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主同在中

讀經: 詩篇89篇1-17節


知道向祢歡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華啊,他們在祢臉上的光裡行走。-詩篇89篇15節


生活在十七世紀的修士勞倫斯(Brother Lawrence)在修道院的廚房裡工作。每天開始工作前,他會這樣禱告:「我的上帝……求祢讓我時刻與祢同在,當我工作時請幫助我。讓我全心全意地愛祢。」他在工作中時刻與上帝親密交談,聆聽祂的帶領,並把工作獻給祂。即使是最忙碌的時候,他也會用片刻喘息的時間尋求上帝的幫助。無論面對什麼事,他總是祈求上帝,也感受到上帝的愛環繞著他。

如詩篇89篇所說,上帝是那位創造萬物、掌管海洋的造物主,眾天使都敬拜祂。我們最適當的回應,就是全然獻上自己。當我們明白上帝是何等美好時,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會由衷地「終日」敬拜祂(15-16節)。

無論我們是站在店裡或在機場的人龍裡排隊,或是在對方接聽電話前無盡的等待,都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厭煩,但生活中這樣的時刻,或許是讓我們可以稍微喘息,並將這樣的暫停視為學習行走在上帝榮光中的機會(15節)。

那些看似「浪費」生命的時刻,例如花時間等待、臥病在床,或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都可能是讓我們暫停一下,仔細思考如何終日與上帝同在。

— Harold Myra


讓我們時刻活在上帝的同在中。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4章;希伯來書11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求就得著

讀經: 路加福音11章5-13節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路加福音11章13節


在1915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章伯斯到了埃及開羅附近的軍事訓練中心澤圖恩營地,他以基督教青年會的牧師身分來服事不列顛聯邦的士兵。當他舉辦一場週間晚上的崇拜時,佔地不小的基督教青年會屋舍擠滿了400人,為要聽他分享《禱告有什麼好?》。在那之後,每當他單獨和這些在戰亂中尋求上帝的士兵談話時,他總是引用路加福音11章13節勸勉他們:「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

上帝透過祂的兒子耶穌,白白地賜給我們饒恕和盼望,並藉著聖靈永遠住在我們心裡。「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10節)。

1917年11月15日,章伯斯因突發的闌尾破裂而辭世。為了表達對章伯斯的敬意,一位由章伯斯帶領信主的士兵買了塊聖經造型的大理石碑,放在他的墓旁,石碑上的經文正是路加福音11章13節:「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

今日,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上帝所賜的這份奇妙禮物。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所有美好的恩賜都從祢而來。
我們感謝祢賜給我們聖靈,
住在我們裡面,以真理指引我們。


上帝樂意賜下聖靈給每個尋求祂的人。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2章;希伯來書11章1-19節


靈命日糧 : 偉大的愛

讀經: 約翰一書3章1-8節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


我們的孫女莫莉亞只有22個月大,最近我們帶她回家過夜,這是第一次沒有讓她的兩個哥哥一起過來。我們全心全意地愛她與呵護她,並且陪她玩。隔天,當我們送她回到父母身邊,我們說了再見準備走出大門時,她抓起還放在門邊的小背袋,想要跟我們一起回去。

這個畫面現在對我來說仍記憶猶新:莫莉亞包著尿布,穿著兩隻不同的涼鞋,準備再次前往祖父母的家。每次想到這裡,我就不禁莞爾。她如此急切地想跟我們走,希望能再次享受與我們單獨在一起的時光。

雖然我們的孫女還不能清楚地表達,但她能感受到被愛、被珍惜。我們對莫莉亞的愛,就像上帝對祂兒女之愛的縮影。「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

當我們相信並接受耶穌是我們的救主時,我們就成為上帝的兒女,且能明白祂為我們捨命所厚賜的大愛(16節)。我們也會渴望一言一行都能討祂喜悅(6節),並且愛祂,熱切地想單獨跟祂在一起。

— 柯愛莉

親愛的主,謝謝祢這麼愛我們,甚至為我們捨命、復活,
好讓我們可以和祢一起同享永生。
求祢幫助我們,在人群中活出祢的愛。


天父對我們的愛是何等深切!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3-5章;希伯來書10章19-39節


靈命日糧 : 慷慨之舉

讀經: 哥林多後書8章1-9節


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哥林多後書8章7節


雪莉是披薩外送員,一天,當她外送披薩時,意外地發現自己不是到了民宅,而是在一間教堂外面。雪莉帶著疑惑把披薩送進去時,一位牧師出來迎接她。

「妳的生活一直都很艱辛,對嗎?」牧師這樣問她。雪莉承認事實的確如此,於是牧師拿出兩個奉獻袋,裡面裝滿教會會友奉獻的金錢,牧師便把全部的錢都給了雪莉作為小費,共750美元!原來,牧師早已和披薩店談好,要他們派出生活最拮据的員工負責這次的外送。雪莉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現在她終於可以付清一些帳單了。

當耶路撒冷的初代信徒陷入貧困時,也有教會及時伸出援手。雖然這些馬其頓的信徒也有缺乏,但他們卻無私地給予,把奉獻視為一種殊榮(哥林多後書8章1-4節)。保羅以他們的慷慨為榜樣,敦促哥林多教會和你我去效法他們。當我們願用自己的富足供應別人的需要時,我們便反映了耶穌的形象,祂以自己的豐盛,供應我們屬靈生命的貧乏(9節)。

那一天,雪莉把那間教會對她的善舉,告訴了她所有的顧客,並且她也以那間教會為榜樣,將當天所收到的其他小費都捐助給貧窮人。一個慷慨的舉動帶來了漣漪效應,讓基督得到了榮耀!

— 霍薛頓

主啊,有時祢會用令我們驚喜的方式,供應我們的需求。
求祢讓我們也能如此供應別人的需要。


我們的慷慨可扶助貧困,並榮耀主名。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1-2章;希伯來書10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