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隨手行善

讀經: 路得記2章8-13節


「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路得記2章10節


有人說,美國作家愛恩·賀伯(Anne Herbert)曾於1982年在某家餐廳的餐墊上寫下:「隨心隨手行善、流露美好行為。」自此,影片及文學作品便開始宣傳這樣的情操,使「隨手行善」成為我們常用的詞彙。

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行善,以恩慈待人呢?對於跟隨耶穌的人而言,這個答案非常清楚,因為我們要展現上帝溫柔的憐憫與恩慈。

在舊約路得記中,就有這樣的例子。來自摩押的路得是個外邦人。她不僅身處在文化和語言完全陌生的環境,而且她還貧窮至極,只能依賴忽視她的以色列人的施捨。

然而,以色列人波阿斯卻恩待路得,以親切的話語安慰她(路得記2章13節)。波阿斯讓路得到他的田裡拾取麥穗,除了這個簡單的善行外,波阿斯對她的憐憫也展現了上帝的憐恤與慈愛,所以她也可以藏身在上帝的翅膀蔭下。後來路得嫁給波阿斯為妻,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分子,還成為救主耶穌基督的先祖(參閱馬太福音1章1-16節)。

奉耶穌之名所做的善行能成就何等大的事,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料。

— 羅大衛

主啊,在這新的一天中,祢要我為別人做些什麼呢?求祢引導我,好讓對方能瞥見祢的美好。


別再猶豫,立即行善吧!



全年讀經:
創世記25-26章;馬太福音8章1-17節


靈命日糧 : 滌故更新

讀經: 啟示錄21章1-5節


坐在寶座上的那一位說:「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新譯本


在2014年,美國肯塔基州的國家克爾維特跑車博物館的地面塌陷,出現了一個大坑洞,吞沒了8輛珍貴、絕無僅有的頂級跑車。這些車輛遭到嚴重毀損,有些甚至已經無法修復。

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1992年出廠的第一百萬輛克爾維特跑車,也是館中最有價值的收藏。這輛寶貝從坑洞中被拉上來時,已經面目全非,但專家們竟然能使用原來的車體零件,把它修復得煥然一新。這輛曾遭重創的跑車,現在已經跟當年出廠時一樣完好。

那破舊的已被更新了。

這讓我們想到,上帝為相信耶穌的人所預備的事。在啟示錄21章1節,約翰說他看見「新天新地」。許多聖經學者認為「新」地,就是指經過修復後的地球。因為根據他們對「新」這個字所做的研究,在此是指除去過往的殘破,呈現出「清新」或「復原」的景象。上帝將要除去世上一切的敗壞,讓信徒與祂一同住在潔淨明亮並且熟悉的地方。

這實在是值得我們期待的奇妙景象:一個嶄新、修復、熟悉又美麗的世界。上帝的作為何其宏偉!

— 白德夫

主啊,謝謝祢讓我們居住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但我們也期盼祢為我們所預備更好的新世界。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深愛著我們,為我們的未來擬訂奇妙的計畫。


我們的創造主使一切都變成新的了。



全年讀經:
創世記23–24章;馬太福音7章


靈命日糧 : 卸下重擔

讀經: 馬太福音11章25-30節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一名男子開著貨車行駛在鄉間小路,他看見一名婦女背著沉重的包袱,於是他停下來,向婦女表示願意載她一程。婦女表達了感謝,然後爬上貨車的後車廂。

過了一會兒,男子發覺一件奇怪的事:那名婦女雖然穩穩地坐在車上,但仍然背著她那沉重的包袱。男子訝異地勸她說:「放下妳的重擔,休息一下吧!我的車載得動妳和妳的東西,只管放輕鬆吧!」

當我們經歷人生中各種挑戰時,常常會感到害怕、擔憂和焦慮,對於這些重擔,我們會如何處理呢?有時候,我也像那位婦女一樣,並沒有在主裡安歇。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然而,我依然背負著重擔,沒有把它卸下來交給耶穌。

當我們在禱告中將重擔帶到上帝面前,便可以把重擔卸下給祂。使徒彼得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章7節)。因為上帝看顧我們,我們可以學習信靠祂,得到休息與放鬆。與其背負著使我們勞苦困倦的擔子,倒不如將重擔交給主,讓祂為我們承擔。

— 戴勞倫

主啊,我已經身心疲累。今天我把重擔交給祢,求祢幫我背負。


藉著禱告,卸下重擔。



全年讀經:
創世記20-22章;馬太福音6章19-34節


靈命日糧 : 供應之源

讀經: 馬太福音6章9-15節


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詩篇145篇18節


在2010年8月,全世界都關注著智利科皮亞波市附近的一處礦坑。有33名礦工被困在地下700公尺處,蜷縮在黑暗中,不知道自己能否獲救。經過17天的等待,他們聽到鑽鑿的聲音。救援人員在礦井頂端鑽出一個小洞,再接著鑿出三個洞,運送水、食物和藥物。礦工們仰賴這些通往地面的通道,獲得救援人員供應的物資而得以存活。到了第69天,救援人員終於讓最後一位礦工平安脫困。

沒有人能只靠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需要外界的供應。上帝這位宇宙的創造者供應我們一切所需,如同礦工們依賴那鑿穿的通道與外界聯繫,禱告讓我們能夠連結那位供應一切的上帝。

耶穌鼓勵我們這樣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飲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藉此耶穌教導我們,不但為身體的需要禱告,也為我們所有的需要祈求,包括得安慰、得醫治、勇氣和智慧。

我們可以藉著禱告隨時來到上帝面前,其實早在我們開口祈求之前,上帝已經知道我們的需要(8節)。今天你遭遇什麼難題呢?別忘了「凡求告耶和華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詩篇145篇18節)。

— 柯貝爾

主啊,感謝祢,因我們可以將所有的事帶到祢面前。求祢教導我們凡事祈求、全然信靠祢。


信心的禱告是相信上帝知道與看顧。



全年讀經: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