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騎驢的君王

讀經:馬太福音21章1-11節 

那是一個星期日,現今被稱為棕枝主日。毫無疑問地,這並不是耶穌第一次到耶路撒冷。身為虔誠的猶太人,祂每年都會到耶路撒冷參加三大節日(路加福音2章41-42節;約翰福音2章13節,5章1節)。過去三年,基督也曾在耶路撒冷服事與教導眾人。但在那個星期日,祂的到來卻截然不同。

當成千上萬的朝聖者進入耶路撒冷時,耶穌騎著驢駒進城,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馬太福音21章9-11節)。為何過去三年祂刻意保持低調,這次卻一改常態地在成千累萬的群眾面前嶄露頭角?為何祂要在被釘十字架的前五天,接受民眾的頌讚並宣稱祂是君王?

馬太說這件事的發生是為了應驗大約五百年前的預言(4-5節),上帝所揀選的君王將要來到耶路撒冷,「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撒迦 [....]

靈命日糧 : 聊天巴士

讀經:歌羅西書4章2-6節 

在2019年,英國的牛津巴士公司展開「聊天巴士」的計劃,並且很快就廣受民眾歡迎。這種巴士上有志工(或稱義工),他們會主動跟那些想要與人交談的乘客聊天。這個計劃的啟動,是因為政府的一項調查發現,有30%的英國人每週至少有一天,未能和他人進行有意義的交談,深感寂寞。

我們當中許多人可能都曾感到寂寞孤單,特別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找不到一個能夠傾訴或交談的對象。當我反思人生中一些重要的談話何等寶貴時,就特別容易想起那些言語溫和的對話。那些對話為我帶來喜樂與鼓勵,而且有助於培養更深的關係。

在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保羅在結尾部分勉勵讀者活出基督徒應有的生命,包括以談話向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展現愛心。使徒保羅寫道:「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4章6節),他提醒讀者真正能鼓勵 [....]

靈命日糧 : 永遠的居所

讀經:詩篇27篇1-6節 

不久前,我們從舊居搬到了新家。儘管新家與舊家的距離很近,但因交屋的日期有落差,所以我們必須把所有的家當搬進運送家具的卡車上。在搬入新家之前,我們的家具就一直放在卡車上,我們全家人則另覓暫居之處。在那段期間,我訝異地察覺到,雖然我們離開了原本的住處,但我仍然有一種「家」的感覺,純粹是因為與我同住的是我最愛的人──我的家人。

大衛的人生曾有一段時間居無定所,為了逃避掃羅王的追殺而四處躲藏。因上帝要大衛接替掃羅做王,掃羅便將大衛視為威脅,並試圖殺害他。於是大衛逃離家園,棲身在任何可以躲藏之處。雖然他的身邊有同伴隨行,但他最渴望的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享受永遠與上帝同在(詩篇27篇4節)。

耶穌是我們永久的良伴,不管我們身在何處,祂能讓我們有「家」的感覺。在我們當前的 [....]

靈命日糧 : 真誠款待

讀經:創世記24章12-20節 

在我菲律賓的家鄉,當客人來家裡拜訪時,主人總是會問說:「你吃過飯了嗎?」這是菲律賓人向訪客表達關懷與好意的方式,而且無論你怎麼回答,主人總會準備一些食物來款待你。菲律賓人相信,真正的善意不只是說一些例常的問候語,還應以行動表示真誠的歡迎與款待。

利百加也深知如何以善意款待別人。在父親家中時,她的日常工作包括從城外的水井取水,然後把沉重的水瓶扛回家。當亞伯拉罕的僕人因長途跋涉而口乾舌焦時,便請求利百加倒一些瓶裡的水給他喝,利百加毫不猶豫地把水倒給他喝(創世記24章17-18節)。

但利百加所做的並不僅止於此。當她看見這位訪客的駱駝也需要喝水,就急忙跑到井旁汲取更多水給駱駝喝足(19-20節)。她毫不遲疑地給予幫助,即使這表示她得來回走好幾趟到井邊打水,還得要扛起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