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摒除噪音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9-13節


火後有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2節


在幾年前,有位大學校長建議學生們「關掉電源」一個晚上,與她一起參加崇拜。學生們勉強同意了,百般不願地把手機放在一旁,進到禮拜堂。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他們安靜地坐著,聆聽詩歌和禱告的聲音。過後,有位參加崇拜的學生如此描述那次的體驗:「這是一個讓人安靜下來的絕佳機會,是讓人摒除額外噪音的地方。」

有時候,我們實在無法逃避「額外噪音」。我們的內心和外在世界的喧嚷,足以讓人震耳欲聾。然而,當我們願意「關掉電源」安靜下來,就能開始瞭解為何詩人提醒我們要休息,因為這讓我們知道祂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在列王紀上19章,我們也發現,先知以利亞並不是在烈風、地震或火焰中尋見上帝(9-13節),他乃是聽見了上帝微小的聲音(12節)。

在歡慶的時刻,難免會有額外的噪音。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想必會熱絡、愉快地聊天,享受豐盛的饗宴,發出喧鬧的笑聲,親密地表達關懷。但是我們若在靜謐中敞開心房,便會發現與上帝獨處的時光更加甜蜜。如同以利亞一樣,我們在安靜中更可能遇見上帝。有時候,如果我們用心聆聽,也會聽見那微小的聲音。

— 凱辛蒂

什麼能幫助你在寂靜與獨處中與上帝更親近?
你如何定期「關掉電源」,
讓嘈雜的電子設備和忙亂的心思安靜下來呢?


我們在安靜時,最有可能聽見上帝微小的聲音。



全年讀經:
申命記3-4章;馬可福音10章32-52節


靈命日糧 : 投資回報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17-31節


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祢了。-馬可福音10章28節


在1995年,美國股市投資人的平均獲利高達37.6%,創下歷史新高。但到了2008年,投資人卻慘遭高達37%的虧損。在這些年間,投資報酬率起起伏伏,使股市投資人戰戰兢兢,因為不知他們的投資最後會不會血本無歸。

耶穌告訴跟隨祂的人只管放心,把生命投資在上帝的國度裡,必定會有驚人的回報率。這些人「撇下所有的」來跟從耶穌(馬可福音10章28節)。他們離開家鄉和親人、放棄工作和地位,將生命投資在耶穌身上。他們看到一個有錢人,不願意放棄財富來跟隨耶穌。他們也因此關心自己撇下一切跟隨耶穌會有什麼回報。耶穌就對他們說,凡願意為祂放棄一切的人,「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在來世必得永生」(30節)。如此無與倫比的投資結果,實在遠勝於任何股市投資。

對於這筆「生命的投資」,我們無需擔憂其報酬率,因為投資在上帝的國度裡,保證會得到無可比擬的回報。投資金融市場,我們的目標是獲取最大的金錢回報;但投資在上帝的國度,我們的回報便不是以金錢來衡量,我們得到的是因認識上帝的喜樂,從今時到永遠。願我們都能與人分享這份喜樂!

— 洪可婷

今天你能將什麼「投資」於上帝的國度裡?是你的時間、
才能或財富嗎?在與耶穌的關係中,你如何得著喜樂?


為上帝而活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全年讀經:
申命記1-2章;馬可福音10章1-31節


靈命日糧 : 未被選中

讀經: 使徒行傳1章15-26節


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使徒行傳1章26節


我朋友在臉書上公開貼文說,他完成了一項計畫。許多人都祝賀他,但我卻感到受傷。因為那份計畫原本應該是我的,但我最後卻未被選中,我也不確定到底是為什麼。

可憐的約瑟也未被上帝選中,但相信他知道為何如此。那時,門徒要從約瑟和馬提亞兩人中選一個遞補猶大的缺位。他們禱告說:「主啊,祢知道萬人的心。求祢從這兩個人中,指明祢所揀選的是誰」(使徒行傳1章25節)。然後他們抽籤抽中了馬提亞,上帝藉此讓眾人知道祂的決定(26節)。

當門徒向馬提亞道賀時,不知約瑟心裡是什麼滋味。他如何面對落選呢?他是否感到被厭棄,自哀自憐,甚至遠離他人呢?還是他選擇全然相信上帝,滿心歡喜地擔任輔助的角色呢?

我當然知道哪種選擇最好,但我卻往往會想:沒被選上真丟臉!好吧,既然不選我,那就看看沒有我,你們能做得多好。這樣想或許心裡不那麼難受,但卻極其自私。

聖經再也沒有提及約瑟,所以我們無從得知他的反應,但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如何面對未被選中的窘境。願我們都能謹記,耶穌的國度比個人的成功更重要。無論上帝為我們安排什麼職分,讓我們都能喜樂地參與服事。

— 韋陌格

親愛的天父,只要我能在祢的國度裡參與服事,
無論是在哪裡或做什麼,我都甘心樂意。


未被選中或被遺忘的感受如何呢?你的態度如何妨礙你明白上帝的心意呢?



全年讀經: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


靈命日糧 : 與我們同在

讀經: 馬太福音14章13-21節


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馬太福音14章17節


在超市裡,一位女士正專注地盯著頂層貨架上的各式義大利麵醬料。我站在她身邊有一兩分鐘了,也在看頂層貨架上有沒有合適的醬料。她似乎正為著如何拿到醬料而發愁,完全無視我的存在。以我的身高,要拿頂層的醬料絕對沒問題,但她一點都不高,真的不高。於是,我問她是否需要幫忙,她才大吃一驚地說:「我根本沒看到你站在這裡,太好了,請你幫我拿那一罐。謝謝。」

耶穌的門徒也遇過棘手的問題。他們在偏遠的郊區,面對飢腸轆轆的群眾,天色也越來越暗。於是他們對耶穌說:「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馬太福音14章15節)。當耶穌要他們為眾人預備食物時,他們回答說:「我們這裡只有……」(17節)。他們似乎只專注於自己的缺乏,而忽略了站在他們身邊的耶穌,這位主不僅能將糧食倍增,而且祂自己就是生命的糧。

我們若過於專注眼前的困境,嘗試以自己有限的觀點去解決問題,就很容易忽略那位復活的基督正與我們同在。祂是以馬內利,是與我們同在的上帝,遠至山邊,近至超市,或任何地方,祂都在我們身邊,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 博約翰

你如何更敏銳地察覺到耶穌的同在呢?
以耶穌的眼光看待我們的處境,為何至關重要呢?


不論我們身在何處、面對何種挑戰,名為以馬內利的上帝必與我們同在。



全年讀經:
民數記31-33章;馬可福音9章1-2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