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新生命

讀經:

使徒行傳2章29-39節


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使徒行傳2章38節


一起在中亞長大的巴爾與麥特曾是最要好的朋友,可是在巴爾成為基督徒之後,一切都改變了。麥特向政府當局檢舉巴爾,致使巴爾受到殘酷的折磨。警察對巴爾咆哮:「你絕對不准再提到耶穌!」雖然巴爾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他卻告訴他們:「你們可以禁止我提到耶穌,但絕對無法改變耶穌在我心中所做的一切。」

他說的這些話一直迴盪在麥特的腦海。數個月之後,飽受病痛和喪親之苦的麥特前去尋找巴爾,那時巴爾已經獲釋出獄。麥特放下驕傲,請求他的朋友巴爾幫助他認識這位耶穌。

麥特因聖靈的感動而歸向耶穌,就像那些在五旬節聚集在彼得周圍的人一樣。當時,這些人親眼目睹上帝澆灌豐盛的恩典,並聽見彼得為基督所做的見證,他們就覺得「扎心」(使徒行傳2章37節)。彼得呼籲他們誠心悔改並奉耶穌的名受洗,有大約三千人回應彼得的呼召。這些人悔改拋棄舊有的生活方式,麥特也同樣悔改跟隨這位救主。

凡願意相信耶穌的人都能得到耶穌所賜予的新生命。無論我們過去做了什麼,只要相信祂,接受祂為我們的救主,我們的罪便可以得到祂的赦免,享受新的生命。

— 潘艾梅

當麥特請求巴爾帶他信耶穌時,你認為巴爾有何感受?
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幫助我們面對考驗?

救主耶穌,謝謝祢死在十架上,戰勝死亡,
讓我能得到新生命,我要全然信靠祢。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1章


靈命日糧 : 誘惑與考驗

讀經:

哥林多前書10章11-13節


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譚德是一名計程車(或私召車)司機,他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時間靈活自由。舉例來說,他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和結束工作,而且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工作時間和行蹤。但他說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卻是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他很坦白地說:「做這份工作,要發展婚外情簡直易如反掌。我接送各式各樣的乘客,但沒有任何人,包括我太太,知道我每天在哪裡。」他坦言這不是一個容易抗拒的誘惑,有許多司機同行都已身陷其中。譚德說:「我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很在意上帝會怎樣想,以及我的妻子會有什麼感受。」

上帝創造我們每一個人,祂深知每個人的軟弱、慾望,也知道你我多麼容易受誘惑。但哥林多前書10章11-13節提醒我們,可以請求上帝的幫助。保羅說:「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13節)。這「一條出路」也許是擔心自食其果、良心有愧、想起一段經文,或適時地轉移注意力等等。當我們求上帝賜下能力時,聖靈會讓我們的目光轉離誘惑,並且幫助我們看到祂賜給我們的那條出路。

— 許文榮

今天你面對什麼誘惑?
上帝為你開一條什麼樣的出路,
保守你走在祂正直與聖潔的道路上?

天父,祢知道我的軟弱。請賜給我力量能抗拒試探,
並在祢聖潔、使人得生命的路上與祢同行。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活出自由》。



全年讀經:


靈命日糧 : 聖誕的真諦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4-40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為了歡迎不同文化的國際賓客,我們教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聖誕晚宴。樂團演唱中東的傳統聖誕詩歌,我開心地跟著烏德琴和阿拉伯鼓的節奏拍手。後來,樂團的歌手向大家解釋,這首詩歌的歌名是《聖誕夜》。歌詞是要提醒聽眾,聖誕節的意義在於服事人,比如拿水給口渴的人喝或安慰哀傷的人。

這首聖誕詩歌可能出自一個聖經比喻。馬太福音記載,耶穌稱讚祂的跟隨者為祂所做的事:當耶穌餓了他們給祂吃,渴了他們給祂喝,孤獨生病時他們照顧陪伴祂(25章34-36節)。但這些人沒有立即接受耶穌的表揚,反而感到詫異,認為自己從來沒有真的為耶穌做過這些善行。然而,耶穌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40節)

在聖誕節期間,一般人都會藉著各樣的活動歡樂慶祝,享受這個節日的氣氛。然而,這首中東的傳統聖誕詩歌提醒我們,能夠藉由關懷照顧別人,以實際的行動體現聖誕的真諦。而且最奇妙的是當我們如此行的時候,不但是服事人,也是服事基督。

— 夏莉珊

你覺得聖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這個聖誕節期間,你要如何服事他人?

親愛的耶穌,幫助我反映出聖誕的真實意義,
祢已到世上親自示範:不是受人的服事,而是服事人。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旨意

讀經:

路加福音22章41-44節


父啊!祢若願意,求祢將這杯撤去;然而,不是照我的意願,而是要成全祢的旨意。—路加福音22章42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我信主不久時,我從一本新的靈修聖經讀到一節熟悉的經文:「你們祈求,就給你們」(馬太福音7章7節)。其註解說:我們真正應該向上帝祈求的,是我們的意願能符合上帝的心意。藉著尋求上帝的旨意得以完成,我們便能確定得到自己所祈求的。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觀念,於是我祈求上帝的旨意能在我的生命中成就。

那一天稍晚時,我突然對一份原本想要拒絕的工作頗感興趣,這令我回想起先前的禱告。也許我先前不想做的事,其實是上帝對我生命的旨意。我繼續禱告,最後接受了這份工作。

這種順服上帝旨意的禱告,耶穌在一個重大且具永恆意義的時刻,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耶穌在被出賣、逮捕以致被釘十架之前,如此禱告說:「父啊,祢若願意,求祢將這杯撤去;然而,不是照我的意願,而是要成全祢的旨意」(路加福音22章42節,和合本修訂版)。當時耶穌面對著身體和心靈的痛苦,祂的禱告也充滿了傷痛和煎熬,但祂仍然「懇切」禱告,為的是要成全上帝的旨意(44節)。

上帝的旨意在我生命中成就,已成為我最重要的祈求,這表示慢慢地我所渴望的,會是那些我都不知道自己需要或想要的。就像那份我原本不想做的工作,最後成為我在基督教文字事工的起點。回顧過去,我相信上帝的旨意已經成就。

— 潘愷蘭

你正在為何事禱告?你相信上帝要你去做些什麼?

天父,請引導我按祢的旨意而行。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