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別像雜草

讀經: 撒母耳記上20章30-34節


於是,約拿單與大衛家結盟。-撒母耳記上20章16節


父親一邊拿鋤頭給我,一邊對我說:「任意滋長的植物就是雜草。」家中的豌豆園冒出一株玉米苗,我雖然想要保留下來,但一生務農的父親卻要我鏟除它。這株玉米苗只會影響豌豆的生長,並奪取豌豆所需的養分。

有時候,人也會像任意滋長的雜草一樣,任意妄為,選擇做一些不符合上帝心意的事。

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就不願意任意妄為。約拿單是王子,理應繼承他父親的王位。但約拿單看見大衛蒙上帝眷顧,也知道他父親內心充滿妒忌和驕傲(撒母耳記上18章12-15節)。所以,約拿單沒有設法保全這不屬於自己的王位,反而成為大衛的密友,甚至還救了大衛的性命(19章1-6節,20章1-4節)。

在有些人的眼中,約拿單做了很大的犧牲。但我們希望將來別人怎麼記念我們呢?是像野心勃勃的掃羅王,緊抓王權卻終究仍失去一切?還是像約拿單保全了大衛的性命,這位耶穌的祖先呢?

上帝的計畫遠比我們的更加周詳。我們若不願聽從上帝的帶領,便有如任意滋長的雜草。但若願接受上帝的引領,便能成為祂園中茂盛生長、結實纍纍的大樹。上帝將選擇權交給我們。

— 葛庭墨

主啊,求祢寬恕我們,因有時我們不順服祢的帶領。
求祢讓我們看見並順從祢的美意。


上帝邀請我們與祂同工。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憐憫勝過審判

讀經: 雅各書2章1-13節


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雅各書2章12節


我的孩子們在年幼時期,常因爭吵而跑來向我告狀。我會將他們個別帶到一旁,讓他們各自說明事情發生的緣由。確定雙方都有過錯之後,我會在談話結束時問他們,要怎樣才是公平和合理地處置對方的行為,他們都會建議要立即處罰對方。出乎孩子們意料的是,我卻用他們自以為對方應得的懲罰來處置他。瞬間,每個孩子都開始哀嚎,因為他們自以為給對方這樣的責罰十分公平,但當相同的懲罰方式加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卻頓時覺得不公平了。

我的孩子們所展現的正是上帝所警誡的「無憐憫的審判」(雅各書2章13節)。雅各提醒我們,上帝不要我們偏袒富有的人或自己存有私心,而是期望我們能愛人如己(8節)。雅各教導我們,不應利用他人來謀得個人的利益,也不該因無法從某些人身上受益就因此輕視他們,而是行事為人當與所蒙的憐憫和赦免相稱,並以恩慈待人。

上帝慷慨地賜下憐憫給我們,在我們與他人相處時,應謹記我們從上帝所得的憐憫,而以憐憫的心對待他人。

— 洪可婷

主啊,祢以寬容憐憫待我,
令我滿心感恩。求祢幫助我,
將對祢的感恩化為對他人的憐憫。


上帝的憐憫激勵我們以恩慈待人。



全年讀經: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靈命日糧 : 繫好安全帶!

讀經: 希伯來書4章11-16節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希伯來書4章16節


當飛機遇到亂流時,我們會聽到廣播:「飛機正通過亂流區,繫好安全帶的指示燈已經開啟。請立刻回到您的座位,將安全帶繫妥。」空服員會給予這樣的預警,是因為乘客若沒有扣好安全帶,可能會在飛機搖晃時受傷。乘客需要在座位上繫好安全帶,才能安然度過亂流區。

很多時候,人生的種種不安景況出現時,都不會有這樣的預警,但慈愛的天父知道我們所面臨的困境,祂關心我們並要我們將一切的掛慮、傷痛、恐懼都交託給祂。聖經告訴我們:「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5-16節)

當人生的亂流來襲,藉由禱告來親近天父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意味著即使面對危機,但只要有祂同在,我們就像是繫好了安全帶,因我們是將掛慮交在比萬有都大的上帝手中。當人生的困境似乎要將我們壓垮時,我們可以禱告,祂必帶領我們平安經過亂流。

— 柯貝爾

親愛天父,有時生活的壓力似乎要將我壓垮,
求祢幫助我,在各樣混亂的時刻中,依然全心信靠祢。
因我深知我的一生有祢看顧。


我們無法預知人生的亂流,但能倚靠深知我們困境的上帝。



全年讀經:
民數記4-6章;馬可福音4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就在你身邊

讀經: 以弗所書3章14-19節


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以弗所書3章16節


我想應該沒有小孩會喜歡蜘蛛,特別在臨睡前,看見房間裡出現了蜘蛛,應該都會感到害怕。一天晚上,我女兒正預備就寢時,發現一隻蜘蛛就在她床邊上。她大聲驚叫:「爸爸,有蜘蛛!」可是,不管我再怎麼找,就是找不到這隻八腳的入侵者。我只好安撫女兒說:「牠不會咬妳啦!」但她根本聽不進去。直到我答應待在她的床鋪旁邊守著她,她才願意躺下睡覺。

女兒進了被窩,我握著她的手,對她說:「我很愛妳,我就在這裡。但妳知道嗎?上帝比爸媽更愛妳,而祂就在妳身邊。當妳害怕的時候,可以隨時向祂禱告喔!」她似乎得到安慰,很快便安然入睡。

雖然,聖經不斷提醒我們,上帝常在我們身邊(詩篇145篇18節;羅馬書8章38-39節;雅各書4章7-8節) ,但有時我們卻不易相信。或許正因如此,使徒保羅會為以弗所的信徒禱告,期盼他們能剛強起來、持守真理(以弗所書3章16節)。保羅深知,當人害怕的時候,往往忘記上帝就在身邊。然而,就像那晚女兒臨睡前,我慈愛地握著她的手一樣,只要透過禱告,你就能知道愛我們的天父也是如此親近。

— 何安德

主啊,感謝祢常與我親近。求祢在我們心中
賜下力量與大能,好讓我們記得祢就在身邊。
祢深愛我們,我們可以隨時向祢呼求。


雖然我們心中懼怕,但上帝就在身邊。



全年讀經:
民數記1-3章;馬可福音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