上帝愛我們,眷顧我們,我們的一切都在祂手中(10節;彼得前書5章7節)。上帝滿有智慧、權能和知識!

— 施竹俐

主啊,當我不明白祢的作為時,
求祢幫助我仍然信靠祢。
感謝祢,用祢慈愛的雙手懷抱著我。


你正面對什麼難處?知道上帝的同在如何幫助你呢?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6-7章;路加福音20章27-4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