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不會離太遠

讀經:路加福音22章31-34、54-62節 

瑞傑年少時就接受耶穌為救主,但不久他就信心冷淡,過著遠離上帝的生活。某一天,他下定決心要重建自己與耶穌的關係並回到教會,不料卻慘遭一位姐妹的責備,訓斥他離開教會這麼多年。這些責備,加深了瑞傑這幾年因遠離上帝而產生的羞愧和罪惡感。他心想:我無可救藥了嗎?但他想起彼得的故事,就算彼得曾經不認主(路加福音22章34、60-61節),基督仍然重建他的信心(約翰福音21章15-17節)。

彼得可能以為自己會受到耶穌嚴厲的責備,但最後耶穌卻饒恕了他,並重建了他的信心。耶穌復活以後與門徒見面時,並沒有提起彼得先前不認主的事,還給了彼得機會肯定他對耶穌的愛,並讓彼得看顧祂的羊(約翰福音21章15-17節)。這應驗了耶穌在彼得三次不認主之前所說的話:「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加福音 [....]

靈命日糧 : 獨自一人?

讀經:創世記21章9-19節 

舒玲的家庭即將分崩離析,她的丈夫突然離家,讓她與孩子們既困惑又憤怒。她要求丈夫一起去尋求婚姻輔導,但遭到丈夫的拒絕,因他認為這一切都是舒玲的問題。當舒玲明白丈夫可能永遠不會回來時,心中的驚慌與絕望油然而生,她能獨自一人照顧自己和孩子們嗎?

亞伯拉罕和撒拉的婢女夏甲,也同樣感到驚慌與絕望。撒拉沒有耐心等候上帝賜下所應許的兒子(創世記12、15章),就讓夏甲與丈夫同房,後來夏甲生下了以實瑪利(16章1-4、15節)。然而,當上帝成就祂的應許使撒拉生下以撒之後,家庭衝突爆發了。亞伯拉罕只好打發夏甲和以實瑪利離開,而且只給了他們一點食物和水(21章8-21節)。你能想像夏甲有多絕望嗎?在沙漠裡,他們很快就沒食物吃、沒水喝。夏甲不知何去何從,也不想看著以實瑪利死去,於是將孩子放在一棵 [....]

靈命日糧 : 上帝曉得我們

讀經:耶利米書12章1-3節 

最近我看到一張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摩西像》的照片。在照片中有個局部特寫,顯示摩西的右臂有條鼓起的小肌肉。這條肌肉是伸小指肌,只有當人抬起小指時才會出現收縮。米開朗基羅這位注重細節的雕塑大師,以細膩刻畫人體線條而聞名於世。他的作品呈現出人體每個部位的微小細節,並且會添加多數人會遺漏的重要特徵。米開朗基羅對人體的瞭解是當時的雕刻家所缺少的,但他雕刻在大理石上的紋理細節,其實是試圖反映出更深的層面,那就是靈魂,人類的內在生命。當然,米開朗基羅從未做到這一點。

只有上帝曉得人心最深處的真實樣貌。我們在別人身上所看到的,不論看得多仔細,多麼觀察入微,都只是外在形象而已,而上帝所看到的卻是人的內心。正如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啊,祢曉得我,看見我」(耶利米書12章3節)。上帝對我們的認識, [....]

靈命日糧 : 聽從上帝

讀經:歷代志下35章20-27節 

回想當年我開車往返學校與家裡,必須行經一條沙漠中的公路。這條又長又直的公路令我感到乏味至極,我發現自己不止一次超過最高限速。我第一次超速時,高速公路巡警只是給了我一個警告。再犯時,我接到了罰單。過後,我又在同一個地點被開了第二次罰單。

拒絕聽勸可能會面臨不幸的後果,那位敬虔的猶大王約西亞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當埃及王尼哥為幫助亞述抵抗巴比倫,率軍行經猶大國的領土時,猶大王約西亞就出兵與他爭戰。尼哥差遣使者告訴約西亞:「上帝吩咐我速行,你不要干預上帝的事,免得祂毀滅你,因為上帝是與我同在」(歷代志下35章21節)。上帝的確派遣尼哥,但約西亞卻「與他打仗,不聽從上帝藉尼哥之口所說的話,便來到米吉多平原爭戰」(22節)。最後約西亞身受重傷,不治身亡,「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