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在主裡說實話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2-29節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以弗所書4章25節


有一個人擅長用謊言來逃避他收到的交通罰單。在法庭上面對不同的法官時,他都會編造相同的故事:「我跟女友分手了,她在我不知情的狀況下,把我的車開走了。」此外,他也多次在工作中因行為不當而遭到訓斥。檢察官最終指控他犯了四項偽證罪跟五項偽造罪,罪名是涉嫌向法官做偽證,以及提供假造的警方報告。對這個人而言,撒謊儼然成了他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相反地,使徒保羅指出,說實話是基督徒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習慣。他提醒以弗所的眾信徒,他們已經藉著將生命獻給基督,擺脫過去舊有的生活方式(以弗所書2章1-5節)。如今,他們已成為全新的人,就要活得像個新造的人,在生活中要有相稱的行為。其中一項是要摒棄,就是「棄絕謊言」;另一項是要實踐,就是「與鄰舍說實話」(4章25節)。這麼做能使教會保持合一,因此保羅提醒以弗所的眾信徒,總要讓自己的言行能「造就人」(29節)。

藉著聖靈的幫助(3-4節),基督徒能在言行上務求真實。如此教會便能合一,上帝能得榮耀。

— 魏馬文

有什麼能幫助你始終如一地說誠實話?
你的話語如何反映你在基督裡的新生命?

親愛的上帝,請幫助我脫去謊言,
穿上祢的真理。



全年讀經:
詩篇148-150篇;哥林多前書15章29-58節


靈命日糧 : 向人顯恩慈

讀經:

哥林多前書13章4-13節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哥林多前書13章5節


趁著朋友潔蕊短暫的午休時間,我與她急忙趕去一家速食餐廳吃午餐。我們與六位年輕人幾乎同時抵達餐廳門口,但他們搶先一步走進餐廳。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等候,所以有點不開心。他們甚至分開佔了兩個點餐櫃台,確保他們能先點餐。然後我聽到潔蕊輕聲對自己說:「要向人顯恩慈。」哇!沒錯,若能讓我們優先點餐是很好,但這句話卻提醒我們,要顧及別人的需要與想望,而不是只顧自己。

聖經教導我們,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自私自利,「不輕易發怒」(哥林多前書13章5節)。聖經注釋家馬太.亨利闡述這樣的愛「會先顧及他人的福祉、需求及益處,而不是自己的想望」。要像上帝那樣愛人,就要首先考慮別人。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許多人都很容易被激怒,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祈求上帝的幫助和恩典,讓我們能選擇以忍耐和恩慈待人(4節)。箴言19章11節也提到:「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這種愛的行為表現能使上帝得榮耀,甚至還能藉此讓別人想到祂的愛。

讓我們靠著上帝的能力,現在就抓住每個機會以恩慈來待人吧!

— 施安妮

你在哪方面可能需要避免惱怒的行為?
倚靠上帝會如何幫助你呢?

上帝,我需要祢的幫助。我面對許多惱人之事,
但求祢將祢的愛充滿我的心,讓我能以愛待人。



全年讀經:
詩篇146-147篇;哥林多前書15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精益求精!

讀經:

腓立比書3章12-21節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4節


有時,屬靈信息會意外地出現在完全料想不到之處,比如出現在漫畫書裡。漫威漫畫的出版者史丹.李(Stan Lee)在2018年過世,留給世人許多他所創造的超級英雄,像蜘蛛人、鋼鐵人、神奇四俠、浩克和其他許多英雄人物。

這位掛著笑容、戴著墨鏡的著名漫畫家有一句名言,在他連載數十年的漫威漫畫的每月專欄上,他都會寫上精益求精(excelsior)。他在2010年的一則推特貼文上解釋了它的含義:「『奮力向上、勇往直前,追求更大的榮耀!』這就是我每次發布貼文時,對你們的勉勵。精益求精!」

我喜歡這個做法。無論史丹.李有沒有發現,他使用這句特別的名言,都呼應了保羅在腓立比書所做的論述。保羅勸告信徒不要向後看,而是要往前、往上看。保羅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3章13-14節)

我們很容易陷入後悔或質疑過去的決定。但在基督裡,我們可以領受上帝賜下的饒恕和生命的意義,放下遺憾,奮力向上、勇往直前,使上帝得到更大的榮耀。精益求精!

— 何安德

你在生命和信仰中,為何會常常向前或向後看?
你如何放下過去的錯誤,繼續勇往直前?

天父,感謝祢赦免我。感謝祢讓我能為著祢的榮耀,
奮勇向上、向前邁進、毫不退縮。



全年讀經:
詩篇143-145篇;哥林多前書14章21-40節


靈命日糧 : 上帝垂聽

讀經:

詩篇39篇4-13節


耶和華啊,求祢聽我的禱告,留心聽我的呼求!我流淚,求祢不要靜默無聲。—詩篇39篇12節


有個小學一年級的男孩撥打緊急求救電話,接線員接了電話,小男孩說:「我需要有人教我算數。」善良的接線員開始協助男孩,直到他聽見電話另一頭有人說:「強尼,你在做什麼?」強尼說他不會減法,以前媽媽教過他碰到困難時該怎麼做,所以他就照媽媽所說的撥打緊急求救電話。對強尼來說,他當下的需求確實是緊急事件。對於富有同情心的接線員來說,幫助這個小男孩寫作業就是首要之務。

當詩人大衛需要幫助時,他說:「上主啊,求祢讓我想到,我在世的年日多麼短暫,求祢讓我知道,我的日子有限,我的生命在飛逝」(詩篇39篇4節,新普及譯本),還說:「我的指望在乎祢!」(7節)因此他祈求上帝垂聽並回應他的「呼求」(12節)。頗耐人尋味的是大衛懇求上帝「寬容」他(13節)。雖然大衛沒有說他有何需求,但在聖經中,他總是表明上帝會永遠與他同在,垂聽並回應他的禱告。

我們能肯定上帝永不改變,這使我們得以面對自己善變的情緒,而且我們也可以確信,對這位永恆不變的上帝而言,任何需求都沒有大小之分。祂會顧念我們,並且垂聽、回應我們所有的祈求。

— 鄧書琪

上帝如何藉著回應你認為微不足道的禱告,
來展現祂對你的愛?你有哪些需求似乎太大或太小?

慈愛的上帝,我把每個禱告都交在祢手中,
感謝祢垂聽並予以回應。



全年讀經:
詩篇140-142篇;哥林多前書14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