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上帝的指南針

讀經:詩篇119篇105-112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27名水手在離北卡羅萊納州沿岸約500公里處,靠著小小的指南針從死裡逃生。當時,退休海員錫曼諾夫(Waldemar Semenov)在美國一艘參戰的商船上擔任初級工程師。一艘德國潛水艇浮出水面,並向他們的輪船開火。結果輪船被擊中,著火並且開始下沉。錫曼諾夫和船員們一起將救生艇放入海中,並使用救生艇上的指南針導航,回到航道,然後慢慢靠近海岸。三天後,他們獲救了。

詩篇的作者提醒上帝的百姓,上帝的話語是全然可信的「指南針」,詩人將之比喻為一盞燈。在那個年代,橄欖油燈的亮度只足以照明路人的下一步。對這位詩人來說,上帝的話就是這樣的一盞燈,提供足夠的光線照亮尋求上帝者的道路(詩篇119篇105節)。詩人相信,當他面對未知和混亂的境況時,上帝會透過祂的話語領導 [....]

靈命日糧:言語和行為

讀經:馬太福音21章28-32節 

我在大學教導寫作課程,一名學生寫了電郵給我,語氣急切。當時已是學期末,他發現必須有更好的成績才能參加運動校隊。他該怎麼辦呢?因為他曾欠交過數次作業,所以我給他兩天的時間補交那些報告。他回覆我:「謝謝。我會照做的。」

兩天後,截止日期過了,我並沒有收到他的作業。他沒有實踐他的承諾。

耶穌也曾講述一位年輕人做出類似舉動的故事。這個男孩的父親要他去葡萄園裡做工,他說:「父啊,我去」(馬太福音21章30節),但他說了卻不做。

解經家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針對這個比喻總結:「花苞和花朵皆非果實。」我們可以滿舌生花,讓別人以為我們會有所行動,但若沒有實踐的果實也只是空談。耶穌說的這個比喻,主要對象是那些口中順服卻拒絕徹底悔改的宗教領袖,但也同時 [....]

靈命日糧:祂愛我至深

讀經:約翰福音3章13-19節 

在2014年7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的100週年紀念日。英國媒體紛紛推出論述和紀錄片,回顧這場四年戰役的開始。一部以某倫敦百貨公司為背景的電視劇《百貨人生》(Mr. Selfridge),甚至以1914年為背景,上演一段年輕男員工排隊加入志願軍的情節。我看到這些自我犧牲的畫面,忍不住一陣哽咽。劇中那些年輕力壯的青年,帶著滿腔熱血參戰,卻很可能會在那恐怖的壕溝中喪命。

耶穌雖然不曾從軍和地上的敵人作戰,祂卻上了十字架,打敗了最大的仇敵,就是罪和死亡。耶穌來到世上體現了上帝的愛,並為我們遭受酷刑,痛苦地被釘死,使我們罪得赦免。祂甚至願意饒恕那些鞭打祂並將祂釘十字架的人(路加福音23章34節) 。祂藉著復活戰勝死亡,使我們能夠成為上帝永恆家中的成員(約翰福音3章13-16節 [....]

靈命日糧:兩隻熊

讀經:箴言13章10-20節 

幾年前,我和太太卡洛琳在美國華盛頓州的瑞尼爾山露營幾天。一天傍晚,我們走回營地的途中,看見兩頭公熊在草原中央鬥毆,攻擊對方。我們就停下來觀看。

當時附近有位登山客,我問他這兩頭熊為什麼打架。他說:「為了一頭年輕母熊。」

我好奇地問:「母熊在哪兒?」

他咯咯地笑道:「喔,牠在20分鐘前已經離開了。」因此,我猜這兩頭公熊當下的衝突,已經和母熊無關,而是要打敗對方。

多數的爭執都無關乎道理和原則,也無關對錯;爭執往往與驕傲有關。箴言的作者十分有智慧,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根源,他寫道:「驕傲只啟爭競」(箴言13章10節)。驕傲、堅持自己是對的、要用我的方法行事,以及捍衛領土和尊嚴,都會令爭吵越演越烈。

反之,願意聽忠告的人,必定有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