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安全之處

讀經: 哥林多前書6章9-11節;13章4-<


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上帝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哥林多前書6章11節


一名日本青年有心理問題,不敢踏出家門。為了躲避人群,他白天睡覺,晚上看電視。他是一位蟄居族,或稱現代隱士。問題起源於他因成績不好而輟學,後來逐漸脫離人群,時間越長,他就越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最後,他甚至與所有的家人和朋友都斷絕聯絡。後來他接受幫助走向康復,他參加東京一所稱為「安全之處」的青年俱樂部。在那裡,心靈破碎的人可以學習重新踏入社會。

教會是一個安全之處嗎?還是不僅如此呢?無庸置疑地,我們是一群心靈破碎的人。當使徒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描述他們以前的生活方式,乃違反倫理道德、具傷害性,危害自己與他人(哥林多前書6章9-10節) 。但因著耶穌,他們得著改變而不再破碎。保羅鼓勵這些蒙恩得救的人要彼此相愛、能忍耐、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和不張狂(13章4-7節) 。

教會應該是一個安全之處,不管我們面對多少掙扎或心靈破碎,都能在此認識與經歷上帝的愛。願這充滿傷害的世界,能因著基督的跟隨者,經歷基督的憐憫。

— 謝葆芳


唯有上帝能醫治破碎心靈。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靈命日糧 : 活出愛

讀經: 腓立比書1章27節-2章4節


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貪圖虛榮,只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新譯本


友人到倫敦遊玩,在我家暫住。我問他:「有衣服要洗嗎?我這桶衣服還可以加幾件。」他開心地對從房間出來的女兒說:「把髒衣服拿出來,艾梅要幫咱們洗衣服!」我不禁苦笑,知道我要洗的衣物,已經從幾件變成幾桶了。

過後當我在外面晾衣服時,早晨讀到的經文浮現腦海:「只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新譯本)。我那陣子正在讀腓立比書,看到保羅勉勵門徒,要彼此服事和連結,好讓他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呼召相稱。即使那時門徒正面對逼迫,但保羅仍要他們同心。保羅知道門徒與基督聯合,以及藉著彼此服事所表現出來的合一,能使他們堅守信仰。

我們可以聲稱自己愛人沒有私心,也沒有虛榮心,但唯有當我們將愛付諸行動,才能顯明我們的內心有愛。雖然我想抱怨這位朋友的做法,但我知道身為基督的跟隨者,祂要我以一顆單純的心,對朋友付出關愛。

願我們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去服事我們的家人、朋友和鄰居,以彰顯上帝的榮耀。

— 潘艾梅

閱讀路加福音22章22-27節,
思想如何效法耶穌的榜樣服事眾人,特別留意耶穌說:
「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彼此服事能帶來合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4-36章;希伯來書2章


靈命日糧 : 得勝君王

讀經: 約翰福音18章10-14節、36-37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章36節


大多數的人都希望有好的政府,所以我們投票、從軍,並勇敢地為了維持社會的公平與正義挺身而出。但是,政策或許能解決問題,卻無法改變人心。

在羅馬政府的高壓統治下,耶穌的跟隨者大都期待一位彌賽亞能發揮政治力量,彼得也不例外。因此,當羅馬士兵要逮捕耶穌時,彼得想阻止,就拔刀削掉大祭司一名僕人的右耳。

然而,耶穌阻止彼得的反抗,對他說:「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翰福音18章11節) 之後,耶穌也對彼拉多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36節)

當我們想到耶穌是萬軍之耶和華的獨生子,在面臨死亡的時刻依然選擇不反抗,真讓我們感到驚歎!將來有一天,祂會帶領天軍奮戰。使徒約翰寫道:「祂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啟示錄19章11節)

耶穌遵守天父的旨意,忍受被捕、審判和被釘十字架的苦難。祂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上帝的計畫,使人心得到改變。祂是戰勝死亡的得勝君王。

— 葛庭墨

天父啊,我常常魯莽行事,缺少智慧。
求祢向我顯明祢在我生命中的旨意,
使我能選擇祢的道路。


不反抗絕非懦弱,因這需要極大的自制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希伯來書1章


靈命日糧 : 以愛領導

讀經: 腓利門書8-18節


寧可憑著愛心求你。-腓利門書9節


基督教作家孫德生在他的著作《屬靈領袖》一書中,探討屬靈領袖的特質,以及機智和手腕的重要性。孫德生認為,運用機智和手腕的意思是:在不得罪人並堅持原則的情況下,化解衝突的技巧。

保羅在羅馬監禁的時期,他成為逃亡奴隸阿尼西謀的屬靈導師及密友。阿尼西謀的主人是歌羅西教會的領袖腓利門。保羅寫信給腓利門,請他接納阿尼西謀如同基督裡的弟兄。在信中,他展現了機智與手腕。保羅說:「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寧可憑著愛心求你……[阿尼西謀]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腓利門書8-9、16節)

在初代教會時期,保羅是一位相當受人尊重的領袖,他常常給基督的跟隨者清楚的指示。然而,在阿尼西謀這件事上,保羅卻以謙和、友善的語氣,憑著愛心請求腓利門。保羅說:「我希望一切都是出於你甘心樂意,而不是勉強。沒有你的同意,我什麼都不願意做。」(14節,現中修訂版)

讓我們靠著上帝的慈愛,盡力維持人際關係的和諧,又能堅守原則。

— 麥大衛

親愛的天父,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
求祢賜給我們恩典與智慧,
讓我們成為有智慧的領袖、父母及朋友。


好的領袖能謙卑服事。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0-31章;腓利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