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供應

讀經: 申命記24章19-22節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箴言12章11節


在我辦公室的窗外,有好幾隻松鼠正忙著在冬季來臨前,把橡子埋藏在既安全又存取方便之處。牠們竄進竄出的情景把我逗樂了。一整群的鹿經過我家後院都可以悄然無聲,但一隻松鼠的騷動聽起來就像大軍壓境一樣。

這兩種動物也有其他方面的差異。鹿無須為冬天存糧,當白雪覆蓋大地時,牠們總是能四處找到食物(包括我家後院裡觀賞用的灌木叢)。但松鼠若是像鹿一樣便會挨餓,因為牠們在冬天找不到合適的食物。

鹿和松鼠代表上帝以不同的方式照顧我們。祂使我們能夠工作,好為將來做準備。當資源短缺時,祂也供應我們的需要。如同聖經的智慧書所教導的,上帝給我們豐收的季節,讓我們為欠缺的時日做好預備(箴言12章11節) 。也像詩篇23篇說的,上帝領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到可安歇的青草地。

上帝也會以另一種方式供應我們,就是教導那些擁有的人與缺乏的人分享(申命記24章19節)。所以論到供應,聖經的信息是:盡力工作,盡力儲蓄,盡力分享,且信靠上帝供應我們所需。

— 林茱莉

主啊,感謝祢應許供應我們一切所需。
求祢幫助我們不懷疑、不懼怕。
祢時刻看顧我們,聽我們的呼求,
我們為此深深地感恩!


上帝的供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12-14章;提摩太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遠遠超過

讀經: 歷代志上17章1-15節


他必為我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歷代志上17章12節


我媽媽生日的隔天就是我的生日。在我青少年時期,我總是倉促想出一個在我預算之內,又能討媽媽歡心的禮物。媽媽總是會謝謝我買禮物送她,然後隔天,她也會送我一份生日禮物。每一次媽媽送的,都遠遠超過我送給她的禮物。媽媽並不是要貶低我給的禮物,她只是大方地按著她能力所及送禮物給我。顯然,她的能力遠超過我的。

我想送禮給媽媽的那份心,讓我想到大衛也曾希望為上帝建造殿宇。因為大衛看到他的宮殿跟上帝顯現的帳幕之對比,便渴望為上帝建殿。上帝沒有讓大衛達成這個心願,但卻賜給他一份更美好的禮物。上帝不僅應許大衛的一個孩子(所羅門)可以為上帝建造殿宇(歷代志上17章12節),祂還應許要為大衛建立家室和王國。那份應許雖始於所羅門,但卻最終實現在耶穌身上,因為耶穌的王位才是真正的「直到永遠」(12節)。大衛想以他有限的資源奉獻給上帝,但上帝應許賜給他的卻是一份無限的大禮。

願我們能如同大衛一樣,總是出於對上帝的愛與感恩,心裡受感而獻給上帝。也願我們總是能看到,上帝在耶穌裡賜予我們的,是那麼豐盛無比,遠遠超過我們所獻上的。

— 洪可婷

天父上帝,我感謝祢藉著耶穌基督
賜給我令人驚奇的恩典。祢的愛讓我感動不已。


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賜下無與倫比的禮物。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9-11章;提摩太前書6章


靈命日糧 : 活水

讀經: 出埃及記17章1-7節


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希伯來書4章2節


在六十年代,金斯頓三重唱錄製了一首歌曲,名為《荒野彼得》(Desert Pete),描述一個口乾舌燥的牛仔,在穿越沙漠時發現一個抽水機。旁邊有一個水瓶,還有一張荒野彼得留下的字條,提醒看到字條的人不要喝瓶中的水,而是要將水注入抽水機,才能將水引出來。

這位牛仔遏制想一口把瓶中的水喝乾的渴望,並按字條的指示使用那瓶水。因著他的順服,結果他可以盡情享用清涼的水。若他沒有憑著信心按指示而行,他便只有一瓶溫熱而少量的水可喝。

這使我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旅程。當他們因為沒有水喝而爭鬧時(出埃及記17章1-7節),摩西尋求上帝,上帝要他用手杖擊打何烈的磐石。摩西相信且順服,水因而從石頭中泉湧而出。

可悲的是,以色列民並沒有一直效法摩西信而順服的榜樣。最終「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希伯來書4章2節) 。

有時人的一生就像是個荒蕪的曠野,但是上帝卻能在最令人無法預料的情況下,解除我們靈性的乾渴。當我們憑信心相信上帝的應許時,我們便能經歷到上帝的活水與恩典,足以供應我們每日所需。

— 費丹尼

主啊,求祢幫助我們,能全然信靠祢,
祢才是我們心中所渴求的。


耶穌是活水,唯有祂能滿足我們對上帝的渴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6-8章;提摩太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喬裝的耶穌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一個朋友照顧她不良於行的婆婆(或說家婆),她問婆婆最想要別人為她做些什麼?她婆婆說:「幫我洗腳。」我朋友承認說:「我很厭惡做這件事!每次她叫我幫她洗腳,我就會很生氣,還得求上帝隱藏我的情緒,免得被她發現。」

然而,有一天,我朋友埋怨的態度突然改變了。她說:「當我拿出臉盆和毛巾,跪在婆婆的腳前時,我抬頭看,有一瞬間,我覺得我正在洗耶穌的腳。婆婆是喬裝的耶穌!」在那之後,她就覺得可以為婆婆洗腳是一種榮幸。

當我聽完這個動人的敘述,我想到耶穌在橄欖山上有關末日的教導。王要歡迎祂的兒女進入祂的國,並對他們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病了,你們看顧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5-40節)。同樣地,當我們探望那些坐監的人,或讓貧窮的人有衣服穿,我們也是在服事耶穌。

今天,希望你也會跟我的朋友一樣,在認識新朋友的時候,就在心中問道:「你是喬裝的耶穌嗎?」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可以轉化乏味的苦差事。
求祢幫助我,因祢的名去愛別人。


我們服事他人,就是服事耶穌。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5章;提摩太前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