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靈修12 | 如何面對“指鹿為馬”的世代

讀經:詩篇12

(大衛的詩,交與伶長。調用第八。)

1 耶和華啊,求祢幫助,因虔誠人斷絕了,世人中間的忠信人沒有了。

2 人人向鄰舍說謊,他們說話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3 凡油滑的嘴唇和誇大的舌頭,耶和華必要剪除。

4 他們曾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做我們的主呢?”

5 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

6 耶和華的言語是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

7 耶和華啊,祢必保護他們,祢必保佑他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

8 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惡人到處遊行。

 

如何面對“指鹿為馬”的世代

作者:星寂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本月初,網上題為“高校飯菜中吃出老鼠頭”的視頻引發熱烈討論。一名在讀學生在食堂中吃到疑似為“老鼠頭”的異物。該校通報有關當局後,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反復比對,確認“不是老鼠頭而是鴨脖”。校方在之後的官方發佈情況通報回應稱,與當事人共同對異物進行比對後,確認其為“鴨脖”,“該名學生已現場作出書面說明對視頻內容進行澄清”。但校方及有關當局的說法無法取信大眾,線民對於“鴨脖說”並不買帳,出現“指鼠為鴨”的質疑和討論。後來,針對那所學校的食品安全事件,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官方認證“是鼠頭不是鴨脖”。

最近的這一則新聞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一個明明很容易得出結論、非黑即白的事件竟然經歷了一波三折,最終結果讓人不禁感歎。我們就是生活在這麼一個“指鹿為馬”,“指鼠為鴨”的社會中。想起過去兩年社會上發生的其他的類似事件。聽多了這些,真的會讓人抑鬱和對世界絕望。記得兩年前的一段時間,我就因著某個社會事件抑鬱了好一陣子,每晚想起就睡不著。感覺到世界毫無真實和公義可言,心頭無比沉重。這些滿口謊言的“權威人士”,竟然連輿論的走向都可以控制。像極了詩篇12篇中所說的:“他們曾說,我們必能以舌頭得勝。我們的嘴唇是我們自己的。誰能作我們的主呢?” (第4節)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原來早在詩篇的時代,詩人就經歷過滿是謊言毫無公義的世界。 “耶和華阿,求祢幫助,因虔誠人斷絕了。世人中間的忠信人沒有了”(第1節)。只是詩人的呼求更加焦急和懇切,在那個“人人都向鄰舍說謊”的世代,他唯有向耶和華呼求。

好消息是上帝聽了詩人的呼求。“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穩妥之地。”(第5節)上帝應許會為困苦人伸冤,把他們安置在穩妥之地。詩篇12篇是一首充滿緊張情緒的悲歎詩。但即使在這樣的資訊中,仍然有來自上帝如此安慰人心的應許和回應。這是詩人的盼望,也是我們面對當今世界的盼望。

祂的話語VS 人的話語

耶和華的言語,是純淨的言語。如同銀子在泥爐中煉過七次。

耶和華阿,祢必保護他們。祢必保佑他們永遠脫離這世代的人。

在人口裡滿是謊言的世界,我們很難判斷是非。人甚至可以公然“指鹿為馬”。但上帝的話語卻是純淨無比,是毫無虛謊的,實實在在的真理。在謊言橫行的世代,上帝的真理更顯得寶貴。我們也更應該愛慕祂純淨美好的真理,並讓真理深深紮根在我們的裡面,才能夠面對這個虛謊的世界而不動搖。

讓我們一起禱告: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虛謊和不公,在我們灰心絕望的時候堅固我們的心。讓我們從祢得力量。求祢幫助我們更加愛慕你的話語,讓祢的話語成為我們靈魂的錨,讓我們任何時候都能夠堅信不動搖。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問題反思:

  1. 面對世界的虛假和不公,祢的態度是怎樣的?
  2. 上帝的話語如何帶給你安慰和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橫財

讀經:列王紀下5章20-27節 

在17世紀末,一名年輕男子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橡樹島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淺坑。他猜測有海盜(也許是基德船長本人)在這裡埋了一批寶藏,於是他和幾位同伴便開始挖掘。雖然他們最終並沒有發現任何寶藏,但有關寶藏的謠言卻自此傳開了。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繼續在那裡挖掘,以致該洞目前深達30米(約100英尺)。

這樣的執念暴露了人類內心的空虛。聖經中談到基哈西的故事,顯示了一個人的行為如何揭示他內心的不滿足。基哈西原本是偉大先知以利沙的忠實僕人。然而,當以利沙拒絕一位被上帝治好痲瘋病的元帥所贈的厚禮時,基哈西卻編造故事向那位元帥騙取了一些財寶(列王紀下5章22節)。當基哈西得到財寶回來的時候,還對先知以利沙說謊(25節)。但以利沙知道一切,就問他:「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 [....]

靈命日糧 : 紀念主的犧牲

讀經:哥林多前書11章23-28節 

在莫斯科,我參加了一個教會的主日崇拜之後,負責接待我的一位弟兄,帶我到克里姆林宮外的一個餐廳享用午餐。我們到的時候,正巧看到好幾對穿著結婚禮服的新婚夫婦,排成一列地朝克里姆林宮外的無名軍人塚前進。在喜氣洋洋的婚禮當天,這些新人特意去紀念那些為了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將士,因為這些軍人的犧牲,他們才能擁有今日的幸福。看到這幾對新婚夫婦照相留念,然後把婚禮的鮮花放在紀念碑底下,這一幕真是讓人不勝唏噓。

對於那些為了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而做出犧牲的人,我們所有人都應當心存感激。這些的犧牲都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惟有當我們來到十字架下,想到耶穌為我們做的犧牲,才能開始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多麼徹底地虧欠了救主。

每逢聖餐主日,我們所領受的餅和杯,都在提醒我們耶穌為你我所做的犧牲。 [....]

靈命日糧 : 重獲新生

讀經:約翰福音6章5-13節 

薛普勒(Shawn Seipler)因職務所需,經常需要出差。每當他離開旅館,總是想:旅館會如何處理沒用完的肥皂?薛普勒相信,這些數以百萬計沒用完的肥皂,除了被當成垃圾丟進掩埋場之外,還能重獲新生。於是,他開創一個社會企業「潔世」,從八千多個旅館、郵輪以及度假酒店,回收上百萬磅的剩餘肥皂,經過消毒,重新製作成「再生皂」。然後把這些再生皂送到一百多個國家,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使用,幫助他們預防與衛生有關的疾病,也避免因染病而死亡。

正如薛普勒說:「我知道這聽起來好笑,但是您旅館房間洗手台用剩的一小塊肥皂,還真能救人性命。」

將剩下或污穢的收集起來,然後賦予新生命,這正是救主耶穌一個愛的特質。祂在用五個大麥餅和兩條小魚,餵飽了五千人之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