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期盼和渴望

讀經:箴言13章12-19節 

自從我搬到英國之後,美國人的感恩節就變成只是十一月份的某個星期四。雖然那個週末我也準備了大餐,但我真正渴望的是能與家人和朋友一同過節。我相信不僅只有我會如此渴望,許多人都會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在歡慶的時刻,應該會特別思念無法到場的親友,或許也會祈求上帝讓我們有隔閡的家人能和好。

在這樣的時刻,禱告和默想聖經的智慧能使我得幫助,例如所羅門王說:「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箴言13章12節)。這是所羅門王分享其智慧的精辟箴言之一,他指出「所盼望的遲延未得」可能產生的影響:當我們遲遲未能得到極度渴望的事物時,就會帶來煩惱和痛苦;一旦得償夙願,就如同生命樹,能使我們精神振奮、活力煥發。

我們有些期盼和渴望或許無法立刻得到滿足,有些甚至要到我 [....]

靈命日糧 : 將未來交給上帝

讀經:傳道書10章12-14節 

在2010年,程序員拉斯洛‧漢耶茲(Laszlo Hanyecz)用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的交易。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當時一枚比特幣的價值不到一美分。他用一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份披薩(約25美元),而這一萬枚比特幣到了2021年幣值高峰時期,總價值超過5億美金!在比特幣價格飆漲之前,漢耶茲一直都用它來買披薩,總共花了十萬枚比特幣。若當初他保留這些虛擬貨幣,現今早已富可敵國,也肯定會榮登「全球富豪榜」。只可惜他當時並不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事。

漢耶茲當然不可能未卜先知,任何人都不能。雖然人們試圖理解並掌控未來,但傳道書卻一語道破:「人卻不知將來有什麼事」(10章14節)。有些人會自欺欺人,以為自己知道的比實際上的更多,甚至有些人還以為自己擁有獨特的洞察力,能看透別人的人生或未來。但傳道書 [....]

靈命日糧 : 化信心為行動

讀經:雅各書2章14-26節 

在2021年6月的一天傍晚,一場龍捲風襲擊整個社區,摧毀了其中一個家庭的穀倉。這個穀倉就這麼毀於一旦,令人感到難過,因為這座穀倉自1800年代末期,就矗立在那戶人家的土地上。隔天早晨,約翰與芭芭拉開車前往教會服事,經過那裡看見了毀壞的穀倉。他們想要提供援助,於是便停下車,跟那戶人家聊一聊。在知道對方需要人手幫忙清理之後,約翰和芭芭拉立刻掉轉車頭開車回家,換上工作服,然後回到毀壞的穀倉那裡,花一天的時間,把龍捲風破壞的一切都清理乾淨。他們將信心化為行動,服事這戶人家。

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2章26節)。雅各以亞伯拉罕為例,闡述他在完全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時,就順服跟從上帝(23節;參閱創世記12章1-4節,15章6節;希伯來書11章8節)。雅各也提到喇合,她藏 [....]

靈命日糧 : 倒著讀

讀經:約翰福音2章13-22節 

對於那些享受精彩故事推理過程的人來說,先閱讀懸疑小說的最後一章似乎是個糟糕的建議。但有些人在知道故事的結局後,更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理查德.海斯博士(Richard Hays)在他的一本英文著作(Reading Backwards)中,讓我們看見學習倒著閱讀對理解聖經有多重要。海斯博士說明了聖經中逐步展開的文字和事件,如何相互應驗、呼應和解釋,讓我們知道聖經應該要從前面開始順著讀,也要從後面倒著讀。

海斯提醒讀者,耶穌的門徒在祂復活之後,才明白耶穌說在三天內重建被毀的聖殿是何意。約翰告訴我們:「耶穌這話,是以祂的身體為殿」(約翰福音2章21節)。直到那時,門徒才明白與耶穌共進逾越節晚餐的意義(參閱馬太福音26章17-29節)。直到回顧過去,他們才能看到耶穌的舉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