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靈命日糧:保守你心

讀經:提摩太後書2章10-18節 

我曾持續多年在一間教會帶領成人查經班。為了回答課堂上的發問,我總是花費許多心思,仔細思想經文。後來,我在四十歲時,上了第一個學期的神學院課程,這時才發現,我曾經在課堂上提供了錯誤的答案給一位發問的婦女。我很確定我的回答,這兩年來必定帶給她許多困擾,為此,我急切想向她修正我自己的錯誤。

於是,我匆忙趕回家打電話給她,急切地向她道歉。電話那一端寂靜片時,接著,我聽到她茫然不解地說:「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是誰。」原來,我並沒有給她留下深刻印象,我的話也並非如我想像的那樣對她造成傷害。此刻,我才領悟到,即使我們尚未完全明白上帝的話語,上帝會掌管、保守祂的真理。我為祂保守這位婦人的心而感恩。

人難免會犯錯,在我們與人分享上帝的話語時也可能如此。然而,我們必須勤於尋求祂的真理 [....]

靈命日糧 :身先士卒

讀經:詩篇23篇 

史蒂芬.阿姆布魯斯的著作《諾曼第大空降》紀錄了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E連的英勇事蹟。包括他們在美國喬治亞州接受嚴格的訓練,以及在盟軍進攻法國北部的首日早晨(1944年6月6日)跳傘進入法國。當時,這支隊伍大部分時間都由理查.溫特斯少校領導。溫特斯少校是一位特別優秀的軍官,因為他總是在前方領導指揮。在戰場上,溫特斯少校最常說的話,就是「跟我來!」在兩軍交戰時,其他的軍官可能會到後方尋找庇護,但是溫特斯少校總是身先士卒,領導他的士兵。

耶穌是祂兒女們真正的領袖,祂知曉我們所需要的,也知道我們的軟弱。詩篇23篇如此受人喜愛,部分原因是其中描述上帝的引領。大衛在第2節說,牧羊人「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第3節他又說:「(祂)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這兩節經文,表明了祂的 [....]

靈命日糧:改變行為

讀經:約翰福音15章1-13節 

如何改變人的行為呢?大衛.布魯克斯在他所著的《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專家曾說,要人類改變行為,只須告訴他們不良行為的長期風險即可,例如:「抽菸會導致癌症,淫亂會摧毀家庭,說謊會破壞信任。這個假設是,你一旦提醒人們這些行為是多麼愚蠢,他們就會有動力停止去做。理性和意願顯然是作出道德決定和操練自制的關鍵。但這些都未被證實是有效可行的。」換句話說,單靠知識並不足以讓人改變行為。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也希望有屬靈的成長及改變。兩千多年以前,耶穌已告訴門徒可以怎麼做。祂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翰福音15章4節)。耶穌是葡萄樹,而我們這些跟隨者是枝子。如果我們坦誠以對,會明白若離了主,我 [....]

靈命日糧 :繼續努力

讀經: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在一場為弟兄舉行的講座中,我有機會和老朋友克萊德交談,他多年來都不斷地鼓勵和指導我。當時,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弟兄和他在一起,他們是初信者,對於克萊德真摯的友誼和屬靈的幫助銘感五內。近八十歲的克萊德充滿熱情地說道:「我從未像今天這樣,對認識並愛基督而感到如此興奮過。」

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也顯示出他那從未隨時間而消退的熱心與目標:「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立比書3章10節)。保羅從他與耶穌的關係這個根基,結出了果子,就是他以澆不熄的熱情領人歸主。他樂於和人分享福音,當別人因而變得勇敢無懼時,他也大受激勵(1章12-14節)。

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單單為主做事,我們可能會在某個時候耗盡心力。但如果我們的目標像保 [....]