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這一代人

讀經:列王紀下20章1-19節 

在1964年,年輕的環境保護人士傑克·溫伯格(Jack Weinberg)說:「永遠不要相信30歲以上的人。」他的評論將一代人貼上了標籤,後來他對此感到後悔。回首往事,他說:「我隨口說的一句話,完全被人扭曲和誤解。」

你是否也聽說過針對千禧一代的貶損評論?或是千禧一代對你這一代人的負面評價?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負面思想可以是雙向的。當然,這應該有更好的溝通方式。

雖然希西家是一位英明的國君,但他對下一代卻缺乏關懷。希西家年輕時患上絕症(列王紀下20章1節),哭求上帝使他存活(2-3節)。於是,上帝加增他15年的壽數(6節)。

然而,當希西家得知一個可怕的消息,即他的子孫有一天將被俘虜時,他卻沒有流下一滴眼淚,甚至還說:「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穩固的景 [....]

靈命日糧 : 真實身分

讀經:約翰一書2章28節-3章10節 

朋友看著我為她拍攝的照片,點出了那些她認為自己不完美的身體特徵。我請她再看仔細一點,並說道:「我看到的是蒙全能的萬王之王所愛的女兒,我看到一位美麗、愛上帝又愛人的女孩,她真誠的善良、慷慨和忠實,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改變。」當我注意到她熱淚盈眶時,我說:「我覺得妳需要一頂皇冠!」那天下午稍晚的時候,我們為她挑選一個完美的皇冠,好讓她永不忘記自己的真實身分。

當我們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時,祂就為我們戴上愛的冠冕,稱我們為祂的兒女(約翰一書3章1節)。祂賦予我們能力,讓我們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因此「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2章28節)。祂雖接納我們原來的樣子,但祂的愛會潔淨我們,並改變我們成為祂的樣式(3章2-3節)。祂幫助我們明白自己需要祂,幫助我 [....]

靈命日糧 : 慶祝多元合一

讀經:詩篇133篇 

在2019年,某一所高中的畢業典禮上,有608名畢業生準備領取畢業證書。校長對學生們說,當他唸到某個國家時,就請出生在該國的學生站起來。於是,他一一唱名:阿富汗、玻利維亞、波斯尼亞⋯⋯。校長唸了60個國家,直到所有學生都站了起來,大家都一同歡呼!一所高中,60個國家。

多元化的群體所展現的合一之美,是一幅令人振奮且符合上帝心意的畫面──眾人和睦同居。

詩篇133篇也鼓勵上帝的子民要和睦同居,這是一篇上行之詩,是人們每年進入耶路撒冷朝聖時吟唱的詩歌。這首詩提醒眾人,差異可能會造成分歧,而和睦共處卻大有益處(1節)。詩人生動地將和睦共處描述為甘露(3節),以及澆在祭司頭上的油(出埃及記29章7節),從祭司頭上「流到」鬍鬚、衣襟(2節)。這些畫面都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 [....]

靈命日糧 : 一起聚會

讀經:希伯來書10章19-25節 

我父親是美南浸信會的牧師,身為長子,從小到大,每個星期天我該做的事都很明確:我必須要去教堂。有例外嗎?除非是我發高燒了。但其實我很喜歡到教堂去,甚至有幾次真的發燒不退,我還是去了。然而,現在世界已經改變了,定期到教堂參加聚會的人數不再像以前那麼多。當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答案有很多,而且形形色色。對於這些答案,作家凱瑟琳·諾里斯(Kathleen Norris)引用一位牧師的話做出回應。這位牧師說:「為什麼我們去教堂?我們去教堂是為了服事其他人,在那裡可能有人需要你。」

當然,這不是我們去教堂唯一的原因,但這位牧師的回應與希伯來書作者的心聲互相呼應。希伯來書的作者敦促信徒要有堅定的信心,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強調「不可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章25節)。為什麼?因為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