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互相幫助
![]()
讀經:
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哥林多前書12章25節
一天深夜,肯亞的一個大象保護區接到一通電話,說有一頭小象掉進了井裡。當救難人員抵達現場時,只聽見小象絕望的哭叫聲迴盪在黑暗中,他們還發現這頭小象的鼻子有三分之二已經被鬣狗咬斷了。他們將小象救起送入保護區後,幫牠取名為「隆咕嚕」,意思是「被切掉」。雖然隆咕嚕只有三分之一的象鼻,但牠的傷口已經痊癒,而且還被保護區內的象群所接納。大象天生就知道牠們需要彼此,所以牠們會互相幫助。
在哥林多前書12章,使徒保羅強調,我們這些信徒都是基督的身體,而這身體中的各個肢體要互相幫助。保羅以人的身體以及其各個部位作為比喻,說明上帝要祂的子民接納所有人的所有恩賜,因為基督的身體需要不同的人和恩賜以發揮作用(12-26節)。接著,使徒保羅提到如何在這多元化的身體中實現合一:「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24-25節)
不論我們是強或是弱,是優秀或是平庸,讓我們都彼此相顧,互相幫助。如同象群一樣,我們也需要彼此。
— 莫麗莎
今天,你要如何幫助主內弟兄姐妹?
上帝啊,請幫助我明白在基督身體中各肢體的重要性,並指示我應該如何接受與給予他人幫助,好讓我能與其他肢體一起成長,一起變得更剛強。
靈命日糧 : 繼承
![]()
讀經:
雖然那承受產業的是整個產業的主人,但在未成年的時候卻與奴隸毫無分別。—加拉太書4章1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雅芳的父母不幸因車禍喪生之後,雅芳繼承了一大筆的房地產投資組合。同時她還得知,原來她父母已經將這筆資產交付信託公司。目前她只能動用足夠支付大學學費的金額,而其餘的部分要等她年齡稍長一些才能動用。雅芳原本頗感失望,但後來她瞭解到父母的明智之處,他們的謹慎規劃讓她能在適當的時候一步步地繼承這筆龐大的遺產。
在加拉太書4章,保羅說明以色列人繼承上帝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也是類似的情況。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是要賜福給他,而割禮就是立約的記號(參見創世記17章1-14節),但這記號並非應許。亞伯拉罕的子孫要等候將來一個後裔來實現這應許。以撒的出生預示未來會有一位聖子降生,贖回上帝的子民(加拉太書4章4-5節)。
以色列人像雅芳一樣,必須要等到「他父親預定的時候」(2節),才能承受全部的產業。他們想要立刻擁有的一切,等到上帝預定的時候,也就是耶穌受死、被埋葬、復活之時就能得到。此後所有相信基督的人不再是罪的奴僕,而是上帝的兒女(7節)。上帝另立了新約,使我們得以來到祂面前,能稱祂為「阿爸,父!」(6節)
— 陸明德
知道上帝是你的天父,意味著什麼呢?
慈愛的天父,謝謝祢賜下祢的愛子,
來解決全人類罪的問題。
靈命日糧 : 同心同工
![]()
讀經:
我們修造城牆,整個城牆就連接起來,到一半高,因為百姓一心做工。—尼希米記4章6節,和合本修訂版
我們與短宣隊前往巴西,在亞馬遜叢林裡幫忙建造一間教堂。我們在已經打好的地基上,像組裝巨型樂高積木一樣,組裝起教堂的各個部分:支撐柱、混凝土牆、窗戶、屋頂上的鋼梁和瓦片,然後粉刷牆壁。
因為那時是季風季節,所以有些人擔心我們會受大雨影響而不能及時完工。但感謝上帝的恩典,大雨遲遲沒有到來。在一些當地人的援助下,我們克服了各種阻礙,以破紀錄的超短時間完成建築工程。
當尼希米與一群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歸回,要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他們面臨了許多攔阻。敵人發現他們正在修造城牆就非常憤怒,對他們譏笑羞辱(尼希米記4章1-3節)。但尼希米向上帝禱告,並與他的族人一起努力,繼續「修造城牆,整個城牆就連接起來,到一半高,因為百姓一心做工」(6節,和合本修訂版)。當仇敵威脅要攻擊他們時,以色列人向上帝禱告,他們還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7-23節)。最後,他們只用了52天就重建了城牆。
有時我們會肩負艱鉅的任務,執行的過程中會遇到攔阻,而我們與主內弟兄姐妹也可能會失去盼望。然而,若我們倚靠上帝的幫助,危機能轉變成得勝的契機。讓我們相信上帝能延遲暴雨,並倚靠祂去克服萬難。
— 高言曦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竭力與主內弟兄姐妹同心同工。
靈命日糧 : 你要休息
![]()
讀經:
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路加福音10章41節
幾年前,一份研究分析指出,青少年得憂鬱症與他們每晚睡眠的多寡有關。一名年輕女子讀了那份研究報告之後,提出她的看法:「我似乎從來不知什麼時候該停下來,我將自己逼得太緊了,以致因睡眠不足與壓力過大而生病。」接著,她說自己想知道,要如何管理好時間以榮耀上帝。忙碌與成果有什麼關聯?
雖然忙碌並不一定代表有效益、有忠心或有成果,但是我們常常認為必須忙個不停。路加福音10章41節記載,耶穌溫柔地提醒馬大,她「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她妹妹馬利亞卻做了更好的選擇,就是像門徒一樣「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39節)。
雖然我們渴望服事基督,但我們是否做得太多,以為我們做得越多,祂就會越注意我們?歌羅西書3章17節說:「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要奉祂的名,讓自己忙得筋疲力盡。詩篇46篇10節也提醒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讓我們花點時間放慢腳步,花時間與基督親近,而不是只專注在自己的待辦事項。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心靈的安息」(馬太福音11章29節,新譯本)。
— 賀貝倫
你如何倚靠耶穌心得安息,完成祂要你去做的事?
親愛的耶穌,請幫助我以休息取代忙碌,
好讓我能知道祢是上帝,活出多結果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