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陪伴

讀經:詩篇34篇4-18節 

早些時候,一位朋友在她的生活和家庭上遇到困難。我不知道該怎麼用言語或行動來幫助她,於是我坦白地告訴了她。她聽了我的話,看著我說:「在我身邊就好了。」我就照她的話做,之後,我們開始談到上帝的愛。

當別人面對傷痛時,我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我們的言語可能無法安慰對方,反而帶來更多傷害。服事他人時,我們需要了解他們,並且明白他們的需要。通常我們可以透過滿足他們實際的需要而提供協助,但是,鼓勵遭遇困難的人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陪在他們身邊,坐在那兒,傾聽他們的心聲。

當我們呼求上帝時,祂就在我們身邊。詩人說:「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34篇17-18節)

要是我們能夠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有憐憫 [....]

靈命日糧:忠心服事

讀經:提摩太後書2章1-10節 

魯益師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服役,因此他對軍人所承受的壓力絕對不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魯益師在一次公開演說中,生動地形容了軍人所面對的苦難,他說:「我們所害怕面對的各樣困境,都一一發生在前線軍人的身上。例如患病,要面對疼痛和死亡;貧困,要居住在惡劣的環境,忍受寒冷、酷熱、口渴、飢餓;被奴役,就要做苦工、被人羞辱、遭受不公平對待和無理的要求;離鄉背井,與摯愛的人分開。」

使徒保羅用遭受苦難的士兵,來比喻基督徒在服事上帝時可能經歷的試煉。保羅為了福音的緣故,甘心忍受各樣苦難,當他來到人生的盡頭時,他鼓勵提摩太也當如此:「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摩太後書2章3節)

服事上帝需要堅忍毅力。我們可能會遭遇各種困難,如患上疾病、人際問題,或是其他困境 [....]

靈命日糧:頌讚永活的上帝

讀經:以弗所書1章3-14節 

美國人權英雄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於2005年去世。當時,著名主持人歐普拉認為能在安息禮拜上致詞,讚揚帕克斯是一項殊榮。當歐普拉提到帕克斯在1955年拒絕在公車上讓座給白人男子時,她說:「我常想,當時公車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拒絕讓位會被逮捕,在那種情況下,她堅持坐在座位上,實在需要極大的勇氣。她這種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舉動,讓我們過後得到更美好的生活。」

在葬禮上,我們都會讚揚死去的人,但是使徒保羅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開頭中,將頌讚歸與永活的上帝。他說:「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保羅要以弗所教會的信徒,跟他一起讚美上帝所賜下的各樣屬靈福分,包括上帝揀選他們,並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兒女;耶穌賜下了救贖、赦免他們的過犯,並讓他們知道福音的奧祕;讓他們受了聖靈作 [....]

靈命日糧:我的方式

讀經:列王紀下5章1-15節 

兩個小男孩正用竹籤和細繩玩一個複雜的遊戲。幾分鐘之後,年紀較大的男孩氣呼呼地對他的朋友說:「不是這樣玩的!這是我的遊戲,要照我的方式玩。我不要給你玩了!」由此可見,我們從小就想讓事情照著自己的方式進行。

乃縵是一個習慣用自己的方法做事的人。他是亞蘭王的元帥,卻得了無法治療的痲瘋病。有一天,乃縵妻子的女僕,一個被擄的以色列人,建議他尋求上帝的先知以利沙的醫治。乃縵渴望得到醫治,但是他卻希望以利沙來見他,他認為以利沙會用盛大的儀式和尊敬的態度對待他。所以,當以利沙只是打發使者來見他,叫他到約旦河中沐浴七次時,乃縵氣忿地拒絕了以利沙的吩咐(列王紀下5章10-12節) 。最後,當他終於謙卑自己,按照上帝的方式去做之後,才得到醫治(13-14節) 。

我們可能都曾對上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