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青少年的眼淚

讀經:羅馬書9章1-5節 

有一回,我與四位青少年坐在阿拉斯加的某個食物救濟站,和一位二十多歲的流浪漢交談。當時,這幾位青少年對這位流浪漢的憐憫心腸感動了我。他們傾聽他述說自己的故事,然後溫和地向他傳講福音,希望將耶穌的盼望帶給他。可惜這位流浪漢拒絕進一步認識福音。

當我們要離開時,其中一位名叫葛瑞絲的女孩掉下了眼淚,她實在不希望這名流浪漢以後離開人世時不認識耶穌。她打從心底為這位年輕的流浪漢感到悲傷,因為他(至少在現階段)拒絕了救主的愛。

葛瑞絲的眼淚讓我想起使徒保羅,他謙卑服事上帝,時常為他的同胞心裡傷痛,深切希望他們能夠接受基督(羅馬書9章1-5節) 。保羅對同胞的憐憫和擔憂,一定常常讓他難過流淚。

若我們關心並在乎那些尚未接受基督赦罪之恩的人,我們一定會想方設法與他們分 [....]

靈命日糧:起名

讀經:馬太福音1章18-25節 

在西方,我們為孩子取名不會避開長者的名諱,反而會用長輩或偉人的名字為孩子命名,希望孩子能成為那樣的人。當年我父母剛結婚時,他們對於第一個兒子的取名有不同的看法。媽媽希望第一個兒子能沿用爸爸的名字,只是在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小」字,但爸爸對此並不感興趣。討論了許久,他們總算達成共識,只要孩子在爸爸生日那天出生,就以爸爸的名字為他取名。很奇妙地,我就在爸爸的生日那天出生,所以我的名字其實是小貝爾。

為孩子命名的傳統由來已久。當約瑟正為他的未婚妻馬利亞懷孕的事而傷腦筋時,天使讓他從孩子的起名中,看見天父的心意:「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馬太福音1章21節) 。耶穌這名字不僅是孩子的名字,同時也說明了祂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背負我們的罪 [....]

靈命日糧:全新的心

讀經:以西結書36章22-31節 

在1970年代初,非洲迦納的許多牆上和公佈欄上,都出現了以「人心」為主題的海報。其中一張海報畫了一個心型,裡面裝滿了各種象徵邪惡、卑劣的爬行動物,心型的上方有張痛苦的臉。另一張海報的心型看起來則是乾淨又安祥,上頭有一張滿足的臉。圖畫下方寫著:「你的心裡裝著什麼?」

在馬太福音15章18-19節中,耶穌告訴我們什麼能污穢人心,祂說:「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一顆遠離上帝的心便是如此,這正是當年因犯罪而流亡外地的以色列人內心的景況(以西結書36章23節) 。

然而,在以西結書36章26節提到上帝美好的應許:「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 [....]

靈命日糧:像我們這樣的人

讀經:馬太福音9章35-38節 

在19世紀末,英國宣教士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覺得上帝呼召他前往印度,宣揚耶穌的福音。當時,他身邊有些牧師語帶諷刺地說:「年輕人,如果上帝想要拯救任何印度人,祂會自己來,不需要你和我來操心!」其實,他們忽略了上帝是要與我們同工,祂常常都會透過像我們這樣的人來完成祂的事工。

身為上帝在世上的同工,我們希望上帝的旨意成就,同時我們也要完全獻上自己,願意付上代價。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10節教導我們如此禱告:「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句話不是在溫和地請求上帝,而是迫切地渴求上帝賜下公義來導正這個世界!

我們和上帝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我們的角色就是跟隨耶穌,藉著行動和禱告,來完成上帝的各項事工。

保羅曾在歌羅西書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