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仍然做王

讀經: 詩篇74篇4-8、12-23節


上帝啊,求祢起來,為自己伸訴。-詩篇74篇22節


在2017年4月的一個主日,埃及有兩處教堂遭到血洗。一則新聞報導稱這天為「數十年來,基督徒死傷最慘重的一天」。這兩起針對主日敬拜者所發動的恐怖攻擊,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根本沒有文字可以形容在聖殿所發生的慘劇。然而,我們可以從其他受過同樣痛苦的人身上找到一些幫助。

當亞薩寫下詩篇74篇時,大多數耶路撒冷的居民已被擄掠或慘遭殺害。他傾洩心中的痛苦,描述聖殿被殘酷的侵略者摧毀,他對上帝說:「祢的敵人在祢會中吼叫;……他們用火焚燒祢的聖所,褻瀆祢名的居所,拆毀到地。」(4、7節)

然而,在艱困的環境中,詩人仍能堅定立穩,這也鼓勵我們可以像他那樣,決意地說:「上帝自古以來為我的王──在地上施行拯救」(12節)。這個真理使亞薩仍能讚美上帝的全能,即使那時百姓似乎尚未得救,他依然禱告說:「求祢顧念所立的約,……不要叫受欺壓的人蒙羞回去;要叫困苦窮乏的人讚美祢的名。」(20-21節)

縱然世界看似沒有公義和憐憫,但上帝的慈愛和大能卻從未縮減。願我們可以像亞薩那樣憑信心說:「上帝為我的王。」

— 葛庭墨

主啊,我們與詩人一同為祢名的榮耀懇切祈求。
求祢顯明祢的能力與憐憫,求祢為自己的名施行公義!


上帝會維護祂的聖名。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希伯來書1章


靈命日糧 : 看看你的城市

讀經: 創世記12章1-3節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章3節


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的一個城市發展集團,以「從我們的角度,看我們的城市」為標語,向人們展現城市未來發展的願景。然而,這個宣傳活動卻突然中斷,因為社區居民發現其中有一個盲點。在這個城市,絕大部分的人口和勞動力都是非洲裔美國人,但是出現在宣傳活動中的招牌、橫幅和廣告牌上的卻都是白種人。

與耶穌同時代的猶太人對未來的願景也有一個盲點。身為亞伯拉罕的後裔,他們自然只注重猶太人的未來。他們不能理解為何耶穌要關心撒馬利亞人和羅馬士兵,或是任何跟猶太人文化、血統、信仰不同的人。

我能理解底特律和耶路撒冷居民的盲點,就像我只看到那些跟我有類似人生經歷的人。然而,上帝卻能在我們的差異中實現祂的合一。或許你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都極其相似。

上帝揀選了沙漠中的游牧人亞伯蘭,將恩福帶給全世界的人(創世記12章1-3節);耶穌也深愛我們所不認識、不喜愛的人。如今,我們一起生活在上帝的憐憫與恩典之中,這位上帝能幫助我們像祂那樣地看待人、看待我們的城市,以及祂的國度。

— 狄馬汀

親愛的天父,求祢開我們的眼睛,
讓我們也關注,那些看似與我們不同其實相同的人。
求祢讓我們看見,自己是何等需要祢的幫助。


各國各族的人都與我們相差無幾。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


靈命日糧 : 擒拿狐狸

讀經: 雅歌2章14-17節


要給我們擒拿狐狸,就是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雅歌2章15節


當我跟一位住在海邊的朋友通電話時,從她那邊不時傳來海鷗的叫聲,令我欣羨不已。她卻回答說:「牠們真是煩人!」對她來說,這些海鷗是日常的禍害。對於住在倫敦的我來說,狐狸也是一樣討厭。我並不覺得狐狸可愛,因為牠們所到之處都留下臭味。

在舊約雅歌這本歌頌愛情的詩集中,也提到了狐狸。雅歌雖是描述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愛情,但有些聖經注釋家認為,這其實是反映上帝和祂子民的關係。新娘叮囑新郎要抓住小狐狸(2章15節),因那些偷吃葡萄的狐狸,可能會毀壞葡萄園。新娘對婚姻生活充滿期待,不希望任何有害的動物破壞她與新郎愛的盟約。

「狐狸」怎麼會破壞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呢?對我來說,這就像答應太多的請求和邀約,使自己忙得不可開交,以致煩躁不安。或是遇到情感上的衝突,讓自己陷入沮喪和惱怒。這些「孤狸」,無論是我開門讓牠進來的,或是牠趁隙而入的,只要我求上帝降低牠們對我的影響,就能感受到上帝的同在與帶領,我也能更信靠、更愛我的上帝。

那你呢?你會如何尋求上帝的幫助,好擺脫那些讓你遠離上帝的事物呢?

— 潘艾梅

天父,祢是全能且良善的,求祢保守我和祢的關係,
挪去一切會讓我遠離祢的事物。


上帝會保守我們和祂之間的關係。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7-29章;提多書3章


靈命日糧 : 愛心疲乏

讀經: 馬太福音9章35-38節


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章36節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所寫的《安妮日記》聞名於世,日記描述她跟家人在二戰期間躲藏兩年的生活點滴。後來,她被關進納粹集中營,與她同在一起的人說:「她從未停止為人流淚!」對所有認識她的人來說,有她在身邊就是一個祝福。因此,有位學者認為,安妮始終未曾「愛心疲乏」,意即她對人沒有失去憐憫的心。

活在痛苦破碎的世界中,會讓人失去憐憫的心。連最有愛心的人也會因太多的苦難而麻木不仁,但耶穌卻並非如此。馬太福音9章35-36節說:「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祂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這世界的苦難不僅限於身體上的痛苦,還包含心靈的傷害。耶穌為了這些需要來到世上,祂也要求信徒與祂同工(37-38節)。祂祈求天父興起更多人,來回應我們周遭人的需要,關心那些孤獨、生病和陷在罪中的人們。願上帝賜給我們一顆像耶穌一樣憐憫人的心,我們也可倚靠聖靈的能力,向那些受苦的人表達耶穌的憐憫與關懷。

— 柯貝爾

天父,求祢赦免我漠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求聖靈加添我力量,使我能按著祢的指引與供應,
來幫助身邊的人。


在充滿痛苦的世界裡,我們可向人展現耶穌的憐憫。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24-26章;提多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