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日糧 : 頌揚好消息
讀經:
兩百多年來,衛理公會讚美詩集的第一首讚美詩一直是《萬口歡唱》。這首詩歌是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所寫,最初名為《歸主週年》,是為了紀念他在信仰上的徹底復興。這首詩歌總共有十八節,宣揚上帝的榮耀和美善,祂向那些悔改且跟隨基督的人施恩。
的確,我們的信仰值得頌揚,也值得述說。在提摩太後書2章,保羅鼓勵提摩太要持守自己的信仰,並要鍥而不捨地與人分享。他說:「這就是我所傳的福音。我為了這福音受了磨難,甚至像犯人一樣被捆綁起來」(8-9節,新譯本)。保羅提醒提摩太不要懷疑自己的選擇,並謹記這福音信息:「耶穌基督乃是大衛的後裔,祂從死裡復活」(8節),祂降世為人不是要統治全世界,而是要服事人,且最終為全人類的罪而受死,使你我能與上帝和好。死亡的權勢不能勝過祂,耶穌已 [....]
詩篇靈修63 |什麼是你的渴慕和依靠?
讀經:詩篇第六十三篇
1 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2 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
3 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贊你。
4 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5-6 我在牀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
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贊美你。
7 因為你曾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
8 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9 但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
10 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
11 但是王必因上帝歡喜。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
什麼是你的渴慕和依靠?
作者:Paul
有聲播讀:穆如清風
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你是否曾處在一個極大的壓力和困難之中(又或許這就是你現在的光景)?請問在這樣的處境中,你是否感受到一股極深的孤單感 ; 而什麼樣的人事物,又是你的倚靠和幫助呢?在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中,主角大衛也處在一個相當困難的景況之中。他被自己的兒子押沙龍的背叛,因此被追殺逃到曠野中。那麼,他又是如何來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及誰又是他的倚靠?讓我們一起透過經文來認識大衛的盼望。
根據柯德納(Derek Kidner)教授所寫的詩篇注釋書,本段經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展示了大衛在曠野的患難中,對於上帝的愛慕和信靠。
第一部分(1~3節),上帝是大衛的渴慕。首先,在第一節,大衛說他是處在“乾旱無水之地”,這其實是一個雙關語。因為,大衛所在的曠野確實是屬於“乾旱無水”; 但是,另一方面,因著兒子的背叛和追殺,大衛的生命也真實的來到“乾旱疲乏無水”之地 ; 這也是所有在曠野之中的人,很真實的生命狀態。因此,對於任何能夠幫助我們止渴的人事物,都會成為緊抓的對象。例如,對於一位剛在情感中遭遇挫折的人,只要有人可以“解決孤單的渴”,那麼不管她(她)是誰都無所謂,因為我想要止渴。而大衛也同樣地在乾渴的光景之中,但他並沒有在這個世界中尋找止渴之道(例如,報復),大衛所渴想的是這位永活的上帝。在曠野中,大衛想起來曾經在聖所中對於上帝的敬拜和上帝的慈愛(2~3節)——大衛說:“這是唯一能在曠野中止他生命乾渴的活水”。
第二部分(5~8節),上帝是大衛的喜樂。對於所有處在悲傷的人來說,“快樂和滿足”似乎早已遠離了生命中的每一個層面。因此,現代的文化總是告訴我們,要遠離讓你不開心的環境,要去尋找讓你開心的道路。但大衛的詩告訴我們,環境並不是最核心的問題(他還是處在曠野之中),因為即使環境沒有變化,他的心依然像是享受了最美味的食物一般的滿足和喜樂(5~6節)。為什麼大衛可以如此?因為,環境從來不是大衛喜樂的源頭,這位永生的上帝才是。所以,即便他的環境依舊,但是當他想起上帝過去的拯救、慈愛和信實(7~8節),他就知道自己擁有了不會改變的快樂和滿足。
第三部分(9~11節),上帝是大衛的倚靠。經文告訴我們,大衛的處境依然相當危急,因為依然有人想要尋索他的性命(9節)。但大衛他並不懼怕,不是因為他是一位勇士,或是他擁有多麼豐富的資源 ; 而是他倚靠著神的信實和公義。對於所有處在悲傷風暴中的人來說,他們通常都會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公義的(或許部分是真實的),甚至這位上帝是不公義的。但這並不是大衛對於上帝的認識,他知道這位上帝是完全公義並不說謊的 ; 所以大衛明白就算“現在”看不到公義的彰顯,可是總有一天這位公義的主必會降下他的審判,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11節)。
這裡有個好消息:從上面的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患難中大衛對於上帝的信心 ; 但若我們結合其他的聖經書券來看,會發現大衛之所以落在這樣的光景中,乃是因為他自己所犯的罪。但新約聖經告訴我們,有另一個人也經歷過與大衛類似,甚至是更痛苦的處境——祂就是耶穌基督。當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祂猶如活在一個大型的曠野中:祂沒有安枕的地方 ; 祂飽經憂患 ; 常常有人想要索取祂的性命 ; 甚至在十字架上,祂承擔了無比的乾渴。但這一切不是因為祂自己犯了罪,乃是因祂要替祂的百姓承擔罪的審判和工價。祂不但沒有離棄我們,還因著愛為我們上十字架。因此,即使是處在最深的黑暗中,所有上帝的兒女們都可以相信上帝不會離棄他們——因為耶穌說:“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上帝,求你幫助我在生命的曠野中,能夠看到大衛對你的信心和榜樣 ; 並且,能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救恩,知道耶穌不會是在患難中離棄我的上帝,而是會與我同在,帶領我走過每一個人生的風暴。並知道終有一天,耶穌會再來,平反一切的不公不義。感謝上帝,禱告在耶穌的名里,阿們。
問題反思:
1.請問,在生命的曠野中,誰是你的倚靠和滿足呢?
2.請問,在生命的曠野中,你可以如何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效法大衛的榜樣?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靈命日糧 : 恆切禱告
讀經:
老婦人說:「五十年來,我一直為你禱告。」小陸聽了滿懷感恩。當時,我的朋友小陸到了保加利亞的一個村莊,他的父親在這村莊長大,十幾歲時就離開了。這位老婦人是基督徒,住在小陸祖父母家的隔壁。在五十年前,當她聽說小陸在遠方出生了,就開始為小陸禱告。現在,超過半世紀之後,小陸因公務去到那座村莊,並在那裡向一群人講述他的信仰,提到自己年近三十才成為基督徒。在他結束談話後,這位老姐妹近前告訴他,自己多年來持續為他禱告。這使他不禁想到,這位老姐妹堅持不懈的代禱,對他的信主必定帶來了影響。
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你我在這世上的祈禱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我們從聖經中看到這樣的勸勉:「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4章2節)。這是使徒保羅寫信給歌羅西信徒時所說的話,保羅也請求他們為他 [....]
靈命日糧 : 同在基督裡更好
讀經:
蒂芙尼.戈爾森博士(Dr. Tiffany Gholson)是一名社會工作者,住在美國伊利諾州東聖路易斯市,她親眼目睹了犯罪活動對這座城市造成的種種影響。然而,到了2023年,該市的凶殺案下降了31%,整體犯罪率下降了37%。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答案就是夥伴關係。該市成立了公共安全執法小組,包括了州警、市警、市內各個學區以及一個基督教團體,大家一起努力為全體市民扭轉社會風氣。
戈爾森博士說:「這是一種緊密的配合。」城市夥伴關係的所有成員一起幫助市民。戈爾森在當地學區帶領一個身心健康中心,有好些學校社工、護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幫助那些因犯罪或事故而受影響的孩子們。其他機構都各自發揮所長,警察也願意多與流連街頭的人交談,聽聽他們的緣由。
詩人大衛寫道:「弟兄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