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愛所有人

讀經: 利未記19章33-34節


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利未記19章34節


我的教會座落在一個大型、開放的廣場中。在只有40公里長、24公里寬的新加坡島上,這樣的場地實在罕見。從前陣子開始,在我國工作的許多外地勞工,每個星期天都會聚集在教會的廣場上野餐。

這件事在我們教會中引起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對這些不速之客可能帶來的髒亂感到苦惱。有些人則將之視為上帝賜下的機會,讓會友不必離開教會範圍,就可以接待這些外地人。

當年以色列百姓一定也面對類似的問題。他們在新的地方定居後,就得思量該如何與其他民族相處。上帝明確地吩咐以色列百姓,要看外邦人如同本國人一樣,並要愛人如己(利未記19章34節)。上帝頒布了許多特別關於外邦人的律例:不可虐待或欺壓寄居的,要憐愛和幫助他們(出埃及記23章9節;申命記10章19節) 。數百年後,耶穌也同樣吩咐我們,要愛我們的鄰舍如同自己(馬可福音12章31節) 。

願我們擁有上帝的心腸能愛人如己,別忘了我們在這世上也是寄居的,而上帝愛我們,視我們為祂的子民。

— 許文榮

天父,祢以祢的形象創造我們每一個人。
願我們能愛那些外地人,
以祢的愛去關心他們。


我們要有上帝的愛,才能去愛他人。



全年讀經:
利未記19-20章;馬太福音27章51-66節


靈命日糧 : 跟隨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19-21節


隨後[以利沙]就起身跟隨以利亞,服事他。-列王紀上19章21節


小時候,我最喜歡參加教會星期天晚上的聚會。因為在聚會中可以聽到宣教士和其他客座講員的分享,他們的信息都會讓我深受激勵。他們願意離開家人、朋友,有時還得要離鄉背井、捨棄財物,或拋棄工作,去到陌生、不熟悉,甚或危險的地方服事上帝。

正如那些宣教士一樣,以利沙也放下許多事物跟隨上帝(列王紀上19章19-21節)。在上帝透過以利亞呼召以利沙之前,我們只知道以利沙是個農夫。當以利沙在田裡耕作的時候,先知以利亞遇見他,並將外衣搭在他身上(象徵他將成為一位先知),呼召他來跟隨。以利沙只要求向父母道別,隨即宰了牛,又焚燒農耕用具,辭別雙親之後,他就起身跟隨以利亞。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得離開至親好友,成為全時間事奉上帝的宣教士,但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跟隨祂,「照主所分給各人的,和上帝所召各人的而行」(哥林多前書7章17節) 。正如我本身的經歷,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是否需要離開家鄉,服事上帝一樣可以是充滿挑戰性和令人振奮的事。

— 柯愛莉

親愛的主,無論祢讓我們身在何處,
或近或遠、在家鄉或在海外,求祢裝備我們,
讓我們成為祢宣教的勇士。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上帝都會教導我們如何事奉祂。



全年讀經:
利未記17-18章;馬太福音27章27-50節


靈命日糧 : 預備地方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14節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14章2節


我有個朋友最近正準備搬家,而且是要搬到離現址1,600公里以外的地方。他們夫妻倆分工合作,以便在短時間內安頓下來。朋友負責將所有的物品分類裝箱,她丈夫則要承擔尋找新居的重責大任。令我感到驚訝的是,朋友沒有事先察看那個社區,也沒有參與尋找新房子,只是專心準備搬家!我問她是怎麼辦到的?她承認這的確不容易,但她完全相信她的丈夫。因為他們相處多年,她深信丈夫瞭解她的喜好和需求。

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時,對他們說,祂將要遭受背叛並要受死。耶穌即將面對祂在世上最黑暗的時刻,門徒也是一樣。耶穌安慰並應許他們,祂將要到天上去為他們預備地方,就像朋友的丈夫先去為家人預備新的居所。當門徒心中存疑,耶穌就要他們思想昔日的教導,以及他們親眼所見的神蹟。雖然耶穌的死亡和離去會令門徒哀傷,但耶穌提醒門徒,祂的話語絕對信實可靠,祂所說的必定應驗。

即便是在我們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仍然可以信靠耶穌,祂會帶領我們前往佳美之地。當我們與祂同行的時候,我們也將會學習越來越相信祂的信實。

— 洪可婷

主,當我對生命感到徬徨、艱辛時,
求祢幫助我倚靠祢。因祢本為良善,並且值得信靠!


上帝會帶領我們走過艱難險阻。



全年讀經:
利未記15-16章;馬太福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祝福盆

讀經: 羅馬書1章1-10節


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腓立比書1章3節


我正在電腦上打字,熟悉的叮鈴聲讓我注意到有一封新的電子郵件。通常我會壓下心中的好奇,不會立即查看每一封郵件。但這封郵件有個吸引人的標題:因你得福。

我迫不及待打開這封郵件,原來是一位遠方的朋友告訴我,她正在為我的家人禱告。她在廚房的餐桌上放了一個「祝福盆」,每個星期她都會在盆裡放一張朋友的家庭合照,並為那個家庭禱告。在信中,她引用了腓立比書1章3節:「我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上帝」,並在字裡行間強調我們是傳福音的夥伴,一起努力傳揚上帝的愛。

這位朋友寄來的這封信,宛如讓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進入我的收件匣一般。我想,第一世紀的信徒收到保羅的感謝函,應該是像我一樣滿心喜樂。保羅似乎都會特意感謝那些和他一同事奉的人,在許多書信中,他都表達了感謝,例如:「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上帝,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羅馬書1章8節)

在第一世紀時,保羅以一封祝禱的感謝函祝福他的同工們。在二十一世紀時,我的朋友藉著「祝福盆」帶給我喜樂。今天,我們如何感謝那些一同服事上帝的人呢?

— 莫麗莎

天父,求祢幫助我們,
記得感謝與我們一起同工的人。


今天你可以感謝誰呢?



全年讀經:
利未記14章;馬太福音26章51-7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