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驕傲

讀經: 箴言16章16-22節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章18節


人們常用「當代傳奇人物」,形容那些在有生之年功成名就、揚名立萬的人。一位打職業棒球的朋友說,他曾見過許多體育界的好手,最後僅成為「當代高傲人物」。驕傲往往會讓我們高舉自己,而謙卑則讓我們更真實地認識自己。

箴言的作者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16章18節)。若用自我標榜的鏡子看自己,只會看到一張扭曲的形象。高舉自己,只是讓自己摔得更重。

從上帝而來的謙卑,是對付驕傲自大的最佳良方。「心裡謙卑與窮乏人來往,強如將擄物與驕傲人同分」(19節)。

耶穌告訴門徒:「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章26-28節)

當成功或有成就的時候,接受讚美和表揚並沒有錯。但真正的挑戰是,我們能否繼續專一跟隨那位呼召我們的主,效法祂那樣心裡柔和謙卑(11章29節)。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耶穌,當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時候,
求祢將祢的謙卑賜給我們,
讓我們的一言一行能榮耀祢的名。


真實的謙卑從上帝而來。



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愛的毛毯

讀經: 約翰福音18章15-18、25-27節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章8節


在《史努比》的連載漫畫中,有個人物名叫奈勒斯·潘貝魯特(Linus Van Pelt)。他很機智又有智慧,但卻缺乏安全感,總是攜帶一條毛毯,有了可以遮蓋的毛毯,他就有安全感。我們都能體會他的感受,因為我們也會恐懼不安。

使徒彼得知道何謂恐懼。耶穌被捕之後,彼得鼓起勇氣跟著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但接著他開始感到恐懼,並撒謊隱藏自己的身分(約翰福音18章15-26節)。彼得雖否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但耶穌仍深愛彼得,最後還將他挽回(21章15-19節)。

彼得在彼得前書4章8節特別強調「愛」,因他曾經歷耶穌的愛。他用「最要緊的是」強調愛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要「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你是否需要「毛毯」遮蓋你的罪呢?我需要。每當我後悔說了或做了一些事,就會因愧疚和羞恥而難過。這時我需要遮蓋,正如在福音書中,耶穌遮蓋了那些覺得羞愧的人。

對基督徒而言,愛就像是一條可以遮蓋人的毛毯,能大方地分送出去,讓他人得到安慰和醫治。我們既接受了耶穌的大愛,就要把愛傳出去。

— 簡恩德

親愛的天父,祢藉著耶穌給我們的愛,
一次次地拯救我們。求祢幫助我,
讓我成為傳揚祢救贖大愛的器皿。


上帝愛我們,讓我們也彼此相愛。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靈命日糧 : 在患難中讚美

讀經: 約伯記1章13-22節


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約伯記2章10節


當母親告訴我:「是癌症。」我想要故作堅強,但眼淚卻忍不住奪眶而出。我實在不想聽到這樣的消息,但這卻是母親第三次罹患癌症。經過一連串的乳房X光和切片檢驗,證實她的腋下長了一個惡性腫瘤。

雖然母親罹患癌症,但她卻反倒來安慰我。她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她說:「我知道上帝永遠以良善待我,祂永遠信實。」即使母親必須面對艱難的手術,以及隨後的電療,她仍確信上帝的同在和信實。

這讓我想到約伯,他失去兒女、財富和健康。然而當他聽聞噩耗之後,他「伏在地上下拜」(約伯記1章20節)。當有人要他咒詛上帝時,他說:「難道我們從上帝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2章10節)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反應啊!雖然過後約伯也發了怨言,但最終他仍承認上帝從未改變。約伯知道上帝依然與他同在,並時刻眷顧著他。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面對困境的第一個反應不會是讚美。有時,我們面對的痛苦實在難以承受,以致我們因驚懼或憤怒而發出怨言。但母親的反應卻提醒我,上帝仍然同在,祂仍是美善的,祂將幫助我們度過每一個難關。

— 華琳妲

親愛的主,求祢讓我預備好,
在面對難關時,仍能開口讚美祢。


雖身陷低谷,仍可舉目仰望主。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馬太福音23章23-39節


靈命日糧 : 聽祂的聲音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25-30節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翰福音10章27節


我父親以前常形容自己說:「一隻耳朵聾了,另一隻也不太靈光。」我的聽力也不好,所以戴了助聽器。

助聽器確實帶給我很大的幫助,但在吵雜的環境卻不然。因為在一片喧鬧聲中,助聽器會接收所有的雜音,以至於我無法聽見坐在我對面的人在說什麼。

我們的文化也是如此:生活中的各種噪音會淹沒上帝細微的聲音。美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曾說:「何處可尋得上帝的話語?何處能聽聞上帝的言語?⋯⋯不在此處,因這裡不夠寧靜。」

幸好我的助聽器可以設定排除背景噪音的功能,使我只接收到我想聽的聲音。同樣地,即使周遭有許多噪音,只要我們靜心地聆聽,還是能聽見上帝「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1-12節) 。

上帝每天都對我們說話,在我們忙碌焦躁和追求慾望的時候,祂會提醒我們;在我們極其悲傷,或我們的喜樂不能滿足時,祂也會安慰我們。

上帝要對我們說的話,都已經寫在聖經裡(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13節) 。當我們閱讀聖經時,就可以聽見祂的聲音。祂對我們的愛難以測度,祂要我們仔細聆聽祂對我們說的話。

— 羅大衛

親愛的主,感謝祢賜下話語。求祢幫助我,
在親近祢的時候,可以聽見祢的聲音。


上帝會透過聖經對我們說話,當花時間聆聽。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