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極其不配

讀經:創世記32章3-12節 

雅各不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經被罪所摧毀(創世記32章10節)。他自認為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因為他曾騙走他長兄以掃的長子名分(創世記27章),他的哥哥因此怨恨他。事隔多年以後,此刻雅各即將要再次面對以掃。

雅各如此禱告:「祢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信實,我一點也不配得。」他用「一點」來形容自己絲毫不配得到主的慈愛和恩典。他祈求上帝:「求祢救我……。」(創世記32章10-11節)

這些句子連在一起實在有點奇怪:我不配得祢的慈愛……求祢救我!但是雅各能夠禱告懇求上帝的慈愛,是因為他的盼望並非基於自己是否配得,而是基於上帝應許看顧那些投靠祂的人。謙卑和悔改的心必能蒙上帝悅納。曾有人說最好的禱告,就是帶著謙卑的心態,俯伏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全然敗壞,因那是來自內 [....]

靈命日糧:感覺或事實?

讀經:馬可福音4章35-41節 

我們常聽到人說:「感覺即是事實。」對美國人來說,這概念大概是來自1960年的9月26日,兩位總統候選人首次在電視上進行辯論的時候。在鏡頭前,約翰‧甘迺迪泰然自若,而理查‧尼克森則顯得很緊張,所以讓大家感覺甘迺迪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領袖。這場辯論不只扭轉了選舉結果,也改變了美國政治的運作方式,感覺主導了政治。

有時候感覺確實與事實相符合,但並非總是如此,特別是我們對上帝的感覺。當耶穌和門徒在小漁船上,正要渡過加利利海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差點使船傾覆。耶穌當時睡著了,門徒便陷入慌亂,他們叫醒耶穌,問祂:「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馬可福音4章38節)

他們的問題就像我曾問過的一樣。有時候,我覺得上帝似乎不聞不問,就認為祂不在乎我。但祂對我的眷顧其實超越我眼所能見 [....]

靈命日糧:上帝在乎嗎?

讀經:詩篇30篇 

米妮和喬治•雷西這對夫婦曾面對一些問題:「有耶穌就夠了嗎?我們跟基督的關係足夠支撐我們嗎?祂足以幫助我們堅持下去嗎?祂在乎嗎?」

1904年,雷西夫婦在宣教工場事奉,首先他們家的小女兒病了,接著,在短短的一年內,五個孩子全都相繼死於猩紅熱。喬治.雷西在寫給宣教委員會的信裡面,提到了他們內心的孤單和哀慟:「有時,這似乎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但他補充說:「主與我們同在,而且以奇妙的方式幫助我們。」在最黑暗的時刻,他們發現耶穌在身旁,而且有祂就足夠了。

我們當中很多人也會面對這樣的時刻,讓我們質疑是否能堅持下去。如果我們的健康出現問題、丟了工作,或者失去身邊親密之人,我們是否與主有真實的關係,足以讓我們繼續向前?

詩人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和信實(詩篇30篇) [....]

靈命日糧:別動手!

讀經:詩篇46篇 

記得小時候,我曾玩過咬蘋果的遊戲,蘋果被懸掛在空中,我把雙手放在背後,不能動手、只能用牙齒去咬那在空中晃動的蘋果。那種經驗實在是令人沮喪,但也提醒我雙手的重要性。我們用手來吃飯、打招呼,幾乎任何攸關我們生活的事,都需要用到手。

讀到詩篇46篇10節時,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上帝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在這裡「休息」一詞,希伯來文的意思是「停止奮鬥」,或者字面上解作「把手放下」。乍看之下,這樣的建議好像有點冒險,因為我們遇到麻煩時的本能反應,就是試著掌控局勢,確保情況對自己有利。而上帝其實在說:「別動手!讓我來處理你的問題,你只要放心地相信結果在我掌控之中。」

但是真的要別動手,完全讓上帝來工作,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很脆弱。除非我們深信上帝確實是「我們的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