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注意!

讀經: 彼得前書5章6-11節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章8節


我在美國溫暖的南部城市長大,所以搬到北部的城市之後,我曾花了一段時間,學習如何在大雪紛飛的漫長冬季裡安全駕駛。記得在那裡的第一個冬天,我就曾三度受困在雪堆裡!但練習了幾年之後,我已經可以輕鬆舒適地在這種嚴寒的雪季開車了。事實上,有一天我駕著車子,因為太舒適而放鬆了警戒,沒有注意到路上有透明薄冰,結果車子打滑,撞到路旁的一根電話線杆!

還好沒有人受傷,而我也在那天學到寶貴的一課。我開始明白,輕鬆舒適會帶來極大的危險。在舒適的環境下,我不再謹慎小心,而是進入「自動駕駛」的狀態。

我們信仰的旅程也同樣需要保持警醒。彼得曾警告信徒切勿放蕩無度、虛擲生命,而是要「謹守、警醒」(彼得前書5章8節)。魔鬼總是積極地試圖引誘我們,所以我們當積極地以信心抵抗誘惑,並且站立得穩(9節)。但我們不必靠自己苦苦掙扎,因上帝已經應許,在一切的苦難中,祂必與我們同在,最後也將成全、堅固,且賜力量給我們(10節)。靠著上帝的大能,我們能學習謹慎、警醒地抵擋罪惡,並緊緊跟隨祂。

— 畢愛敏

天父,求祢使我的屬靈生命不致懶散安逸。
幫助我保持謹慎和警醒,好讓我可以抵抗誘惑試探!


你在哪方面需要更謹慎呢?在跟隨耶穌時,你要如何時時保持警醒?



全年讀經:
路得記1-4章;路加福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 情景意識

讀經: 腓立比書1章3-11節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腓立比書1章9節


記得有一年的聖誕假期,我們一家五口剛好在羅馬遊玩。那種人潮洶湧、萬頭鑽動的景象,我總算見識到了。當我們一家穿過層層人群,要到梵蒂岡和競技場等景點時,我一再跟孩子們強調,要時時有「情景意識」:注意你在哪裡,誰在你身邊,還有身旁發生了什麼事。在現今這個時代,無論在家或在外都不那麼安全,尤其是孩子們(成人也不例外)總是盯著手機,或是戴著耳機聽音樂,就更加容易忽略周遭的環境。

情景意識。這是在腓立比書1章9-11節中,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期盼。他希望信徒能在各方面都能有所覺察,不斷增強對人物、事件、地點的洞察力。但保羅的期盼並不是為了個人的安全,而是為了更遠大的目標。他乃是希望信徒領受了基督的愛,能成為上帝的好管家,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並靠著耶穌基督結出聖靈的果子。這種生活方式,乃是因為意識到上帝(人物)活在我們的生命中;祂喜悅我們越來越倚靠祂(事件);祂在我們心中湧流的大愛,讓我們能隨時隨地(地點)與人分享。

— 博約翰

天父啊,求祢喚醒我們的心。
幫助我們時時省察自己的生命,
也讓我們能關注身邊的人,
好叫祢的愛能在我們心中日益增長。


時時觀察周遭,把握機會把愛傳給人。



全年讀經:
士師記19-21章;路加福音7章31-50節


靈命日糧 : 無法解釋的愛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31-35節


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我們參加的小教會人數不多,但關係密切。會友們在我兒子六歲生日時給了他一個驚喜。他們用氣球佈置了主日學教室,還準備蛋糕放在小桌子上。當兒子一打開門,大家便一起對他大喊:「生日快樂!」

在我分蛋糕時,兒子低聲對我說:「媽媽,為什麼他們都這麼愛我?」我也有同樣的疑問!這些人只認識我們六個月,但他們對待我們就好像老朋友一樣。

他們對我兒子的愛反映上帝對我們的愛。我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上帝愛我們,但祂卻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我們沒有做任何值得上帝愛我們的事,但祂卻慷慨地愛我們。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8節)。愛是上帝的一個特質。

上帝深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能愛人。耶穌告訴門徒:「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章34-35節)

這個小教會的會友愛我們,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上帝的愛。因著這份愛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我們就能知道他們是耶穌的門徒。我們無法完全理解上帝的愛,但當我們以上帝的愛待人,就能為這份無法解釋的愛做充分的註解。

— 歐凱拉

最近,有誰讓你經歷了上帝的愛嗎?
今天,你要以什麼方式來彰顯上帝的愛呢?


上帝先愛我們,我們便能愛他人。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 : 屬於上帝

讀經: 歷代志上29章6-16節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篇1節


我們坐在飯桌前,朋友傑福為午餐作謝飯禱告,他說:「天父,感謝祢讓我們能呼吸祢的空氣,享用祢的飲食。」傑福正面臨失業,但他發自內心地信靠上帝,並且認識到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上帝,這讓我十分感動。我不禁思想:我是否真的明白,即便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也都屬乎上帝,是祂讓我使用這一切?

當大衛王接受以色列民為將要在耶路撒冷建造的聖殿而獻上禮物時,他如此禱告說:「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祢而來,我們把從祢而得的獻給祢!」接著他又強調一切都是屬於上帝的(歷代志上29章14、16節)。

聖經告訴我們,即使是「得貨財的力量」和謀生的能力都是出於上帝(申命記8章18節)。若我們明白所擁有的都是屬於上帝的,便能激勵我們不再緊握世上的事物,帶著感恩的心領受每天所得的恩典,並且放寬心胸樂意與人分享。

上帝確實是慷慨的供應者,祂深愛著我們,甚至願意「為我們眾人」捨棄了祂的兒子(羅馬書8章32節)。既然上帝賜給我們如此豐盛的恩典,就讓我們為所有大小事情,真心向上帝獻上感恩。

— 龐雅各

今天上帝供應了些什麼,是你可以獻上感謝的?
這如何讓你知道所有的恩典都是從上帝而來的呢?


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屬於上帝。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