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享受祂的筵席

讀經: 哥林多前書11章23-34節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章24節


如果要享受一頓美味佳餚,重點不在於桌子是方是圓,也不在於是塑膠椅或木頭椅。食物是否用心烹調當然有所助益,卻也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關掉電視和手機,專心跟同桌的人一起吃飯,那我們才算是真正享受一頓佳餚。

我喜歡聚餐,很享受和朋友、家人圍坐在餐桌前,聊著各式各樣的話題。然而,電視和手機這些科技產品卻成了障礙。有時候,我們更關心那些不在身邊的朋友,他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更勝於同桌友人的談話。

當我們一同聚集領受主的聖餐,我們就是受邀出席一場筵席。那麼,教會是大是小,是哪一種聖餐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關掉心中的憂慮和擔心,單單專注於耶穌。

我們最近一次真正享受主的聖餐是什麼時候?我們真的享受主的同在嗎?還是我們的心裡頭都在想著其他的事情呢?這是很重要的,因為聖經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 (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

— Keila Ochoa

親愛的主,當我與祢同坐筵席時,幫助我專心思想祢的慈愛,回顧祢為我們所做的犧牲。當我與他人一同思想主耶穌在各各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時,讓我也能享受與他人的團契和交通。

記念主的死,帶給我們今天的勇氣和明天的盼望。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痛苦有意義

讀經: 約翰福音16章17-24節


[耶穌說]:「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翰福音16章22節


我問過一些朋友,在他們的生命中,有哪些最艱難、最痛苦的經歷。他們的答案有戰亂、離婚、手術和失去摯愛。而我太太的回答是:「我們第一個孩子的出生。」那是在一個寂靜的軍方醫院裡,分娩過程極漫長而痛苦。但是,她回想起來,覺得那是美好的,她說:「因為那痛苦的背後有極大的意義。」

耶穌在上十字架之前,祂告訴門徒,他們將經歷一段極痛苦憂愁的時間。耶穌形容這情況就像是婦人生產,孩子出生後,她的痛苦就轉為喜樂 (約翰福音16章20-21節)。祂說:「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 (22節)

在人生的道路上,沿途總有憂愁臨到我們。然而,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希伯來書12章2節),祂付上贖價,讓所有向祂敞開心門的人得到寬恕與自由。祂痛苦的犧牲成就了上帝永恆的旨意,為世人開了一條道路,可以與祂建立關係和團契。

我們救主的喜樂,遠勝祂所承受的苦難;正如祂所賜下的喜樂,遮蓋了我們的痛苦一樣。

— David C. McCasland

親愛的天父,祢的愛子耶穌選擇為我而受苦,感謝祂代替我犧牲。感謝祢,因祢讓痛苦成為塑造我的機會,使我更像祢的愛子。

苦難好比磁鐵,吸引基督徒更親近基督。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


Photo credit: Schwarzwert Naturfotografie / Foter / CC BY

靈命日糧:為什麼揀選我?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10-21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曾有人問英國的約瑟夫·帕克牧師說:「耶穌為什麼要揀選猶大成為祂的門徒呢?」這位牧師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但卻無法回答。他說當他思想這個問題時,腦海總是浮現另一個更讓人困惑的問題:「祂為什麼要揀選我呢?」

幾十個世紀以來,人們都一再問這個問題。當人們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罪、自覺罪孽深重時,他們便呼求耶穌,祈求憐憫。他們就這樣奇妙地經歷了上帝的愛,就是上帝藉著耶穌為他們受死,赦免了他們一切的罪孽。罪就這樣得到赦免,實在是令人無法理解!

我也曾問上帝:「為什麼揀選我?」我知道自己過去那些暗昧罪行,我的心更是邪惡,但是上帝竟然還愛我(羅馬書5章8節) 。我本是不配、污穢和無助的,但上帝卻向我展開雙臂,接納我、憐恤我。我幾乎可以聽到祂的低語:「我愛你,比你愛你的罪更深。」

的確,我心裡注重罪孽,我想掩飾它,我否認我的罪行。但上帝愛我,祂的愛足以赦免我、釋放我,讓我得自由。

「為什麼揀選我?」我實在無法理解,但我知道祂愛我,並且祂也愛你!—恩大衛

耶穌,祢的恩典何等奇妙!祢的恩典勝過我所有罪孽。祢已挪去我的重擔,使我的靈魂得自由。主,我感謝祢!

無論我們如何敗壞,上帝都愛我們,因為祂就是愛。



全年讀經:
士師記11-12章;路加福音6章1-26節


Photo credit: izarbeltza / Foter / CC BY-SA

靈命日糧:這是美事!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3-9節


耶穌說:「由她吧!為什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結束外地出差的工作後,泰瑞想為他的孩子們選些小禮物。機場禮品店的店員向他推薦了一些昂貴的商品,但泰瑞說:「我沒帶那麼多錢,我需要便宜一點的禮物。」店員試圖讓他覺得自己有點小器,但泰瑞知道無論他送的禮物是否貴重,孩子們都會很開心,因為這禮物表達了他對孩子們的愛。最後證實了泰瑞是對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父親帶給他們的禮物。

當耶穌最後一次來到伯大尼時,馬利亞想表達她對耶穌的愛(馬可福音14章3-9節) 。於是她用「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主耶穌頭上(馬可福音14章3節) 。門徒看了很生氣地說:「為什麼這樣浪費呢?」(馬太福音26章8節) 耶穌卻叫門徒不要責備馬利亞,祂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耶穌喜愛馬利亞的禮物,因為這是出於一顆愛主的心。即使這是為了安葬耶穌而把香膏預先澆在祂身上,也是一件美事。

你要獻上什麼以表達你對耶穌的愛呢?你的時間、恩賜,或是財富?無論昂貴或廉價、無論他人是理解或批評,只要是出於一顆愛主的心,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美事。—施安妮

天父,祢的犧牲我無以回報,但我想將祢看為美的事獻給祢。今天,為了感謝祢對我的大愛,我要將我的心獻給祢。

健全的心充滿對主的愛。



全年讀經:
士師記9-10章;路加福音5章17-3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