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ODB_161124

靈命日糧 : 送來援助

讀經:

撒母耳記上17章17-26、32節


你的僕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撒母耳記上17章32節


當外送員海瑟送餐到提姆家的時候,提姆拜託她幫忙解開食物的包裝袋。因為自從幾年前提姆中風之後,就無法自己解開繩結。海瑟欣然答應了,而且接下來一整天都不斷想到提姆的事。最後,她決定為提姆準備一份愛心包裹。後來,提姆收到了海瑟留在他門邊的熱巧克力和紅色毯子,以及一張為他加油打氣的紙條,令他不禁熱淚盈眶。

海瑟的送餐服務遠比她所預期的更加意義重大,而當耶西派小兒子大衛送食物給在軍中的兄長時,情況也是如此。那時,以色列軍隊「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撒母耳記上17章2節)。當大衛帶著餅和乳酪來到前線的時候,卻發現歌利亞天天向以色列軍隊罵陣,嘲諷奚落上帝的百姓,令他們心生畏懼(8-10、16、24節)。歌利亞如此蔑視「永生上帝的軍隊」(26節),惹怒了大衛,也致使他挺身而出。大衛對掃羅王說:「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僕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32節)

有時候,上帝會使用你我日常生活中的處境,將我們放在祂要使用我們的地方。願我們能張開眼、敞開心,看見祂要我們去哪裡並要如何服事人。

— 洪可婷

上帝何時曾透過別人供應你的需要?
今天,祂會如何使用你讓別人蒙福受益?

天父,請打開我的眼睛,
讓我能看見今天祢要如何使用我。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4章;希伯來書11章20-40節


ODB_151124

靈命日糧 : 選擇生命

讀經:

申命記30章11-20節


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命記30章19節


曉南在一個信仰基督的家庭中長大,但他在就讀大學時偏離了兒時的信仰,開始酗酒並熱衷於參加派對等事物。然而,正如曉南所說的,在他最不配的時候,上帝把他帶回身邊。後來,曉南花了一個夏季的時間在美國各大城市的街道上,與陌生人分享耶穌。如今,他在自己的教會即將完成青少年事工的實習。曉南的目標是幫助年輕人不再虛度光陰,只為基督而活。

就像曉南一樣,以色列人的領袖摩西也關心下一代。摩西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交出領導的工作,於是向百姓傳達了上帝頒布的美好的律例,並且清楚指出順服和悖逆的後果:順服帶來祝福和生命;悖逆帶來咒詛和死亡。摩西告訴百姓:「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且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祂是你的生命」(申命記30章19-20節)。摩西敦促百姓要愛上帝,「聽從祂的話,專靠祂」(20節)。

選擇犯罪就要面對其後果。然而,當我們再次將自己生命的主權交給上帝時,祂必會憐憫(2-3節)、復興我們(4節)。這個應許在以色列民的歷史中實現了,而且也藉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贖大工,使我們能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今天我們也有選擇權,能自由地選擇蒙福的生命。

— 平凱靈

在你生命的哪個層面最難順服上帝的旨意?
你要如何鼓勵下一代選擇蒙福的生命?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帶領我回轉,
重新與祢建立親密的關係。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2章;希伯來書11章1-19節


ODB_141124

靈命日糧 : 堅持不懈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1-8節


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加福音18章1節


麗芳是一名烘焙助理,她的主管指控她偷了一些葡萄乾麵包,令她感到十分無助,無法為自己辯護。這種毫無根據的控訴,以及扣減工資當作賠償,只是她的主管許多不公平的行為中的兩項。麗芳每天禱告:「上帝啊,請幫助我。在這位上司手下工作實在太辛苦了,但我需要這份工作。」

耶穌講述有一位深感無助的寡婦,尋求公義為自己伸冤,懲辦那與她作對的人(路加福音18章3節)。她求助於有權解決她問題的法官,即使深知那位法官並不公正,卻依舊堅持不懈地去找他。

那位法官最終為寡婦伸冤了(4-5節),但他的態度與天父截然不同,天父會很快地以慈愛和幫助回應我們。若堅持不懈的態度能讓一個不公正的法官審理這寡婦的案件,那麼上帝這位公義的審判者豈不更樂意為你我成就更多的事嗎?(7-8節)我們可以相信上帝「會為晝夜呼籲祂的選民伸冤」(7節,新譯本),而堅持不懈地禱告是表明信靠上帝的一種方式,因我們相信,上帝會以完美的智慧回應我們的處境。

最終,在其他員工投訴這位主管行為失當之後,這位主管辭職了。讓我們順服上帝的旨意而行,堅持不懈地禱告,明白禱告的力量是在於那聆聽並幫助我們的上帝。

— 黃嘉仁

你曾在何時想放棄了禱告?為什麼?
你要如何在禱告時,反思上帝的特質?

慈愛的上帝,請提醒我祢是看顧人的上帝,
無論面對的情況如何,求祢幫助我能堅持不懈地禱告。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3-5章;希伯來書10章19-39節


ODB_131124

靈命日糧 : 無法衡量的仁慈

讀經:

箴言11章16-25節


仁慈的人自己獲益。—箴言11章17節,新譯本


有兩個好朋友在電子產品專賣店選購筆記型電腦,恰巧遇見NBA傳奇球星歐尼爾(Shaquille O’Neal)。他們知道歐尼爾不久前剛失去了妹妹及一位前隊友,就由衷地向他表示哀悼。過後,當兩人繼續選購電腦的時候,沒想到歐尼爾走近他們,讓他們挑選店裡最好的筆記型電腦,並為他們支付這筆款項。原因很簡單,因他們不只將歐尼爾視為球星,還看到他正在經歷傷痛,他們仁慈的行為讓歐尼爾深受感動。

在此事發生的千百年前,以色列王所羅門寫道:「仁慈的人自己獲益」(箴言11章17節,新譯本)。當我們考慮到別人的需要,並且盡力幫助和鼓勵對方時,自己也會得到回報。這回報也許不是筆記型電腦或其他物質上的東西,但上帝能以這世界無法衡量的方式賜福我們。正如所羅門說:「賢德的婦女得著尊榮,強暴的男子只得著財富。」(16節,同上)。上帝所賜的福分遠比金錢更寶貴,祂還會以祂完美的智慧和方式,慷慨賜予這些福分。

仁慈和慷慨都是上帝的特質,祂喜愛看到我們的內心和生命展露出這兩種品格。所羅門做了很好的總結:「施惠於人的,自己也必蒙施惠。」(25節,同上)

— 龐雅各

上帝如何以仁慈待你?
今天,你要如何以上帝的愛去愛人?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以仁慈待我。
請幫助我變得更像祢,使我能以實際行動分享祢的愛。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1-2章;希伯來書10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