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絕不放棄!

讀經: 提摩太後書3章10-15節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


約普·祖特梅爾克(Joop Zoetemelk)被稱為荷蘭最成功的自行車手,這是因為他那絕不放棄的精神。祖特梅爾克參加過十六次環法自行車賽,其中五次獲得亞軍,直到1980年才奪得冠軍。如此可見,他有非凡的毅力!

許多勝利者成功的祕訣,主要是因為他們那不屈不撓、絕不放棄的精神。但也有很多人失去成功的機會,只因他們太早放棄,包括:家庭、學業、友情、工作與服事。堅持是邁向勝利的一個重要關鍵。

使徒保羅儘管面對迫害與苦難,仍堅持忍耐到底 (提摩太後書3章10-11節) 。他明白在現實生活中,基督徒都會受逼迫 (12-13節) ,所以保羅教導提摩太要信靠上帝,並相信聖經中的勸勉 (14-15節) ,這可以幫助他面對挫折,並帶著盼望堅忍到底。在生命即將結束時,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4章7節)

我們也可以靠上帝的話語得著力量,奮力奔跑那擺在我們前面的路程。我們的上帝賜下應許且信守承諾,祂必賞賜那些忠心跑完天路的人 (8節) 。

— 葛傑米

天父,求祢讓我能堅強忍耐地服事祢。即使環境艱難,
也求祢幫助我不要氣餒,相信祢能帶領我度過難關。


信靠上帝,軟弱者必得著力量。



全年讀經:
詩篇60-62篇;羅馬書5章


靈命日糧 :未來更美好

讀經: 申命記34章1-12節


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記33章27節


你最美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或是還未來到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會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年幼時,我們希望能儘快長大。可是年紀老大不小時,我們卻又懷念過去的日子,渴望能再年輕一次。其實,當我們與上帝同行,無論什麼年齡,未來都是最美好的。

摩西活了120歲,親眼目睹了上帝奇妙的作為,而其中許多神蹟奇事發生時,並不是在摩西年輕的時候。摩西在八十歲時與法老當面對峙,看見上帝顯出權能,讓上帝的子民脫離奴役的轄制(出埃及記3-13章) 。後來,摩西也看見紅海分開,以及嗎哪從天而降,他甚至與上帝「面對面」說話(14章21節,16章4節,33章11節) 。

縱觀摩西的一生,他總是展望未來,殷切期盼上帝將要成就的事(希伯來書11章24-27節) 。即使在摩西120歲的人生盡頭,他仍清楚知道,新的生命歷程即將展開,他將永遠與上帝同住,繼續享受上帝永無止盡的大愛。

不管年輕或年老,永生的上帝都是我們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都會扶持我們 (申命記33章27節) ,每一天,祂將信實地幫助我們得著祂的喜樂。

— 龐雅各

主啊,我的上帝,我要為袮過去一切的作為讚美祢。
我還要心存感恩,期盼祢在未來成就美事。
同時,我還要為今日祢賜下的福分,向祢獻上感謝!


與上帝同行,未來更美好。



全年讀經:
詩篇57-59篇;羅馬書4章


靈命日糧 :入場費

讀經: 羅馬書3章21-26節


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馬書3章24節


每年約有兩百萬人,會從世界各地來參觀位於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這座教堂,是由英國著名設計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建造完成。這座氣勢雄偉的教堂,絕對令人感到值回票價。然而,建造這座教堂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吸引觀光客,而是「要讓來自不同種族文化的人,都能在耶穌基督裡體驗到上帝的同在」。因此,參觀教堂宏偉的建築需要支付入場費,但若是進入教堂參加崇拜則無需付費。

要進入上帝的國度,我們需要付費嗎?我們無需付費,因為耶穌的死,已經為我們付了代價。「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羅馬書3章23-24節) 。當我們承認自己需要得著拯救,並且憑著信心接受上帝的赦免,我們就能在祂裡面獲得嶄新並永恆的生命。

今天,我們能夠有新的生命,是因為耶穌在十架上捨命並從死裡復活,祂已為我們支付了進入天國的入場費!

— 麥大衛

你可以藉著這樣的禱告,邀請耶穌進入你的生命:
親愛的耶穌,我相信祢為我的罪被釘死在十架上,
又從死裡復活。我願意接受祢成為我生命的救主,
並願全心跟隨祢。求祢赦免我的罪,並幫助我,
從此時此刻起,過一個討祢喜悅的生活。


耶穌付了贖價,讓我們能進入上帝的國。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


靈命日糧 :持守信心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32節-11章6節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1章6節


我們很容易把信心想像成一個神奇的方程式,以為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就能得到財富和健康,生活就會幸福美滿,禱告也有求必應。但是,現實生活並不是按如此簡單的方程式進行。為了證明,希伯來書的作者就以舊約中的信心偉人為例,好讓讀者明白,到底什麼是真正的信心 (希伯來書11章) 。

希伯來書的作者明白地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 (希伯來書11章6節) 。他用「恆心忍耐」來闡述信心 (27節) ,有些信心偉人因信得勝:制伏敵國、脫離刀劍,或是堵了獅子的口。然而,有些信心偉人卻遭受鞭打、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因此,希伯來書11章的結論說:「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39節)

這一章所呈現的信心,並不能以簡單的方程式來解釋。有時信心能帶來勝利,但有時卻需要有不計代價,堅持到底的決心。對於堅持到底的人而言,「上帝被稱為他們的上帝,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16節) 。

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相信上帝是最終的掌權者,相信祂必成就祂的應許,無論是在今生或來生都是如此。

— 楊腓力

求主賜我信心,
讓我能全心信靠祢。


悲傷中最大的安慰,是知道上帝仍然掌權。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羅馬書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