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眼能看見

讀經:以賽亞書42章5-9節 

珍妮薇必須成為她三個孩子的「眼睛」,因孩子們一出生都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他們一家住在西非貝南共和國,每當她帶著孩子們到村子的時候,她都得要將嬰兒綁在背上,然後緊抓著兩個大孩子的胳膊和手,時刻提防危險發生。在珍妮薇所處的文化中,人們認為眼盲乃是巫術導致的,珍妮薇只能絕望地向上帝呼救。

後來,村子裡有人告訴她關於恩惠號醫療船(Mercy Ships)的事。船上的醫療人員為病人施行重大的手術,他們效法耶穌的樣式,將盼望與醫治帶給貧窮人。珍妮薇雖然不確定他們能否提供治療,但仍然帶著孩子前去求助。孩子們經過手術後醒來,眼睛都能看得見了!

上帝會幫助那些被黑暗籠罩的人,將祂的亮光帶給他們。先知以賽亞宣告這位上帝是「外邦人的光」(以賽亞書42章6節),祂會「開瞎子的眼」(7節) [....]

靈命日糧 : 披戴基督

讀經:羅馬書13章11-14節 

第一次戴上我的新眼鏡時,我興奮極了,但在短短幾個鐘頭之後,我就很想丟掉這副新眼鏡。為了適應新的度數,不單是眼睛痠,頭也抽痛,新的鏡架還把耳朵磨疼了。第二天,想到還得戴上新眼鏡,我不禁叫苦連天。為了讓身體能夠適應新眼鏡,我不得不強迫自己,天天戴上它。我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適應,但在那之後,我幾乎沒有感覺自己是戴著新眼鏡了。

穿戴新的事物是需要花時間調適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漸漸地適應,也會覺得它更適合我們,甚至使我們可以看見以前沒看到的事物。在羅馬書13章,使徒保羅教導眾信徒要「帶上光明的兵器」(12節),並操練正確的生活方式。因為這些人雖早已信了耶穌,但似乎陷入了「沉睡」,而且越來越自滿。他們需要從睡夢中醒來,並且付諸行動,行事為人光明磊落,除去一切的惡行(11-13 [....]

《詩篇》靈修49 | 在患難中倚靠上帝

讀經:詩篇第49篇

1 萬民哪,你們都當聽這話!世上一切的居民,

2 無論上流下流,富足貧窮,都當留心聽!

3 我口要說智慧的言語;我心要想通達的道理。

4 我要側耳聽比喻,用琴解謎語。

5 在患難的日子,奸惡隨我腳跟,四面環繞我,我何必懼怕?

6 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

7 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

8-9 叫他長遠活着,不見朽壞;因為贖他生命的價值極貴,只可永遠罷休。

10 他必見智慧人死,又見愚頑人和畜類人一同滅亡,

11 將他們的財貨留給別人。他們心裏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

12 但人居尊貴中不能長久,如同死亡的畜類一樣。

13 他們行的這道本為自己的愚昧;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

14 他們如同羊羣派定下陰間;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

15 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

16 見人發財、家室增榮的時候,你不要懼怕;

17 因為,他死的時候甚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

18 他活着的時候,雖然自誇為有福

(你若利己,人必誇獎你);

19 他仍必歸到他歷代的祖宗那裏,永不見光。

20 人在尊貴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

 

在患難中倚靠上帝

作者:Paul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從詩篇四十九篇的頭三句經文,我們可以看到類似於箴言書的開頭,詩人呼喚眾人前來聽取智慧 ; 因此,這是一首智慧詩歌,邀請世人都來聆聽屬上帝的智慧。

根據經文,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三個部分來理解本詩:

1.第一~四節。詩人邀請世人來聽那被隱藏的(第4節,謎語的原意)真正智慧。

2.第五~十四節。首先,在第五節詩人就像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使用疑問句的方式來吸引人的注意力——「什麼原因使他不會在患難中懼怕」。而詩人並沒有馬上給出答案 ; 反倒是提到地上的金錢和尊貴,這些世人以為可以在患難中拯救我們的倚靠,都不會是真正的答案。因為,這些事物並不長久(第12節),也不能使人脫離死亡(7-9節),反倒是被死亡所掌控(12,14節)。

3.第十五~二十節。在舉出什麼不是答案後,詩人於第十五節給出了他的解答——「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所以,詩人鼓勵前來聽取智慧的人,不要羨慕地上的錢財、尊貴和榮耀。詩人再次重複的訴說,因為這些都是會朽壞和死亡的(12,20節)。

真正從上帝來的智慧,總是恆久不變的。詩人在四十九篇給予的教導和勸勉,我們可以在整本聖經中找到相同的訊息。當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得了大麻瘋時,他的僕人——這位以色列的小女子表示直接去找以色列的先知就好,但乃縵的認知卻是要帶著最好的推薦信(亞蘭王)和滿車的錢財,前去換取醫治的權利(列王紀下5章1-6節)。我們可以看到,如同詩人所說的一樣,乃縵認為可以救贖他的並非是上帝,而是自己的金錢和尊重的地位。因此,以色列王回應乃縵:「我豈是上帝,能使人死使人活呢?(列王紀下5章7節)」。而各位讀者們,我們現今所處的這個社會是一個以經濟為主軸的文化,每一個人事物都是一個商品,都可以被賦予一個價格 ; 因此,我們比從前的時代,都更加的容易陷入——藉著金錢和地位來拯救自己。這不一定是指我們要賺取許多的金錢,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想盡辦法提升自我的價值 ; 並且認為當自我的價值不斷的提升後,這必然可以使我們「脫離」那些「患難的日子(v4)」。但不論是詩人或是乃縵的故事都告訴我們這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救贖我們脫離真正的患難——死亡。所以,主耶穌告訴我們:「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

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呢?詩人其實已經將答案告訴我們——「只是上帝必救贖我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因他必收納我(15節)」。唯有上帝才是我們真正的盼望和拯救。而上帝救贖我們的方式,就是藉著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你看到嗎?那些倚靠地上錢財的人,無法救贖自己的弟兄(6-7節; 但我們的主耶穌祂才是真正最富有的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弟兄傾倒了生命的一切(十字架) ; 使得他們可以擁有真正勝過死亡的屬靈富足,而不再倚靠那些虛假的財富(哥林多後書8章9節)。因此,主耶穌才會這樣說:「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馬太福音16章25節)」; 因為,當我們不再倚靠「世界所說的生命」時,我們就已經有了那真正從上帝來的救贖和新生命了。

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不管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在這世界上我們都必須面對患難和死亡 ; 差別在於,我們是要倚靠無情的金錢和自我價值的建立?還是,我們要倚靠的是這位深愛自己百姓,將自己完全獻上的救主耶穌基督呢?您的選擇是什麼?

禱告:

天父上帝我來向你獻上禱告。透過祢的話語,我認識到自己過往所倚靠的錢財、地位和價值都是無用的 ; 我也要來向祢悔改,因為這些東西都曾是我的救主和倚靠。而我感謝祢,在我還倚靠這些事物時,祢就讓祢的愛子耶穌基督為我死在十字架上,向我傾倒那滿滿的愛,並使我可以擁有真正的富足和新生命,而這些都是藏在基督裡的,連死亡也無法偷走的。因此,就求祢差遣聖靈來幫助我,使我心中的眼睛可以被打開,在一切的患難中,都能夠學習透過祢的話語,來倚靠信實的救主耶穌基督。感謝上帝,這樣的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 當你遇到生命中的困難時,你第一個所想倚靠的對象是誰呢?
  2. 耶穌基督那無盡的恩典時,如何在患難中安慰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合城喜樂

讀經:箴言11章1-11節 

在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總決賽中,法國對上阿根廷,許多人稱這場傳奇的比賽為「世界盃史上最偉大的比賽」。延長賽結束時,比數定格在3比3,於是,兩隊進入PK賽(互射點球)。在阿根廷隊成功射入致勝的一球後,舉國歡騰,上百萬的阿根廷民眾湧入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這喧鬧、快樂的景象由無人機拍攝下來,社群網站也不斷地轉發。一位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描述,整座城市都沉浸在這興奮歡樂的情緒之中。

喜樂固然是一份美妙的禮物。不過,箴言提到一種更深刻、存留更久的喜樂,說:「義人享福,合城喜樂」(11章10節),這描述了一座城和一群人如何經歷了喜樂。當那些按照上帝的心意而活的人開始影響社區時,那顯然是個好消息,代表上帝的公義開始彰顯。貪婪的事減少;貧乏人得到扶持;受壓迫的人得到保護。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